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 第207章 晨光里的迷茫与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7章 晨光里的迷茫与微光

林阳是被窗外的鸟鸣吵醒的。

窗帘没拉严,一道浅金色的阳光从缝隙里钻进来,落在床头柜的手机上,屏幕亮着,停留在前一晚没关掉的招聘软件界面。他盯着那道阳光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反应过来——今天不用早起赶公交,不用在早高峰的人潮里挤得喘不过气,也不用对着电脑屏幕核对那些印着英文标识的外贸库存单证。

失业后的第三周,他终于习惯了这种“清闲”,却又在每一个清晨醒来时,被一股莫名的失重感裹住。那失重感里,藏着委屈,藏着不甘,还有对未来的茫然——如果不是那场莫名其妙的“责任”,他现在还在化工厂的外贸仓库里,对着一摞摞报关单、装箱单,把进口的化工原料和出口的成品配件理得井井有条。

他翻了个身,床垫发出轻微的“吱呀”声,这张床还是他刚去化工厂当外贸库管员那年买的,如今弹簧有些松了,就像他此刻的生活,总觉得少了点支撑。伸手摸过手机,屏幕上显示七点半,以前这个时候,他早该洗漱完,揣着妈妈煮的鸡蛋出门了——外贸库管员得提前到岗,核对前一晚清关完成的进口物资清单,再跟车间确认当天出口成品的装箱顺序,容不得半点拖延。现在呢,手机里除了几条房产中介的推销短信,连个工作相关的通知都没有。

手指无意识地在屏幕上滑动,招聘软件里的岗位翻来覆去还是那些——要么要求五年以上外贸仓库管理经验且精通海关监管流程,要么薪资低到连房租都不够,偶尔看到个“接受外贸相关经验”的,点进去一看,要么是需要24小时待命的清关跟单,要么是变相招销售的外贸助理。林阳叹了口气,把手机扔到一边,盯着天花板上的吊灯发呆。

那盏吊灯是晓雯陪他一起挑的,当时她还笑说:“选个亮堂点的,以后你核对单证到深夜回家,一开门就觉得暖和。”现在灯还亮着,可他却没了核对单证的理由。

正愣神的时候,手机突然震了一下,是晓雯发来的微信:“醒了没?今天我上午不忙,中午可以出来吃饭,你要是没事,就来医院门口等我呗。”

林阳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几秒,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暖融融的。他赶紧回复:“醒了,我这就收拾下过去,要不要给你带杯热豆浆?”

“好呀,要无糖的,谢谢阳哥~”

看着晓雯发来的波浪线,林阳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他从床上坐起来,麻利地穿上衣服,是晓雯去年给他买的灰色卫衣,洗得有些发白,却很舒服。镜子里的男人眼下有点青黑,头发也乱蓬蓬的,他顺手抓了抓头发,又用冷水洗了把脸,冰凉的水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些——至少今天不是孤身一人,还有人等着和他一起吃饭,还有人愿意听他藏在心里的委屈。

出了小区门,街角的早餐铺飘着油条和豆浆的香气,排队的人不少,大多是赶着上班的年轻人,手里拿着公文包,嘴里叼着包子,脚步匆匆。林阳站在队伍后面,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接过早餐,转身汇入人流,心里又泛起一阵酸涩。以前他也是这人流里的一员,哪怕要对着满屏英文的报关单核对到眼睛发酸,要协调清关行和车间的货期矛盾,却有个明确的方向,现在呢,他像个被遗忘在路边的路标,不知道该指向前方哪条路。

“小伙子,要什么?”老板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两杯无糖豆浆,一根油条,一个茶叶蛋。”林阳报完,又想了想,加了句,“再要个肉包,谢谢。”晓雯总说上午查房费体力,得多吃点。

拎着早餐往医院走,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自行车的铃铛声、汽车的鸣笛声混在一起,是这座城市最寻常的烟火气。林阳走得慢,手指勾着塑料袋的提手,看着路边的商铺一家家开门——服装店的店员在擦玻璃,水果店的老板在摆水果,连便利店的收银员都在忙着整理货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只有他,像个游离在外的旁观者。

走到医院门口时,正好看到晓雯从里面走出来。她穿着浅蓝色的护士服,头发扎成马尾,脸上带着点疲惫,却还是笑着朝他挥手:“阳哥,这里!”

