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魔头她干甚去了 > 第191章 前朝传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玉书想不出结果,索性把这些事都抛诸脑后,一门心思准备起濯缨大会来。

越斐然似乎胸有成竹,已经不提让她练功的事,但她越是这样,杜玉书反而着急。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金明城中将杜玉书吹捧为当世第一天才的声音越来越大,十天左右就发酵到了杜玉书没有料到的程度。随着一夜成名而来的就是压力。

“十三岁的一流高手”,这名头当然很好听,问题是她比谁都知道自己跟一个真正的一流高手有多大距离。她要是出了错,被人发现是一只一扯就破的纸老虎,事情可就麻烦了,越斐然都要跟着她一起丢人的。

杜玉书一头扎下去闭关修炼。

临近濯缨大会时,有城主府的信使来送了一封信,越斐然拿的。是海素把举荐信交给了城主府,城主府特来通知杜玉书已经拿到入围名额,不必参加前面的赛事。

为保万全,信使要亲眼见到杜玉书,越斐然带他去找,把练功练得天昏地暗的杜玉书叫了出来。杜玉书连觉都不怎么睡了,哪里还想得起来举荐信的事,脑子里一团浆糊地听信使说话,左耳进右耳出,只忽然听清楚了一句:

“…少侠需要的话,城主府可以给少侠提供练功室,条件会好一些,也有陪练…”

杜玉书一下就清醒了,“需要!特别需要!”

她当天就收拾收拾去了城主府。越斐然说她不去,杜玉书没多管。

杜玉书得到海素的举荐信,免试入围,还住进了城主府的事情,不到半天就已经传得人尽皆知。杜玉书已经习惯不听这些声音。

城主府不光给她提供了一间宽敞安静又封闭的练功室,还把她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剩下这几天时间里,杜玉书无论是想一门心思练功,还是想吃喝玩乐放松放松,都很容易。

看看那漂亮舒服的房间,还有回回路过回回没机会细看的城主府内景,杜玉书咬咬牙,扎进了练功房就没再出来过。

直到濯缨大会开始。

杜玉书不用初试,还有十来天可以闲着,她终于蓬头垢面地从练功室里出来,把自己捯饬干净,先是狠狠地睡了一天一夜,再吃了两顿饱饭,总算觉得回过魂来了。这十来天时间她准备好好休息休息,为接下来的内围赛养精蓄锐。

到时候她的对手,可都是从五湖四海聚集而来、又经过了多番筛选的英才,其中虽然也会有些作弊的草包,但总归不会全是,竞争要比白严两家的比武大会激烈太多了。

这阵子下死工夫闭关,杜玉书不论内功还是外功都扎实了几个层次,到时候拿多好的名次她不敢讲,不出丑是肯定的了。杜玉书心情颇好。尽管她仍然不知道越斐然让她参加濯缨大会到底有什么目的,但总归她自己也想出头,不会是坏事。

她在城主府四下逛了逛,漫无目的走进了藏书阁,忽然又想起李景容,于是进去看看有没有史书。她正专门挑拣着,忽然听到几个书架之外,隐约有人说话的声音。

这个时间或许大部分弟子都在巡逻或者练功,藏书阁里人很少,杜玉书仔细听了一会儿,居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师姐,我们或许想错了,那个杜玉书可能真的不是谢氏子。”

说话的人,有些沮丧,语气里却有点微妙的得意,杜玉书一听就觉得耳熟,但没想起来是谁。

另一个人讲话了,“梓玉,你就是太天真,你如果是谢氏子,你会在分不清敌我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身份昭告天下吗?她肯定用了个假名。”

这人一开口,杜玉书就想起来了。是那日在快雪轩里跟她争执的人!越斐然说她们把她错认成了谢映,看来是真的,现在整个金明城都知道她叫杜玉书,她们还对她所谓谢氏子的身份深信不疑。

她们的师姐叶荔终于发话,“你们俩都不要再争了,她是不是谢家的人都跟我们没有关系,濯缨大会在即,今年你们两个又没有选上,还不抓紧用功。”

梓玉不肯,“师姐,不是我说你,你也太与世无争了。严家被灭门,谢氏冤情大白于天下,如果谢氏真有遗孤,怕是整个金明城都要捧着她!那个跋扈的小妮子万一赖在城主府里不走了怎么办?以后还不得爬到咱们头上来?”

杜玉书一边偷听,一边撇撇嘴。我才没这么无聊呢!她心想。

叶荔似有些心烦,“她若不是,你不用担心,她若真是,你也拦不住。不要多想了。”

叶荔虽然在和事,但连杜玉书都听得出来,她语气里有一股紧绷和焦躁。可见叶荔心里也在提防她。

杜玉书一下子就觉得很没意思。她第一次见到叶荔的时候,就觉得这人又漂亮又气度不凡,很是不普通,但眼下看来,也不过是个庸人,跟所有怀疑她、讨厌她的人都没什么分别。

面前架上正好有一册前朝列传,杜玉书一把抽走,抢在她们出来之前离开,顺便为自己如今来去无痕的轻功得意了一下。

杜玉书在藏书阁里找了个不被打扰的地方开始翻这本列传。听闻金明城主府的藏书阁,纳书最为讲究,这里找到的史册必然不会是野史。杜玉书翻了半本她毫无兴趣的王侯将相传奇,李景容的名字就映入眼帘。

“李景容,封号永乐,鸿业十五年生人,献王李拒之女,幼贫瘠,后得荫父功……”

杜玉书为了让自己看进去,逐字逐句念出来。

献王是当时皇帝的手足兄弟,最初并不受重视,而后屡立功勋,尤其是因抗击乌齐有功,而中年封王,算是大器晚成。

乌齐是一些域外蛮族联合起来的盟名,类似于当年进犯中原的西域联军,那时候的李朝已经内忧外患,尾大不掉,没想到横空出世一个李拒。乌齐人退败后扬言道:他们会在千里之外诅咒李拒,魔控他一切手足、子女,李拒一脉灭亡之时,就是乌齐掠夺中原江山之日。

然后李拒就真的死了,暴毙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