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海军军令部。
一份来自港岛岩井商社小野次郎的加密急电,被迅速译出,摆在了军令部作战课长宇垣缠大佐的案头。
宇垣缠是海军内部着名的南进论急先锋,年轻气盛,对资源有着近乎偏执的渴望,对陆军的失败既鄙夷又暗自庆幸。
起初,他对此类来自民间渠道的情报并不十分看重,毕竟类似的惊人发现时有耳闻,大多最后被证实是夸大其词或别有用心的欺骗。
但当他仔细阅读电文内容,特别是看到那几个标注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尼)的特大型油田推测坐标,以及文件中提及的、远超目前已知储量的橡胶和锡矿资源时,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电文中还提到,情报源(刘启明)声称持有更详细的华南总部“绝密文件副本”,并描述了华南军内部一部分“激进将领”正极力推动利用其海军优势,先下手为强,抢占这些无主之地的战略构想。
“支那人……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南洋?”
宇垣缠在分析完手中的情报后,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激动地踱步。
想着他也是立刻召集了几名心腹参谋,以及海军内部负责资源规划和情报分析的专家。
“诸位,看看这个!”
宇垣缠将手里的电文副本分发给在坐众人。
“如果这份情报有哪怕十分之一的可信度,都将彻底改变帝国海军的命运!”
会议室里在看我电文后,顿时响起一片低沉的惊呼和议论。
“储量如此巨大的油田?就在苏门答腊和爪哇?这……这可能吗?”
“华南军竟然也在打南洋的主意?他们才刚刚在华国北方站住脚!”
“文件描述的专业程度很高,坐标区域……似乎与三菱矿业之前秘密勘探过但未公开的某些区域有重叠,但储量评估远远超出我们的预估……”
专家们意见不一,有人极度怀疑,认为这是华南方面故意放出的烟雾弹;但也有人指出,情报中提及的某些地质构造和油苗迹象,与西方地质学者零散的报告中提到的线索能够对应,并非空穴来风。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宇垣缠用力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诸君!你们还不明白吗?陆军那些马鹿在满洲一败涂地,耗尽国力,却一无所获!帝国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就在南方!在浩瀚的南洋!那里有我们急需的石油、橡胶、锡、铝矾土……有了这些资源,帝国海军才能真正成为太平洋的霸主,才能摆脱对英美资源的依赖!”
宇垣缠越说越激动。
“支那华南军也想南下?哼!他们不过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凭什么与帝国海军争夺海洋?这正好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理由和机会!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将这些资源牢牢控制在手中!这是上天赐予帝国海军的机遇!”
最终在宇垣缠的极力推动下,这份来自港岛的情报被迅速提升到最高关注级别。
他亲自向军令部长伏见宫博恭王做了紧急汇报。
伏见宫博恭王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海军元老,他虽然不像宇垣缠那样激进,但同样深知资源对海军的重要性。
在听取了详细汇报和专家意见(其中不乏对情报真实性的担忧)后,他沉吟良久。
“宇垣君,你的心情,我理解。”
伏见宫看着宇垣缠缓缓开口。
“帝国海军,确实需要新的方向。但是,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察。这份情报,来源是否可靠?会不会是支那人的诡计?”
“殿下!”
宇垣缠听后急切地开口辩解。
“情报源虽然是个华人败类,但其透露的许多细节,经初步核实,并非完全虚构。而且,支那华南军近年来异军突起,其武器装备、战术思想,无不显示其背后有高人指点,或有我们未知的技术来源。他们若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南洋,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我们不能因为怀疑,就坐视可能的巨大机遇从手中溜走!万一……万一是真的呢?帝国再也经不起第二次像满洲那样的失败了!”
伏见宫博恭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宇垣缠的话,说到了他的痛处。
陆军的失败让整个帝国蒙羞,也让海军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海军能找到一条新的、充满希望的扩张道路,无疑将极大提升海军在帝国政治中的地位。
“这样吧!”
伏见宫在心里权衡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
“立即启动‘特蒐’(特殊搜集)计划。第一,命令小野次郎,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拿到那份所谓的绝密文件副本,并核实其真伪。可以满足那个华人的金钱要求,但要确保交易绝对安全、隐蔽。
第二,命令我们在南洋,特别是在荷属东印度和英属马来亚的情报网,全力核实电文中提及的那些资源点的真实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技术手段。
第三,此事严格保密,仅限于军令部核心层知晓,绝不可泄露给陆军那帮蠢货!”
“哈依!”
宇垣缠兴奋地躬身领命。他知道,海军独自掌握这个惊天秘密的时刻到了!
只要确认情报属实,海军就有足够的理由和动力,推动国家战略向南进倾斜,将帝国的未来寄托于广阔的南方海洋,而不是在支那大陆与那些可怕的华南军坦克继续纠缠。
一场由虚假情报引发的、关乎扶桑国运的战略转向,开始在江户海军军令部的密室里,悄然酝酿。
而这一切,都源于羊城那个深夜,邓贤与叶怀瑾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