林阳赶紧迎上去,把热豆浆递过去:“刚买的,还热乎,你先喝口暖暖。”

晓雯接过豆浆,插了吸管喝了一口,眼睛弯了弯:“真好喝,比医院食堂的豆浆香多了。”她拉着林阳往旁边的小饭馆走,“这家面馆味道不错,我上次和同事来吃过,咱们今天吃牛肉面吧?”

小饭馆不大,只有五六张桌子,墙上贴着泛黄的菜单。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晓雯一边翻菜单,一边随口聊起医院的事:“今天早上查完房,有个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谢谢,说我给她量血压的时候特别轻,不像别的护士那么用力。你说,其实我们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就是多注意点细节,老人家就记在心里了。”

林阳听着,点了点头:“你本来就细心。”

“可不是嘛,”晓雯抬起头,眨了眨眼,“所以阳哥你也一样啊,你以前在化工厂当外贸库管员的时候,不也总把进口物资的单证理得明明白白,连哪批货的清关期限还有几天、哪个货架放的是出口欧盟的环保配件都记得清清楚楚,报关行的人都夸你靠谱?那种把杂乱的东西理得井井有条的感觉,多酷啊。”

林阳捏了捏手里的筷子,喉结动了动,低声说:“可最后还是……”他没说下去,那场“事故”像根刺,扎在心里,提一次就疼一次——明明是同事把进口化工原料的批次号填错了,导致报关时和海关系统对不上,最后却因为他是仓库负责人,让他担了责,逼着他辞了职。

晓雯看他脸色沉了下去,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那双手因为经常洗手,有点凉,却很有力:“我知道你委屈,不是你的错。那种破事谁遇到都糟心,跟你的能力没关系。你以前能把外贸仓库管得那么好,就说明你比很多人都强。”

“我前几天去面试了个汽车销售的岗位,干了三天就回来了。”林阳换了个话题,不想让负面情绪影响晓雯。

“怎么了?是太累了吗?”晓雯放下菜单,语气里带着关切。

“也不是累,”林阳叹了口气,“就是觉得不适应。每天要背一大堆车型参数,还要跟客户说那些客套话,有个客户明明都已经看好车了,又跟我砍了两个小时的价,最后还说‘你这小伙子不够实在,我再去别家看看’。那天我从4S店出来,走在大街上,觉得特别挫败,好像自己连句话都说不明白——我还是更习惯跟单证、跟货物打交道,跟人讨价还价真的不在行。”

“我也想过再干老本行,”林阳接着说,“上周我还去以前合作过的外贸物流公司仓库问了问,老板说正好缺个管理员,让我去试试。可我干了四天,就觉得身体和脑子都跟不上了。他们那都是跨境电商的货,每天要处理上百票国际快递的入库,还要对着外文物流单核对,我以前管的是化工品,规格型号都不一样,而且他们要求每天要熬到凌晨,等国际航班的货清关完入库,我连续熬了两晚,第二天头晕得站都站不稳,只能辞了。”

他越说越觉得委屈,声音也低了下去:“晓雯,你说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都快三十了,还没个稳定的工作,连自己最熟悉的外贸仓库管理,现在都快做不了了。”

“不许这么说自己!”晓雯皱了皱眉,语气却还是温柔的,“你只是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已。你想想,你在化工厂管外贸仓库的时候,不是还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吗?老板都夸你单证核对准确率100%,从来没出过清关延误的事。现在只是行业不一样,你需要点时间适应,又不是你能力不行。再说了,你还愿意主动去找工作,愿意去尝试不同的岗位,这就比那些在家躺平的人强多了。”

这时服务员把牛肉面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牛肉片码得很整齐,汤里飘着葱花和香菜。晓雯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夹了几片到林阳碗里:“快吃吧,面要凉了。你看这牛肉面,得慢慢嚼才香,找工作也一样,得慢慢找,不能急。”

林阳看着碗里的牛肉,心里暖烘烘的。他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面,热汤滑进胃里,驱散了刚才的委屈。晓雯还在一边给他夹青菜,一边说:“对了,周末我休息,咱们一起去看阿姨吧?我上次听阿姨说想吃城南那家的糖糕,我到时候提前买好。”

“不用这么麻烦,”林阳说,“我妈她就是随口说说,你平时上班已经够累了,周末好好休息就行。”

