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是说今天有厂长的贵客吗?难道这个贵客就是柱子?

“哟,大茂同志,你也在这儿啊。”

何裕柱见到许大茂后立刻明白了情况,随即带着几分戏谑说道。

前世他在看电视剧时就了解到,许大茂虽然坏透了,但在讨好领导、巴结上级方面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然后来他也不会摇身一变成领导面前的红人。

看来,这小子从现在就开始显露出了社交手腕。\"何工,大茂,你们认识?”

厂长和孙胜利互相对视一眼,随后问道。\"我和大茂同志住在一个院子,孙主任,您忘了吗?我也是从90号四合院出来的。”

何裕柱并没有隐瞒。

听罢,孙胜利连忙拍了拍脑袋:“看看我干的好事,之前遇到老易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一点。”

厂长在一旁补充道:“没关系,既然你们认识,那就不用我介绍了。

何工,大茂同志在我们厂里的放映技术可是首屈一指,平日里为厂里的工人们带来不少欢乐,下乡时也能出色完成宣传任务!”

厂长说话时带着几分得意。

许大茂虽然心眼不少,但他确实有能力,这也是为何厂长愿意让他拍马屁的原因。

毕竟能办好事情的人,可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

饭桌上,厂长和孙主任有意引导,使气氛十分融洽。

由于还有许大茂和其他领导在场,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没有提及何裕柱等人此行的具体目的,只告诉大家他们代表工业部和研究院而来,其余的事情大家都不得而知。

厂长和孙胜利趁机让许大茂陪何工他们喝几杯。

何裕柱不喝酒,加之要负责轧钢厂的项目,所以只是以茶代酒。

但许大茂不能如此,这是厂长特意安排的,即便何裕柱不在意,他也必须遵循规矩。

因此,他硬着头皮陪何裕柱喝了好几杯。

最终,这场饭局在何裕柱略显戏谑的眼神中结束。\"何工,工人已经拿到图纸开始干活了,咱们要不要去看场电影?”

“许大茂,你准备的电影带子怎么样了?”

孙主任适时插话。

此时,许大茂因喝了不少酒,脸已泛红,但仍说道:“孙主任,您放心,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播放。”

然而,当他目光扫向何裕柱时,心中仍有些不满。

凭什么这小子成了厂长的贵客?还有刚才那人喝了几杯茶,分明是在整他!这**傻子!

“厂长,孙主任,电影就不看了,我得去车间多看看。”

对于这个时代的小制作电影,何裕柱兴趣不大。

毕竟后世的电影种类繁多,他觉得如今的电影不过是新鲜事物,与其浪费时间看电影,不如在车间多关注一下万吨钢铁熔炉的细节问题。

毕竟,这种设备的细微之处更需要留意。

听何裕柱这么讲,厂长和孙主任便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让许大茂先回去了。

一转眼,一周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何裕柱的生活简单而忙碌,四合院与轧钢厂两点一线。

一线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工,他也一刻没闲着。

这次的图纸不同于以往的施工方式,许多部分采用了国内原创的技术和材料。

因此,在关键环节,何裕柱总是亲自参与,与工人们一同完成任务。

在日常的交流中,大家对这位年轻的工程师愈发敬佩。

毕竟,何裕柱参与的任务涉及多项复杂技术,非资深技工难以胜任,而他却做得极为出色。

不少八级工在见到他的技术后,也深受启发。

仅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非同一般。

从此,一线的八级工们再无轻视之意,工作热情高涨。

尽管他们不清楚具体任务是什么,但长期处于生产一线,加上何裕柱偶尔的讲解,他们大致知道这是要组装一台完全由国家自主研发的万吨钢铁熔炉。

这样的事情,他们以前虽有过类似经验,但完全自主生产还是头一回。

与何裕柱同行的程建军,自然不是摆设,他负责处理一些琐碎事务,如文件整理及何裕柱在车间绘制的图纸。

这类工作若交给外行,恐怕难以理解。

随着与何裕柱相处日久,程建军对他这位六级研究员愈发感到震撼。

工业和机械方面的事,何裕柱仿佛无所不能。

即便是资深研究员来了,也未必能像他这般流畅地处理图纸和数据。

他与柱子同龄,又是工业部出身,本以为自己的水平不低于何裕柱这位304研究所的研究员,但现在看来,做副手的他也心悦诚服。

八月已至,天气愈发炎热。

轧钢厂车间内,仅有几台老旧的大风扇运转,但它们的作用仅能算作聊胜于无。

闷热的环境让一线工人汗流浃背,却无人抱怨。

毕竟,他们的榜样——六级研究员何裕柱都在如此环境下工作,自己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就在此时,车间外传来一声惊呼。

