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芥子长生局 > 第408章 竹栅栏导流向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灵湖的水位一夜之间涨了三尺。这不是春雨后的正常上涨,而是带着股邪性的暴涨——湖水不再是往日的清澈碧绿,而是泛着浑浊的暗青色,水面漂浮着细密的泡沫,泡沫破裂时散发出咸腥的海味,连岸边的芦苇都被染成了青黑色,叶片卷曲如爪,仿佛被无形的手攥住。

“不好!是‘倒灌潮’!”天刚亮,守湖的老张头就敲着铜锣大喊,声音里带着哭腔,“湖水在往村里灌!带着黑沙子!”

阿草跑到湖边时,脚踝已经被冰凉的湖水浸湿。她低头一看,湖水正顺着村西的低洼处往村里漫,水浪里卷着黑色的沙粒,沙粒落在泥地上,竟“滋滋”钻进土里,留下一个个细小的孔洞,孔洞里渗出淡淡的黑气,黑气遇到草木,草木立刻枯萎发黄。更可怕的是,水浪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朝着村里的粮仓和祠堂汇聚,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水里引路,要将最要害的地方淹没。

“快堆沙袋!”里正指挥着村民搬石头、填沙土,可湖水涨得太快,沙袋刚扔进水里就被浪头冲垮,黑色沙粒甚至能腐蚀麻袋,袋子很快破洞,沙土混着黑水继续漫延。有个年轻小伙试图用锄头挖沟排水,可锄头刚碰到黑水,木柄就被腐蚀出细密的坑洼,吓得他赶紧扔了锄头后退。

“水里有东西!”阿草指着浪头,只见浑浊的水面下,隐约有无数细长的黑影在游动,像是海蛇,又像是水草的根须,它们搅动着水流,引导着水浪的方向,让排水变得异常困难。靠近祠堂的水面甚至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漩涡中心泛着更深的黑色,显然是邪祟聚集之处。

这时,李长生扛着一捆刚砍的青竹从后山下来。竹枝还带着新鲜的竹青,竹叶上挂着晨露,露水落在地上,竟能驱散附近的黑气,让枯萎的草叶恢复一丝绿意。他看见漫延的湖水,眉头皱了皱,像是嫌弄湿了刚收的菜籽,脚步没停,径直走到村西的低洼处——那里原本有一排老旧的竹栅栏,是用来圈养鸭鹅的,栅栏年久失修,不少竹条已经断裂,此刻正被湖水浸泡得微微晃动。

“阿爷要修栅栏?”阿草疑惑地看着李长生放下竹捆,拿起砍刀开始削竹条。他削得不快,竹屑簌簌落在地上,混着湖水漫来的黑沙,黑沙一碰到新鲜竹屑,就像被烫到一样缩成一团,很快失去了腐蚀力。李长生削好几根粗竹条,又捡起地上断裂的旧竹片,用麻绳将它们捆扎起来,动作熟练得像在修补自家的篱笆。

水浪已经漫过膝盖,漩涡离祠堂只剩丈许远,漩涡中心的黑色越来越浓,隐约能听到“咕嘟咕嘟”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水里钻出来。村民们的沙袋堆成了小坡,却挡不住邪性的水流,水浪顺着沙袋的缝隙往里渗,祠堂的门槛已经被浸湿,门槛上雕刻的镇宅符文渐渐失去光泽。

李长生终于修好了栅栏。他没把栅栏直接插进水里挡浪,而是将新捆的竹栅栏斜斜地立在低洼处,与水流方向形成一个微妙的夹角,像是给水流搭了个“引桥”。栅栏的竹条间留着缝隙,缝隙宽窄不一,恰好能让水流通过,却能改变水流的走向。更妙的是,他在栅栏底部垫了几块带棱的青石,青石将栅栏微微撑起,让水流能从栅栏下方和缝隙间同时通过,形成两股分流。

“哗啦啦——”

邪性的湖水刚冲到竹栅栏前,就被斜立的栅栏引向了两侧。原本直冲祠堂的主水流,顺着栅栏的夹角转向了村外的荒沟,水流带着黑色沙粒撞在栅栏上,竹条却纹丝不动,新鲜的竹青泛着淡淡的绿光,沙粒一碰到竹条就“噼啪”碎裂,化作青烟消散。而从栅栏缝隙穿过的水流,则被分流成细小的水线,失去了冲击力,落在地上很快渗入泥土,连黑气都被泥土吸附,没再伤害草木。

最神奇的是那个靠近祠堂的漩涡。当主水流被栅栏引向荒沟后,漩涡失去了动力,旋转的速度越来越慢,中心的黑色渐渐褪去。李长生走到漩涡旁,用砍刀砍下一根带叶的竹枝,弯腰在漩涡中心轻轻搅动。竹枝的绿意顺着水流扩散,漩涡里的“咕嘟”声渐渐消失,黑色沙粒沉淀下来,露出湖底的鹅卵石,漩涡彻底平息,只留下一汪浅浅的清水,顺着栅栏引导的方向流向荒沟。

“这……这就成了?”里正看着漫延的湖水渐渐退去,露出被浸泡的泥地,泥地上的孔洞在竹枝露水的滋润下,正慢慢闭合,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他刚才堆了半天沙袋都没用,李长生几根竹子搭个栅栏,就把邪性的水流引走了?

李长生用砍刀削掉栅栏上附着的黑沙,竹条上的绿光渐渐隐去,恢复了普通竹子的样子。“水流得顺道走,”他慢悠悠地说,“跟咱浇地一个理,堵不如疏。”他指着栅栏与水流的夹角,“这角度得对着荒沟的坡度,让水自己愿意往那边去。”

村民们这才发现,竹栅栏的倾斜角度、缝隙宽窄,甚至底部垫的青石位置,都暗合着地势——荒沟比村里低半尺,水流本就有往低处去的趋势,只是被邪祟引偏了方向,李长生的栅栏恰好顺着地势“顺”了水的性子,让它重新流向该去的地方。而新鲜竹枝的生机,正好克制了黑沙的邪性,让水流失去了腐蚀力。

水退去后,李长生又在栅栏旁种了几丛“护堤草”,草叶细长,顺着水流方向生长,能进一步固定水流走向。他收拾好砍刀,扛起剩下的竹枝往家走,路过祠堂时,看了眼被浸湿的门槛,弯腰捡起一块被水冲上岸的鹅卵石,放在门槛上。鹅卵石吸收了竹栅栏的绿意,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门槛上的镇宅符文重新亮起,比之前更清晰了几分。

村民们开始清理湖岸,修补被水浸泡的房屋。阿草帮着扶正被冲歪的芦苇,发现芦苇根部的青黑色正在褪去,新的嫩芽正从土里钻出来,带着淡淡的竹香。灵湖的水位慢慢回落,水面重新变得清澈,只是湖底深处,几缕被栅栏挡回的黑气在水底盘旋,像是在寻找下一次机会。

李长生把剩下的竹枝靠在院墙上,准备晒干了当柴烧。竹枝上还沾着灵湖的水汽,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彩虹,彩虹落在墙角的菜畦里,菜苗“唰”地长高了半寸,叶片上的露珠闪着光,像是在感谢这无声的守护。村西的竹栅栏立在低洼处,风吹过竹条,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哼着古老的调子,引导着水流,也守护着村庄的安宁。

退去的湖水里,一片细小的、带着银纹的贝壳碎片,顺着栅栏引导的方向漂向荒沟,在泥土里悄悄埋下,等待着下一次涨潮的信号。而青石村的晨光里,只有竹栅栏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炊烟、田埂交织在一起,平凡得如同从未有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