“不累,”晓雯笑着说,“阿姨待我那么好,我去看看她也是应该的。而且我还想跟阿姨聊聊,让她也别担心你,你现在只是在‘充电’,等充好电了,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林阳没再推辞,只是点了点头,把碗里的面吃得干干净净。他知道,晓雯这么做,都是为了让他宽心。如果不是有晓雯在,他可能早就被这失业的焦虑和心里的委屈压垮了。

吃完午饭,晓雯要回医院上班,林阳送她到门口。看着晓雯穿着护士服的身影走进医院大门,渐渐消失在人群里,林阳心里又多了几分力气——他不能再这么消沉下去了,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些关心他的人。

回到家,林阳坐在沙发上,打开了电脑。他想起以前的高中同学,说不定有人能帮上忙。他点开qq,翻出高中同学群,群里很热闹,大家都在聊孩子、聊工作,偶尔有人发些搞笑的表情包。林阳犹豫了很久,还是在群里发了一句:“大家好,我最近在找工作,有没有朋友的公司招人啊?行政、后勤或者外贸仓库相关的都可以,谢谢大家了。”

消息发出去后,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有人回复:“林阳?好久没见了啊,你现在还在做外贸相关的工作吗?”

“是啊,不过前段时间出了点事,就从之前的化工厂辞职了。”林阳回复,没敢提“背锅”的细节,只含糊地带过。

“唉,现在工作不好找啊,我这公司也在裁人呢,帮不了你了。”

“我这边是做跨境电商的,最近在招仓库分拣员,你要不要试试?不过得两班倒,还要搬重物,挺累的。”

林阳看着群里的回复,大多是客气的拒绝,或者推荐一些他不适合的岗位。他又单独找了几个以前关系不错的同学私聊——以前的同桌说自己在外地,帮不上忙;以前的小组长说公司最近在缩减编制,不敢推荐人;还有个同学干脆没回复他的消息。

林阳关掉qq,靠在沙发上,觉得有点无力。他知道同学们也有自己的难处,不能怪他们,可心里还是免不了有些失落。原来人走茶凉,不只是说说而已。

接下来的几天,林阳还是每天早起找工作,白天要么去面试,要么在家刷招聘软件,晚上就跟晓雯聊聊天,或者去公园散散步。面试了几家公司,要么是薪资太低,要么是工作内容和他预期的差太远。有一家外贸仓库管理岗,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他“能不能接受通宵清关入库”“能不能一个人负责三个海关监管仓库的单证对接”,林阳听了,当场就婉拒了——他能吃苦,但也知道身体扛不住这么大的负荷;还有一家行政岗,要求“能接受无偿加班”“能帮领导做些私人的事,比如接孩子、买咖啡”,林阳也婉拒了——他想找的是一份正经工作,不是去当保姆。

周五那天,林阳在家待得无聊,翻着手机里的老照片,无意间点开了qq空间。他已经很久没看空间了,里面大多是以前的动态——高中时的运动会、大学时的社团活动、刚当外贸库管员时和同事的合照,照片里的他抱着厚厚的报关单,笑得一脸憨厚。翻着翻着,他看到了老班长张伟的动态,是昨天发的:“公司急招车间现场管理和行政后勤,要求责任心强,有团队意识,有意向的朋友可以联系我,非诚勿扰。”

林阳心里一动。张伟是他高中时的班长,为人很热情,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很照顾同学。不过自从高中毕业,他们就很少联系了,只知道张伟后来进了一家生产企业,做得还不错。

他盯着那条动态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悬着,不知道该不该联系。一方面,他确实需要这份工作;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没联系,一开口就是求帮忙找工作,而且他还没敢跟班长说自己是因为“背锅”才辞职的,怕人家觉得他不靠谱。

犹豫了半个小时,林阳还是咬了咬牙,点开了张伟的聊天窗口。他先打了个招呼:“张班长,好久不见,我是林阳。”

没过几分钟,张伟就回复了:“林阳?哈哈,好久不见啊!你最近怎么样?还在做以前的工作吗?”

“不太好,”林阳坦诚地说,却还是避开了“背锅”的细节,“我之前在一家化工厂做外贸库管员,前段时间因为一批进口物资的单证出了点问题,公司最后让我担了责,没办法就辞职了。现在一直在找工作,刚才看到你发的招聘动态,想问问你,你们公司的行政后勤岗还招人吗?我想试试。”

“哦?你以前做外贸库管的啊?”张伟回复得很快,语气里没什么异样,这让林阳松了口气,“我们公司确实在招行政后勤,主要负责办公楼的日常管理,比如办公用品采购、会议室布置、员工考勤统计这些,活儿不算累,就是有点杂。你以前做外贸库管,跟物资、台账打交道多,应该能上手吧?”