何裕柱敏锐地捕捉到外面的嘈杂声。

很快,声音更大,车间里的工人和程建军都听清了动静。

程建军立刻出门查看情况。

几分钟后,程建军冲入一车间,“何工,各位师傅,快停下手头的工作,我们一起去灭火!工厂失火了!”

……

程建军的话让一车间的八级工人们停止了手中的工作,开始讨论起来。

然而,大家并未慌乱,而是看向何裕柱。

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何裕柱毫不犹豫地挥了挥手:“走,同志们,一起去看看,路上如果有能盛水的东西就带上。”

失火不是小事,尤其是大型钢铁厂,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何裕柱走在前面,尽管不能展示轻功,但身为宗师级的身体素质使他比普通人更快。

很快,大家纷纷朝厂里冒烟的地方跑去。

路上,许多工人也急匆匆地往那里赶。

还没靠近,何裕柱便遇到了孙胜利等几位车间主任。\"何工,你们也来了。”

这几人神色紧张,没顾得上打招呼,便急忙赶往失火地点。

何裕柱目光微微闪烁,盯着冒出黑烟的方向看了一会儿,随即命令本车间的八级工去寻找水管,将所有能盛水的容器装满。

失火的方向像是办公楼。

比起厂房或车间失火,这还好些,因为那些地方失火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不可控事故。

但办公楼同样紧急,毕竟涉及人员安全。

很快,在何裕柱的带领下,车间里的八级工陆续提着水赶到办公楼。

与此同时,办公楼前已围满了工人。

大火已在楼内燃烧,滚滚浓烟让人心沉。

这不是小火,轧钢厂多年从未遇过如此大火。

保卫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正在紧急安排任务准备救援。\"楼里还有不少同事被困!”

有人虚弱地被人从楼里抬出后,焦急说道。

他是二楼靠近楼梯,才得以迅速被救出。

何裕柱见状,立刻组织众人浇水灭火。\"何工,你们……”

孙胜利等人看到这一幕,眼睛一亮,随即赶紧过来帮忙。\"何工,谢谢,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听到这话,何裕柱摇头道:“救人要紧。”

看着眼前的熊熊烈火,何裕柱皱起眉头。

以这样的火势,在他上一世的世界,要扑灭也需要不少工夫。

好在这年代的建筑不高,不然今天恐怕会是一场大祸。

何裕柱带领车间工友率先行动,其他工人也纷纷响应,就近寻找容器取水灭火。

然而,火势仍未得到完全控制,浓烟中已有部分人因体力不支倒下。

何裕柱意识到浓烟的危害更甚于火焰,立即大声提醒大家用物品遮挡口鼻,尽量趴低身体。

他以雄厚的内力发声,确保整栋楼的人都能听见,许多被困人员虽感恐慌但仍依言行事。

楼下工人对他的高声指挥感到惊讶,而何裕柱却无暇顾及这些目光,迅速评估火情后毅然冲入楼内。

程建军目睹此景,震惊不已,担心何裕柱的安全。

一车间的八级工们也被他的勇敢所感染,心生敬佩。

半小时后,办公楼仍有黑烟弥漫,但楼下工人已恢复镇定,有人进出协助疏散伤员。

随后,何裕柱被孙胜利等人围住致谢。\"何工,这次您实在太冒风险了!”

