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芥子长生局 > 第414章 归墟之门隐星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石村的夜空,近日总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不是乌云遮月的阴沉,是连最亮的启明星都蒙上了层淡灰色的雾霭,星光穿过雾霭洒下来,落在地上竟带着丝丝凉意,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的银丝。王屠户家的老黄狗夜夜对着星空狂吠,声音嘶哑,天亮后总趴在地上喘粗气,眼角挂着浑浊的泪,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李长生夜里起夜时,常会站在院门口望一会儿天。他的老花镜片擦得锃亮,镜片上偶尔会映出星空中一闪而过的灰影——那不是流星,是些不规则的暗色碎片,在星轨间无声滑动,像是从某个破碎的世界掉下来的残渣。

“师父,天上是不是有东西?”阿木抱着晒谷的竹筐,指着西北方的夜空,那里的灰雾最浓,隐约能看到几颗星辰在缓慢移动,轨迹歪歪扭扭,像是被什么东西牵引着,“王大爷说,他昨夜看见那边有个黑窟窿,吞了半颗星星!”

李长生没说话,只是从屋檐下摘下一串晒干的艾草,往竹筐里撒了些。艾草的清香混着谷粒的暖香,竟让空气中那丝凉意淡了些许,老黄狗在院里打了个哆嗦,不再狂吠,蜷在狗窝旁沉沉睡去。“星星累了,换个地方歇脚。”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在说谷粒要晒足日光才能入仓。

但玄诚子带来的消息,却远没这么轻松。

“李老,西漠的观星台塌了!”玄诚子跑得满头大汗,怀里揣着块破碎的星象镜,镜面裂纹里还残留着淡灰色的雾气,“昨夜三更,观星台的仙师们观测西北星空时,突然看到星轨间裂开个黑洞,黑洞里涌出的灰雾直接冻裂了星象镜,三位仙师当场道心崩碎,疯疯癫癫地喊‘归墟开了’!”

他摊开手心,里面是几片从观星台废墟里捡的碎石,石面上竟凝结着细小的冰晶,即使在暖阳下也不融化,冰晶里还裹着一丝极淡的、令人心悸的吸力,像是要把人的魂魄都吸进去。“这是归墟的气息!古籍上说‘归墟之门隐星边’,那黑洞就是门!它真的在西北星空显形了!”

李长生捏起一块碎石,指尖的温度让冰晶微微融化,那丝吸力刚触到他的皮肤,就像遇到烈火的寒冰般瞬间消散。“急什么。”他把碎石扔进墙角的鸡食盆,老母鸡啄了两口,咯咯叫着跑开,“门开了,也得有人敢进。现在不过是门缝漏了点风,就吓成这样?”

玄诚子急得直转圈:“可太初圣地的传讯说,西北星空的黑洞在扩大!已经有三颗小星辰被吞进去了,连一点碎片都没剩下!圣地的仙王想靠近探查,刚飞到黑洞外围,护身仙光就被灰雾蚀穿,差点坠进黑洞,现在闭关疗伤都不敢再提探查的事!”

他指着星空:“您看!启明星旁边的灰雾更浓了,那方向正是西北!归墟之门就在星边悬着,像颗随时会掉下来的炸弹,咱们能不急吗?”

李长生抬头看了眼启明星,镜片反射的星光里,他“看”到那灰雾深处,确实有一道模糊的轮廓在缓缓转动,像是巨大的石门,门轴处缠绕着无数细碎的光丝,那是被吞噬的星辰残骸。但他更在意的是石门边缘,一道极淡的金光若隐若现,像是有人在门楣上刻了道符,暂时锁住了门的缝隙。

“锁还没开呢。”他转身回屋,脚步踩在带露的草叶上,没发出一点声音,“当年刻锁的人,总不会看着门被轻易撞开。”

玄诚子没听懂,但看着李长生平静的背影,心里莫名安定了些。他蹲在院门口数星星,突然发现启明星旁的灰雾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烁,不是星光,是更柔和的光,像烛火在风中摇曳,一闪一闪的,正好挡在黑洞和青石村之间。