“肯定能!”林阳赶紧说,生怕错过机会,“我以前管外贸仓库的时候,每天都要整理库存台账,还要负责仓库物资的采购申请,对台账整理、物资调配这些事特别熟。虽然行政后勤和外贸库管不一样,但细心和条理肯定少不了,我肯定能做好。”

“那没问题,”张伟说,“你明天有空吗?可以来公司面试一下,我跟人事部打个招呼,你直接过来找我就行。”

林阳心里一阵激动,连忙回复:“有空有空!谢谢张班长,太麻烦你了!”

“客气啥,都是老同学,能帮就帮。”张伟发了个笑脸,“我们公司在工业园区那边,明天上午十点,你到了给我打电话,我去门口接你。”

挂了qq,林阳兴奋得在客厅里走了两圈。这是他失业以来,第一次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他赶紧给晓雯发了条微信:“晓雯,我明天要去面试,是高中班长介绍的,在一家生产企业做行政后勤!我跟他说我以前在化工厂做外贸库管,会整理台账、采购物资,他说我能试试,应该有戏!”

晓雯很快回复了:“真的吗?太好了!阳哥,你肯定能过的!外贸库管需要的细心和责任心,跟行政后勤特别配,明天面试加油,穿得精神点,别紧张!”

看着晓雯的鼓励,林阳心里更有底了。他找出衣柜里唯一一件还算正式的衬衫,是以前公司年会时买的,一直没怎么穿。他又找了条西裤,熨烫平整,放在床头——明天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个好印象,也不能让班长觉得推荐错了人。

第二天早上,林阳起得很早,洗漱完穿上衬衫西裤,对着镜子照了照,觉得自己精神了不少。他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坐公交去工业园区。公交车走得慢,一路上他都在心里演练面试会问的问题——为什么想转行做行政?对行政工作有什么了解?如果遇到办公用品不够用的情况,该怎么处理?他还特意准备了自己以前做的外贸仓库台账样本,想着如果面试官问起,能拿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到工业园区的时候,才九点半。林阳给张伟打了个电话,没过几分钟,就看到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的男人朝他走来,正是张伟。多年不见,张伟比以前胖了点,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很干练。

“林阳,这边!”张伟挥了挥手,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几年不见,你变化不大啊,还是那么精神。”

“张班长你也没变,还是这么热情。”林阳笑着说,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装着台账样本的文件袋,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面试官会不会在意他之前“担责辞职”的经历。

“走,我带你进去,先去人事部面试。”张伟领着林阳走进园区,里面有好几栋厂房,办公楼在最里面,是一栋五层的白色小楼。路上,张伟还跟他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我们是做机械配件生产的,规模不算大,但福利还行,五险一金都交,就是最近订单少了点,老板在控制成本,所以想找个踏实的人做行政后勤。”

人事部的办公室在二楼,面试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说话很温和。她先让林阳做了自我介绍,林阳重点说了自己做外贸库管员的经历,还是没提“背锅”,只说正常的工作内容:“我以前在一家化工厂做了三年外贸库管员,主要负责进出口物资的入库盘点、单证核对,还有和报关行对接清关后的入库流程。三年里没出过一次单证差错,还帮领导优化过进口物资的盘点流程,把盘点效率提高了20%。我知道行政后勤和外贸库管不一样,但都需要细心和条理,而且我还做过仓库物资的采购申请,对采购流程也熟,我觉得我能做好。”

说着,他还把带来的台账样本递了过去:“这是我以前做的外贸仓库台账,您可以看看,我整理数据还算细致,连每批货的清关日期、保质期都标得很清楚。”

面试官接过台账样本,翻了几页,眼睛亮了亮:“不错啊,这台账做得真规范,比我们现在行政部的办公用品台账还清楚。你能把外贸这么复杂的台账理明白,行政这点小事肯定没问题。”她又问了几个关于行政工作的问题,比如“如果多个部门同时申请办公用品,库存不够该怎么协调”“月底统计考勤,有员工对考勤结果有异议该怎么处理”,林阳都结合自己以前处理外贸物资调配、解决库存争议的经验,有条理地回答了。

最后,面试官笑着说:“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张伟也跟我们介绍过你,觉得你挺合适的。行政后勤正好需要你这样细心、会整理数据的人。如果没问题的话,下周一就可以来上班,试用期三个月,薪资是四千五,转正后五千五,缴纳五险一金。”

林阳没想到面试这么顺利,他连忙说:“没问题!谢谢面试官,谢谢张班长!”

