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255章 与各方间的博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怀瑾的情报局大楼地下深处,有一间特殊的分析室。

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地图和图表,桌子上散落着标注密级的文件和照片。

这里是华南情报网络的中枢,收集和分析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信息。

大帅,这是最近一个月的情报汇总。

叶怀瑾恭敬的将一份厚厚的文件夹放在邓贤面前。

北方局势正在加速变化。

邓贤翻开文件,第一页就是关于冯基善国民军与张雨亭奉系军队在京津地区对峙的详细报告。

双方都在调兵遣将,小规模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

冯基善希望我们向他提供军事援助。

叶怀瑾指着一段解码的电文。

他愿意用矿产开采权和市场准入作为交换。

邓贤沉吟片刻:暂时保持中立,但可以暗示如果奉系主动进攻,我们会考虑提供有限支持。重要的是维持北方力量平衡,不能让任何一方取得绝对优势。

翻到下一页,是关于武都国众政府内部斗争的报告。左派和右派的矛盾日益公开化,围绕先生去世后的领导权和发展方向争论不休。

汪季新试图拉拢我们,希望借助华南的力量压制左派。

叶怀瑾不断的分析着手中的情报。

廖恩煦则更倾向于联共,推动激进的社会改革。

邓贤听后微微皱眉,想了想后最终说道:回复汪季新,华南支持国众政府统一领导,但不介入内部派系斗争。同时暗中与廖恩煦保持联系,表示对社会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平衡策略很微妙,但必要。

邓贤需要与国众党内各派都保持良好关系,避免过早地选边站队。

接下来的报告显示,扶桑对华南的发展越来越警惕。

扶桑海军增加了在琉球和琉球群岛的兵力部署,特务机关加大了对华南的渗透力度。

我们已经破获了三个扶桑间谍网。

叶怀瑾汇报道:他们主要目标是获取我们的军工技术和军事部署情报。最近还发现他们试图收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员。

邓贤听后神色十分凝重的说了一系列防范手段:加强反间谍工作,特别是对关键科研人员和项目的保护。必要时可以采取强硬措施,发送明确警告。

最后一份报告关于苏联。

加拉罕大使频繁活动,试图加强与华南的联系,表示愿意提供更多技术和军事援助。

苏国的意图很明显。

叶怀瑾想了想后开口说道:他们希望在我们与扶桑对抗中获利,同时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

邓贤听着,点了点头:可以接受技术援助,但必须保持独立自主。特别注意防止进步主义思想在军队和工厂中传播。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不依附任何外国势力。

分析完情报,邓贤来到隔壁的通讯中心。

这里摆放着最新式的无线电设备,可以与各地保持实时联系。

工作人员头戴耳机,忙碌地收发着加密电文。

接通椹川海军基地。

邓贤命令道。

很快,龙破武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大帅,我是龙破武。

龙司令,北方的局势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海上安全。

邓贤没有废话直接说道:海军要加强战备,特别是潜艇部队要增加巡逻频率和范围。

明白。海狼级潜艇已经服役四艘,另外四艘将在下个月下水。它们正在熟悉南海海域的水文情况。

很好。航母工程进度如何?

船体主要结构已经完成三分之一,斜角甲板的支撑结构安装顺利。蒸汽弹射器的地面测试平台已经建成,下周开始测试。

结束与龙破武的通话,邓贤又接通了海口航空研究院。

周志开汇报了疾风-I量产版的生产情况,以及新型轰炸机的设计进展。

离开情报局大楼,邓贤前往羊城郊外的陆军训练基地。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检验新装备和新战术的效果。

演习场上硝烟弥漫,坦克轰鸣着越过障碍,步兵在装甲车掩护下发起冲击,炮兵进行精确火力打击,无线电通讯网络连接各个作战单元。

邓贤在观察台上用望远镜观看演习。

陈念和在一旁解说着:新式无线电装备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坦克和步兵的协同也更加默契。但炮兵与航空兵的配合还需要加强。

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

邓贤放下望远镜,开口嘱咐道:单一兵种再强大也难以取胜。要特别注重各兵种协同训练。

演习结束后,邓贤与参演部队指挥官座谈。

一位年轻团长提出:大帅,我们的装备已经不比外国人差,但战术思想和指挥体系还需要改进。建议多组织指挥员学习国外最新军事理论。

邓贤听后并没有反对,面带笑意的赞许道:这个建议很好。总参谋部要立即着手编写新的训练大纲和作战条令,组织指挥员培训。可以请外国专家来讲课,但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

回到公署,邓贤接见了即将派往德国的技术培训团。

这个由三十五人组成的团队将前往德意志国学习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电力工程等先进技术。

你们是华南未来的技术骨干。

邓贤看着这些培训团员们,言语中带着激励说道:不仅要学习技术,还要了解德意志国的工业体系和管理经验。同时要注意收集技术资料,建立人脉关系。

团长李文斌代表全体团员表示:请大帅放心,我们一定刻苦学习,不辜负国家的培养和期望。

送走培训团,邓贤处理完日常文件,已是傍晚时分。

他独自来到公署顶层的露台,远眺夕阳下的羊城。

这座城市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

新建筑拔地而起,道路拓宽,电线延伸,工厂增多...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住房紧张、物价上涨、劳工纠纷、环境污染...

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伴随着各种阵痛和矛盾。

关键是把握好平衡,既要快速发展,又要保持社会稳定。

想到这里,邓贤回到办公室,起草了一份关于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指示:要求各地政府和企业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发展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他在文件中写道。

只有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才能持续。

夜深了,邓贤还在审阅一份关于农村土地改革扩大试点的报告。

马寅初建议在福建和江西选择更多县进行土改试点,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邓贤仔细阅读报告后批示:原则同意。注意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确保农民真正受益,同时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邓贤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

他走到窗前,望着宁静的夜空,思绪飞向远方。

北方的战云正在聚集,武都的明争暗斗还在继续,扶桑虎视眈眈,苏国意图渗透...华南的发展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

但邓贤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推进建设和改革,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