众人异口同声表示感激,称若他有任何闪失,全厂都无法承受。

厂长及轧钢厂的几位领导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对何裕柱的敬佩与一丝后怕。

刚才那熊熊大火,他却毫不犹豫地冲入大楼,救出了十几位同事,其中包括被困的厂长。

这样的功绩,让轧钢厂决定授予何裕柱锦旗。

大家都对他的勇敢心生敬畏,毕竟在火场进出多次,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悲剧。

何裕柱见众人如此反应,轻轻摇头说道:“各位请放心,我当时只想着尽力而为,能救一个是一个。”

听到这话,大家对他更是钦佩不已。

此时,办公大楼的大火已被控制,但建筑损毁严重。

幸好有车间八级工提前带来灭火工具,并且何裕柱大声示警,英勇救人的行动使这次火灾未造成人员死亡。

医务室虽送走了两名昏迷的伤员,但经检查并无生命危险。

厂长感激地说:“何工,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你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无论是之前帮助改进车间设备,还是指导保密项目的实地测试,何裕柱都与轧钢厂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厂长和孙主任等人都对这位六级研究员极为尊敬。

面对赞誉,何裕柱只是指向烧毁的大楼问道:“厂长,火灾的原因查明了吗?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否则下次再发生类似情况,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厂长听后神色凝重地回答:“何工你放心,现在已有师傅在排查,很快就会有结果。

这件事必须弄明白,不然下次可不会这么轻易过关。”

在场都是专业人士,何裕柱的话让大家意识到,这次幸好是在办公楼,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最多就是重建大楼而已。

若这火势起于车间,不仅机床受损,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厂领导层难辞其咎。

……

二十分钟后,工人们陆续回到岗位,唯独何裕柱与厂长等人仍在办公楼前,等待技术人员检查。

不久,几位老技师走出楼道。\"厂长,火灾可能是电路老化导致的。”

众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也未感到太过意外。

电路老化并非稀奇事。

轧钢厂整合了几家旧钢铁厂,许多设备和电路仍是旧物。

夏季高温,老化问题愈发严重。

厂长并非没考虑过整改,早有优化电路的提议,但厂内电路复杂,涉及全厂,非简单替换能解决。

他曾咨询过两位九级工程师,二人明确表示,以现有资源难以完成全面改造,除非引入外援。

如此反复,此事便被暂时搁置。

国内高水平工程师本就稀缺,有能力接手的更是各有任务,招聘代价高昂。

不曾想,这一拖延竟酿成火灾,差点造成重大事故。

看来电路整改迫在眉睫。

这时,何裕柱眉头微皱,主动说道:“厂长,我愿意试试厂内电路设计。”

此言一出,厂长、孙主任等人神情微变,不自觉地看向他。\"啊?何工,你对电路也有研究?”

厂长他们原本还在发愁,又要花费不少钱请工程师了。

何裕柱的话让大家如梦初醒。

这……似乎可行?

毕竟,何工可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研究院的六级研究员,设计个电路应该没问题吧?

何裕柱并非空口无凭。

他对电工领域本就精通,提出这事也是为了锻炼自己。

如果能主导全厂电路设计,对自己来说是个不错的提升机会。

另外,他还有一些小想法没说出口,但已有计划。\"应该没问题,不过主要还是看咱们的钢铁熔炉,电路设计我会抽空画好图纸。

不过厂里的一些具体情况,还得麻烦各位帮忙。”

何裕柱提醒道。

毕竟他是带着任务来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熔炉的进度。

厂长听后,哪有拒绝的道理,这是天上掉下的高才生帮忙,立刻说道:“何工放心,您一声令下,厂里的同事都会全力配合,这次电路的事就拜托您了。”

厂长心里感激不已,火灾时出手相救化解危机,如今又要帮忙设计电路,简直如同活菩萨。

厂长和孙主任交换眼神,诚恳地说:“何工,您忙完这段时间,我们一定给您送锦旗,千万别推辞。”

仅凭何裕柱的事迹,再多几面锦旗也是实至名归。

何裕柱并未拒绝。

这个时代,这样的荣誉还是很有价值的,代表着大家的认可。

特殊时候甚至能救命。

虽然按何裕柱的发展路径,日后可能用不上这些,但多一些总归是好事。

火灾结束后,一车间的八级工们逐渐返回岗位继续工作,毕竟还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