走出人事部办公室,张伟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样,我说你能过吧?我就知道你这外贸库管的经验能用得上,整理台账、管物资,都是相通的。”

“太谢谢了,张班长,要是没有你,我还不知道要找多久呢。”林阳真心实意地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也庆幸自己没提“背锅”的事,不然说不定就错失了机会。

“跟我客气啥,”张伟领着林阳往楼下走,语气却沉了点,“不过林阳,有件事我得跟你说清楚。我们公司最近的情况确实不太好,生产订单比去年少了差不多三成,老板也在压缩成本,所以才招个经验丰富又踏实的人来做行政后勤,想省点开支。你要是来了,也别太安逸,最好还是‘骑驴找马’,有更好的机会就别错过——我这是把你当老同学,才跟你说句实在话。”

林阳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张伟的意思。他心里有点沉甸甸的,但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谢谢张班长提醒。我现在的情况,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已经很满足了,先干着,走一步算一步吧。至少行政后勤不用像外贸仓库那样熬夜等清关,也不用对着英文单证核对,我先好好做,不给你添麻烦。”

张伟叹了口气:“也是,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你要是在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比如办公用品采购流程不熟、考勤系统不会用,随时跟我说,我能帮的肯定帮。”

从公司出来,林阳走在工业园区的路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掏出手机,给晓雯发了条微信:“晓雯,我面试过了,下周一就可以上班了!面试官还夸我以前做的外贸仓库台账好呢!”

没过多久,晓雯就回复了,还发了个欢呼的表情包:“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晚上我们去庆祝一下吧,我请你吃火锅,就去你上次说想吃的那家!”

林阳看着那条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这份工作可能不是长久之计,公司的前景也不明朗,但至少现在,他不用再每天对着招聘软件发呆,不用再为下个月的房租焦虑了。而且,行政后勤的工作内容他也能胜任——整理台账、采购物资,这些都是他在化工厂外贸仓库里干熟了的事。

他抬头看了看天,蓝天白云,很干净。路边的野花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为他庆祝。林阳深吸了一口气,脚步轻快地往公交站走去——下周一,又是新的开始。哪怕前路还有迷茫,哪怕心里还藏着委屈,至少现在,他抓住了一束微光,而这束微光,或许就能照亮他接下来的路。

晚上和晓雯吃火锅的时候,晓雯点了满满一桌子菜,都是林阳爱吃的——肥牛卷、虾滑、冻豆腐,还有他最喜欢的宽粉。她一边给林阳夹肉,一边说:“阳哥,你上班以后,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行政工作虽然不用熬夜,但肯定也有很多琐碎的事,要是遇到不开心的,就跟我说,我听你吐槽。”

“知道了,”林阳笑着说,给晓雯也夹了一筷子虾滑,“你也是,上班的时候别总熬夜,上次你说值夜班晕倒了,我都担心死了。”

“放心吧,我现在都按时吃饭,值夜班也会偷偷补觉的。”晓雯眨了眨眼,“对了,阿姨知道你找到工作了吗?你回去跟阿姨说一声,让她也高兴高兴,她上次还跟我念叨,说你天天在家找工作,饭都吃不下。”

“还没说呢,等会儿回去就跟她说。”林阳说,心里想着妈妈听到消息后的样子,肯定会很开心——妈妈一直为他之前的“辞职”担心,现在终于能让她松口气了。

火锅的热气在两人之间升腾,映得晓雯的脸颊红红的,眼睛亮晶晶的。林阳看着她,心里充满了感激——在他最迷茫、最失落的时候,是晓雯一直陪着他,鼓励他,还愿意听他藏在心里的委屈。如果不是她,他可能早就放弃找“体面”的工作,去干那些体力活了。

吃完火锅,林阳送晓雯回家。走到晓雯家楼下,晓雯停下脚步,看着他说:“阳哥,虽然这份工作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现在有事情做了,而且行政工作相对轻松,你可以一边做,一边慢慢找更合适的。慢慢来,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的。我相信你。”

“嗯,我会的。”林阳点了点头,“谢谢你,晓雯。”

“跟我还客气什么,”晓雯笑了笑,“快回去吧,路上小心。对了,周一上班记得穿得正式点,给同事留个好印象。”

“知道啦,你也上去吧,晚安。”

看着晓雯走进楼道,林阳才转身离开。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起妈妈早上还在问他“今天有没有面试”,语气里满是担忧。现在好了,他可以跟妈妈说,不用担心了,他有工作了。

回到家,妈妈正在厨房洗碗,听到开门声,探出头来:“阳阳,回来了?今天面试怎么样?”

