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 第270章 暗流汹涌与战略调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0章 暗流汹涌与战略调整

1927年6月,泉城惨案的阴影仍笼罩全国,但政治暗流更加汹涌。

表面上,各方都在谴责日军暴行,呼吁团结抗日;暗地里,权力博弈从未停止。

在羊州绥靖公署的密室内,邓贤正在审阅一份绝密情报。

叶怀瑾站在一旁,神情严肃。

“根据多方证实,扶桑正在策划更大规模的侵略行动。”

叶怀瑾指着地图上的北方地区,介绍着那边的如今的情况。

“关东军频繁调动,目标疑似直指奉天。”

邓贤目光凝重的开口:“张雨亭之死只是开始,扶桑的最终目标是整个北方。”

“是的,而且他们可能在寻找借口。”

叶怀瑾继续补充说着。

“我们收到情报,扶桑特务正在北方各地制造事端,企图嫁祸北方军。”

邓贤听后沉思片刻,吩咐道:“立即将这一情报通报张双喜,提醒他加强戒备。同时,通过我们的渠道,向国际社会揭露扶桑的阴谋。”

“明白。”

叶怀瑾记录下指示。

“另外,蒋瑞元方面有新动向。他正在秘密联络各地军阀,试图组建以他为首的所谓抗日联军,我估计他是想以此扩大自己手中的权力。”

邓贤微微挑眉,不以为意的问道:“哦?具体有哪些人响应?”

“桂系态度暧昧,阎老西倒是表示有条件就支持,冯基善则提出要平分指挥权。”

叶怀瑾一个个的汇报道。

“看来各方都在打自己的算盘。”

这时陈念和匆匆走进办公室:“大帅,武都急电。蒋瑞元想邀请您参加庐山会议,讨论抗日大计。”

邓贤接过电报细看,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蒋瑞元这是想借抗日之名,行集权之实啊。”

“那我们是否参加?”

陈念和询问。

“参加,但要有备而去。”

邓贤决策果断的吩咐道:“告诉蒋瑞元,华南支持团结抗日,但必须坚持民主协商原则。”

6月10日,邓贤乘专机飞往庐山。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全国性的政Z会议,各方都十分关注。

庐山枯岭会场气氛紧张。

蒋瑞元、李德邻、冯基善、阎老西等各方巨头齐聚一堂,他们表面上看似团结一致,但暗地里却各怀心思。

会议开始后,蒋瑞元就首先发言道:“日军暴行,人神共愤!当此国难之际,我辈应抛弃前嫌,共赴国难。建议成立全国抗日联军,由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

李德邻听后立即反对道:“抗日是全民事业,不应由单一派系主导。建议成立联合指挥部,各方平等参与。”

冯基善的态度更为强硬,语气不让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要联合可以,但指挥权必须共享。我建议设立轮值总指挥制度。”

阎老西看着这火药味十足的场面,开口打圆场道:“大敌当前,团结为重。具体指挥体制可以慢慢商议,当务之急是制定抗日战略。”

邓贤从开始就在静观其变,直到各方争论不休时才开口:“各位,抗日是长期斗争,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稳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全面战略。”

他提出具体建议:“第一,军事上采取持久战方针,避免与日军正面决战;第二,政治上动员全民参与;第三,经济上保证战时生产,特别是军工体系;第四,外交上争取国际支持,孤立扶桑。”

这一全面而深远的战略思想,让在场各方都感到震撼。

他们原本只考虑军事对抗,而邓贤已经想到了政治、经济、外交等全方位斗争。

邓贤说的这些也只是说给他们听听的罢了,要不是担心这些个反骨仔捅他刀子,他早发兵斩寇了!

蒋瑞元听完邓贤的观点后,心中也是有所忌惮,邓贤的战略眼光真不可谓不高也!

当然蒋瑞元虽心里这么想,但表面还是称赞道:“邓公高瞻远瞩,所言极是。但军事指挥必须统一,否则难以有效对敌。”

“指挥统一不等于集权一人。”

邓贤对此直接开口淡然回应着。

“可以设立联合司令部,各方参与决策。同时保持各战区相对自主,适应不同情况。”

会议连续三天,最终达成妥协:成立抗日联军联合司令部,蒋瑞元任总司令,但设立军事委员会集体决策;划分多个战区,各派系负责不同防区。

邓贤被推举为副总司令兼华南战区总指挥,这既是对他实力的认可,也是各方制衡蒋介石的需要。

会议期间,邓贤与各方进行了密集双边会谈。与张双喜的会谈更是尤为关键。

“双喜啊!,开战之后,北方就是抗日最前线,责任重大。”

邓贤对张双喜推心置腹的说着。

“华南愿意全力支持北方抗战,包括装备、训练和情报。”

张双喜十分感激道:“感谢邓公支持。张双喜必誓死保卫北方,不负国人期望。”

“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

邓贤郑重提醒道:“对于鬼子,切勿手下留情,如已决定动手,当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在北方的鬼子,彻底清除!”

6月15日,庐山会议结束,发表《抗日救国共同宣言》。

全国上下为之振奋,认为真正实现了团结抗日。

但邓贤却时刻保持着清醒。回羊州的专机上,他对随行人员说:“宣言只是开始,真正困难在于执行。各方特别是蒋瑞元这小子,未必会遵守协议。”

果然,会议结束后,蒋瑞元就立即开始了动作。

他借整编抗日联军之名,试图吞并小军阀部队;以统一指挥为借口,干预各战区事务。

7月初,矛盾再次爆发。

蒋瑞元命令桂系部队调防安皖。

李宗仁在收到此项命令后,请谅道:“桂西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各项改革,德邻无法将部队调往安皖,望总司令见谅!”

冯基善这个西北汉子倒是直接,就是抗议说道:“蒋瑞元借抗日之名,行削藩之实!我们绝不能答应!”

面对各方压力,蒋瑞元被迫让步,但暗中加速培植嫡系部队。

邓贤冷眼旁观,同时加速华南备战。

他深知,真正的抗日战场尚未开启,但准备工作必须万全。

7月10日,邓贤视察儋耳州工业区。

周慕云自豪地汇报:“新的特种钢厂已经投产,装甲钢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飞机制造厂月产量达到20架,新式轰炸机开始试飞。”

“很好,但要继续提高产量和质量。”

十分满意如今成果的邓贤继续指示道:“工业的强盛否!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战略发展计划。”

在椹川军港,龙破武汇报着海军的建设进展:“新下水的驱逐舰完成海试,性能优良。潜艇部队已形成战斗力,可以执行破礁任务。”

“同时,我军的新式航母也已经准备下水进行海试。”

“海军任务重大,不仅要防御沿海,还要保护海上交通线。”

邓贤特别强调着说道:“特别是与北方的海上联系,必须保证畅通。”

7月20日,叶怀瑾送来紧急情报:“扶桑关东军正在辽南集结,可能很快会有大规模行动。”

邓贤立即下令致电张双喜,提醒加强戒备。同时命令华南部队进入高度战备状态。

历史的车轮正在加速向全面战争的方向驶去。

暗流汹涌中,一场改变华国命运的伟大斗争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