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芥子长生局 > 第413章 圣地古籍揭预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荒,太初圣地深处的藏经阁,已封锁了整整三日。

这座矗立于九座仙山之巅的阁楼,外层笼罩着千年不灭的护阵灵光,寻常弟子连山门都靠近不得。可此刻,护阵的灵光却忽明忽暗,阁顶的镇阁之宝“定元珠”疯狂震颤,珠身映出的星图扭曲如乱麻,连看守藏经阁的三位太上长老,都面色凝重地守在阁楼正厅,目光死死盯着厅中悬浮的一卷古籍。

古籍是从禁地“陨星窟”中出土的,封面由不知名的兽皮制成,泛黄发脆,边缘磨损得只剩模糊的纹路,唯有封面上用古篆写的“纪元残卷”四字,泛着淡淡的金光,仿佛刚刻上去一般。三日前灵气潮汐紊乱的刹那,这本沉寂了十万年的古籍突然自行飞出陨星窟,落在藏经阁正厅,书页无风自动,哗啦啦翻到了某一页,停在那里再不动弹。

“诸位师弟,看这页记载。”为首的白发长老声音干涩,指着古籍上的文字,“‘紫电裂天,灵气乱弦,归墟之门启于星边,九劫降世,万族归元’——这与今日天际的紫电裂痕、灵气潮汐乱象,分毫不差!”

另一位青袍长老颤抖着伸手,指尖刚触到古籍,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指尖留下焦黑的印记。“是真的……是上古先民留下的预言!”他盯着古籍上的插图,那是一幅用朱砂绘制的星图,图中最亮的那颗星辰旁,裂开一道巨大的缺口,缺口处缠绕着黑雾,黑雾里隐约有无数残魂在挣扎,“归墟之门……传说中吞噬纪元的禁忌之地,真的要开了?”

古籍的书页上,除了星图,还有几行断断续续的古篆,墨迹早已干涸,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严:

“第一劫:灵气乱弦,道基崩摧

第二劫:星轨偏移,苍穹裂缺

第三劫:……(字迹模糊)

……

第九劫:归墟倾塌,万灵归元”

每一行字都像是一道诅咒,随着灵气的紊乱在纸上微微发光,三位太上长老看着那模糊的中间几劫,只觉得头皮发麻。太初圣地传承百万年,典籍中偶有提及“归墟”,却都语焉不详,只说是“不可言说的终焉之地”,从未有古籍如此清晰地列出九劫,更精准预言了第一劫的降临。

“必须立刻召集各脉长老议事!”白发长老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此事关乎整个万古大陆的存亡,绝不能隐瞒!”

消息如同惊雷,迅速传遍太初圣地。各脉长老齐聚议事殿,当古籍的拓本被投影在殿中光幕上时,满殿死寂,连最桀骜的执法长老都面色煞白。一位负责解读古籍的老学究捧着拓本,手指抚过那模糊的字迹,突然惊呼:“这里!第三劫的字迹下有压痕!用灵力透纸查看——”

他指尖凝聚灵力,缓缓扫过模糊处,光幕上的字迹竟慢慢显形:“第三劫:残卷现世,血祭北冥”

“残卷?!”殿中顿时掀起轩然大波,“难道是传说中记载着纪元真相的‘归墟残卷’?”“北冥渊……那是西漠边缘的禁忌海域,据说连仙王都不敢轻易涉足!”“血祭……难道要以万族生灵为祭,才能开启残卷?”

议论声中,白发长老突然抬手示意安静,目光落在光幕角落一处不起眼的批注上,那批注是用极细的蝇头小楷写的,几乎与纸色融为一体:“九劫启,残卷现,唯有‘守灯人’能定乾坤,灯在凡境,不在仙庭”

“守灯人?”众人面面相觑,古籍中从未有过这个称谓,“凡境?难道不是某位隐世的仙帝或古神?”“凡境哪里有能对抗归墟的存在?”

唯有坐在末席的一位灰袍长老,听到“守灯人”三字时,眼皮猛地一跳,他想起了圣地传承中最隐秘的一条祖训:“东荒青石,有凡人居之,万古不动,不可轻扰,扰则劫生”。祖训旁还画着一个模糊的图案,像是一盏挂在柴门上的油灯。

就在太初圣地因古籍预言震动时,青石村的李长生,正坐在院门口补另一本旧书。这本书比那断弦的旧琴还要破旧,书页早已泛黄发脆,边角磨损得只剩絮状,是他年轻时从某个覆灭的小宗门废墟里捡的,里面记的全是些酿酒的偏方。

玄诚子拿着从太初圣地传来的拓本,手都在抖:“李老!您看这个!归墟九劫!守灯人!这说的是不是您?”

李长生头也没抬,用浆糊小心翼翼地粘好一页脱落的书页,浆糊是用糯米熬的,带着淡淡的米香。“一本旧书而已,字写得再吓人,也挡不住柴米油盐。”他把补好的书放在阳光下晾晒,书页上的酿酒偏方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就像这书上说的,酿酒要选好粮,火候要匀,急了就酸,慢了就淡,天劫再凶,也得一步一步来。”

玄诚子急得直跺脚:“可这是太初圣地的古籍!百万年来从无虚言!归墟之门要开了,九劫下来,万灵都得归元!”他指着拓本上的“守灯人”三字,“凡境……青石村不就是凡境吗?您守着这村子,不就是守灯人?”

李长生终于放下浆糊碗,看了一眼拓本上的星图,指尖在图中那道裂痕处轻轻一点。玄诚子只觉得眼前一花,拓本上的紫电裂痕竟在李长生指尖下微微收缩,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抚平了些许。“灯芯要是不稳,添再多油也没用。”他淡淡地说,“先让他们把乱掉的灵气理顺了再说,连第一劫都熬不过,谈什么九劫?”

话音刚落,太初圣地的议事殿中,那本古籍突然剧烈震颤,书页哗啦啦翻到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页上,竟自动浮现出一行新的字迹,墨迹鲜红如血:

“乱弦未调,灯芯未稳,第一劫,已至东荒”

殿外,突然传来弟子的惊呼:“长老!不好了!东荒各地的灵脉矿脉,突然集体爆发,灵气乱流冲毁了三座城池!”

白发长老看着那行血字,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他终于明白,古籍的预言不是警示,而是倒计时——归墟的九劫,已经开始了。而那位神秘的“守灯人”,还在凡境的某个角落,补着他的旧书,晒着他的太阳,仿佛这惊天动地的预言,与他毫无关系。

青石村的阳光下,李长生补好的旧书被风吹得轻轻翻动,书页上“酿酒需慢,急则败”的字迹,在光下清晰可见。远处的天际,紫电裂痕仍在缓慢扩大,但青石村的灵气,却在旧琴余韵和淡淡米香中,保持着一丝微妙的平静,像一盏在狂风中暂时未熄的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