“妈,我面试过了,下周一就可以上班了!”林阳笑着说,把包往沙发上一扔,就走到厨房门口。

妈妈手里的碗差点掉在地上,她赶紧放下碗,走过来拉着林阳的手,上下打量着他:“真的?太好了!是什么公司啊?做什么工作?累不累啊?”

“是一家生产机械配件的公司,做行政后勤,主要就是买办公用品、整理台账、统计考勤这些,不累,比在化工厂管外贸仓库轻松多了。薪资也还行,转正后五千五,还交五险一金。”林阳把公司的情况跟妈妈说了说,特意强调了“轻松”,没提公司不景气的事,也没提之前“担责”的委屈,怕妈妈担心。

妈妈听了,眼眶都红了,她拍了拍林阳的手,又摸了摸他的胳膊:“太好了,太好了,终于找到工作了。你这些天也辛苦了,瘦了不少。妈明天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再炖个排骨汤,给你补补。”

“好,”林阳看着妈妈激动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妈,你也别太操劳了,注意身体。”

“我没事,你找到工作,我就放心了。”妈妈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那天晚上,林阳睡得特别香。他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半夜醒来对着天花板发呆,而是一沾枕头就睡着了,还做了个梦——梦里他在新的公司上班,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整理着办公用品台账,同事们都很友好,张伟还时不时过来跟他聊两句。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又是新的一天。

林阳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起来。他知道梦里的场景可能不会那么快实现,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公司的前景也不确定,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了。他有了一份工作,有妈妈的牵挂,有晓雯的支持,这些就足够了。

下周一早上,林阳早早地起了床,穿上准备好的衬衫西裤,吃了妈妈煮的鸡蛋和粥,还带了妈妈特意装的红烧肉便当。出门前,妈妈还在叮嘱他:“到了公司要好好跟同事相处,多听少说,认真做事。”

“知道了妈,我会的。”林阳笑着应下,心里满是干劲。

到公司的时候,张伟已经在门口等他了。张伟领着他去了行政部,行政部在三楼,有四个工位,靠窗的那个空着,张伟说:“那就是你的工位,电脑和办公用品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先熟悉一下。”

行政部的同事们都很热情,看到林阳来,纷纷跟他打招呼。坐在他旁边的是个叫李姐的大姐,四十多岁,看起来很和善,她给林阳倒了杯热水:“林阳是吧?张伟都跟我们说了,你以前是做外贸库管的,肯定很细心。以后有不懂的就问我,别客气。”

“谢谢李姐,以后还要麻烦你多指教。”林阳笑着说,心里踏实了不少。

张伟给林阳简单介绍了工作内容:“主要就是三块——一是办公用品管理,我给你发了各部门的办公用品申领额度表,每周三采购一次,你要提前统计好各部门的需求,别买多了浪费,也别买少了不够用;二是会议室管理,每天早上要检查三个会议室的卫生和设备,下午下班前再检查一遍,有会议的话要提前布置好;三是考勤统计,月底把打卡记录整理好,跟各部门核对后,交给人事部。这些事虽然杂,但都不难,你以前管外贸仓库那么复杂都能做好,这些肯定没问题。”

“我知道了,张班长,我会好好做的。”林阳认真地说,把张伟说的话都记在了笔记本上——这是他以前管外贸仓库时养成的习惯,重要的事都记下来,免得遗漏。

张伟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你先熟悉一下电脑里的表格,我去车间看看。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林阳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打开电脑,里面有行政部的各种表格模板,比如办公用品申领表、考勤统计表、会议室使用登记表。他先打开办公用品台账,发现里面确实有点乱,上个月的采购记录和库存记录混在一起,还有好几笔申领没登记。他想起自己以前管外贸仓库时整理台账的方法,先把上个月的记录按日期分开,再把采购和库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