与此同时,西漠边缘的北冥渊上空,异象更甚。

原本深蓝色的夜空被灰雾染成了铅色,巨大的黑洞悬在渊口正上方,直径已扩大到千里,边缘旋转的灰雾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哭泣。渊底的海水不再流动,而是朝着黑洞的方向倾斜,形成一道巨大的水幕,水幕中映出无数扭曲的人影,那是被归墟气息牵引的海中精怪,正拼命往岸上爬,却被无形的力量拽向黑洞。

“归墟之门……真的在星边!”一位幸存的观星台仙师瘫坐在礁石上,望着黑洞边缘偶尔闪过的石门轮廓,声音颤抖,“古籍上说‘门悬星轨,渊接幽冥’,北冥渊就是归墟之门在人间的投影!它在等……等某个时机彻底洞开!”

他怀里的残破星象镜突然亮起红光,镜中浮现出一行模糊的字:“门开需钥,钥藏残卷,残卷现,星轨乱”。红光散去时,镜中黑洞的影像里,竟隐约映出一个模糊的村落轮廓,村落上空有盏昏黄的灯,灯光虽弱,却让黑洞的灰雾无法靠近。

“那是……凡境?”仙师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古籍中“灯在凡境”的批注,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守灯人……真的在凡境?”

青石村的黎明,李长生正在院子里晒谷。金黄的谷粒摊在竹席上,被他用木耙轻轻推开,谷粒滚动的声音沙沙作响,竟让空气中残留的灰雾气息渐渐消散。阿木蹲在一旁捡谷子里的石子,突然指着竹席:“师父,谷粒上有星星!”

李长生低头看去——谷粒滚动时,表面竟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是把昨夜的星光都吸了进来,那些光在谷粒间流转,形成一个个极小的漩涡,漩涡中心隐约有石门的影子,却被谷粒的暖光包裹着,无法挣脱。

“晒足了太阳,就不会被寒气侵了。”他用木耙把谷粒推得更匀,“就像人得多晒晒太阳,心里才亮堂,邪祟就不敢近身。”

远处的天际,启明星旁的灰雾开始变淡,黑洞边缘旋转的速度也慢了些许。那位西漠的仙师突然发现,星象镜中映出的村落灯光,似乎更亮了些,而黑洞边缘那道锁住石门的金光,也随之清晰了一瞬。

“灯……守灯人在护着我们?”仙师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突然朝着青石村的方向,郑重地磕了个头。

日头升高时,青石村的星光彻底散去,老黄狗不再狂吠,趴在谷堆旁打盹,嘴角还沾着几粒谷米。李长生收起木耙,竹席上的谷粒已吸足了阳光,暖烘烘的,带着淡淡的甜香。他拿起一粒谷米,对着阳光看了看,谷粒中心,那道极小的石门影子彻底消失了。

“急什么。”他把谷粒扔进嘴里,慢慢咀嚼,“该来的,总会来;该挡的,也总会有人挡。”

玄诚子望着渐渐晴朗的天空,启明星恢复了往日的明亮,灰雾散尽,仿佛昨夜的异象从未发生。但他知道,那悬在星边的归墟之门没有消失,它只是暂时被什么东西挡住了,而挡住它的力量,或许就藏在这平凡的村落里,藏在晒谷的竹席上,藏在老人平静的眼神里。

远处的北冥渊上空,黑洞的扩大终于停止,边缘的灰雾中,那道石门轮廓依旧模糊,像是在等待某个信号。而黑洞与凡境之间,那盏昏黄的灯,还在静静地亮着,如同黑暗中唯一的坐标,守着一方安宁,也守着一个关于归墟和守灯人的秘密。

战斗,尚未真正开始。但那隐在星边的归墟之门,已在天际投下了长长的阴影,预示着一场席卷万古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青石村的竹席上,几粒被阳光晒得暖烘烘的谷粒,正反射着细碎的光,像是在无声地回应着星边的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