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书六零:疯批知青不好惹 > 第210章 集体生产经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见父亲和许知梨在谈话,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来。

“爹,知梨,你们在聊什么呢?”谢夏竹问道,手上还沾着泥土。

许知梨把刚才的提议又说了一遍。

谢夏竹听完,脸色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为什么要改成集体的?我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谢夏竹有些激动,“我靠自己的手艺挣钱,不偷不抢,有什么不对?”

“夏竹姐,我不是说你现在的方式不对。”

许知梨耐心解释,“但是政策不允许私人经营,一旦被人举报,不仅你要受处分,谢叔和整个向阳大队都会受影响。”

谢大队长接过话头:“是啊,丫头,知梨考虑得周到。你现在这样确实有风险。”

“风险?我离婚带个孩子回来,村里人指指点点的时候,怎么没人说风险?”

谢夏竹眼眶红了,“现在我好不容易靠自己的手艺站稳脚跟,你们又要来限制我?”

“这不是限制,是保护。”

许知梨握住谢夏竹的手,“成立正式的缝纫组后,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发挥才能,还能带领其他妇女一起增收。这不是比一个人单打独斗强吗?”

谢夏竹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可是,可是我担心改成集体后,我就没有自主权了。现在我想接什么活就接什么活,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要是归了集体,岂不是什么都要听安排?”

“这个你放心。”

谢大队长罕见地用温和的语气对女儿说,“既然是缝纫组,自然是你来负责技术上的事。接什么活、怎么分配工作,主要还是你说了算。大队只是负责办理手续和监督,不会过多干涉。”

许知梨补充道:“而且成立正式组织后,我们可以申请购买更多的缝纫机和生产材料,扩大规模。你不是一直想在镇上开个裁缝铺吗?等集体缝纫组发展好了,说不定真能在镇上设个点。”

谢夏竹的眼神亮了一下,但随即又黯淡下来:“可是宝生他,要是他知道我现在连自己做主都不行,岂不是更看不起我这个娘……”

许知梨和谢大队长对视一眼,明白了谢夏竹内心真正的担忧。

她不仅是在担心经济利益,更是在乎儿子的看法。

“夏竹姐,你想想。”

许知梨轻声说,“如果你能带领一帮妇女创业,成为集体经济的负责人,宝生长大后知道了,会怎么看你?是当一个偷偷接私活的母亲骄傲,还是当一个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组长骄傲?”

谢夏竹愣住了,显然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谢大队长叹了口气:“丫头,爹知道你这几年不容易。但正因为不容易,我们才要走得稳当。你放心,成立缝纫组后,爹一定支持你把这件事做好。”

三人又讨论了近一个小时。

最终,谢夏竹被说服了,同意将缝纫班转为大队的正式集体副业。

几天后,谢大队长召集全体社员开会,讨论成立缝纫组的事宜。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讨论一个重要的决定。”

谢大队长站在台上,声音洪亮,“我们计划成立一个正式的缝纫组,作为大队的集体副业。”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缝纫组?干什么的?”

“是不是夏竹那个缝纫班要正规化了?”

“参加能挣工分吗?”

谢大队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具体来说,就是以谢夏竹同志为核心,组织有缝纫手艺的妇女,承接外来订单,为集体创收。参加的人按劳记工分,收入归集体所有,年底统一分配。”

一个中年妇女站起来问:“大队长,我手艺一般,能参加吗?”

谢夏竹接过话头:“李婶,您手艺不错,完全可以参加。而且我们还会组织培训,帮助大家提高技术。”

又有人问:“那我们现在自己接的零活还能做吗?”

许知梨站起来回答:“私人接活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是加入缝纫组后,组里会统一接单,收入通过工分形式分配给大家,实际上比私下接活更稳定、收入也可能更高。”

讨论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

有人支持,有人担忧,也有人直接表示反对。

但最终,在谢大队长和许知梨的耐心解释下,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集体化的好处。

半个月后,在许知梨的帮助下,向阳大队缝纫组正式成立了。

公社批准了他们的申请,还特意拨了两台旧缝纫机给他们使用。

开业当天,缝纫组就接到了第一笔大订单,为县里的一家工厂加工两百套工作服。

谢夏竹带着十多个妇女日夜赶工,不仅按时完成了订单,质量还得到了厂方的高度评价。

消息传开后,找上门来的订单越来越多。

一天傍晚,谢夏竹找到正在鱼塘边散步的许知梨。

“知梨,谢谢你。”

谢夏竹真诚地说,“如果不是你坚持要办集体手续,我现在可能还在提心吊胆地接私活。”

许知梨笑了笑:“夏竹姐,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看,现在缝纫组不是越办越好了吗?”

“是啊。”

谢夏竹望着远处的夕阳,“昨天我收到宝生寄来的第二封信,他说听说我当了缝纫组的组长,很为我高兴。”

许知梨注意到谢夏竹说这话时,眼中闪着泪光,但嘴角是上扬的。

“宝生还小,总有一天会明白你的苦心和能力的。”

许知梨安慰道。

“不管他明不明白,我现在都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谢夏竹挺直了腰板,“不仅是为了丫丫,也是为了跟着我干活的这些姐妹们。”

正说着,丫丫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娘,知梨姨,李婶她们找你们商量新订单的事呢!”

许知梨和谢夏竹相视一笑,朝着缝纫组的工作室走去。

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她们正在拓展的道路,延伸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谢大队长站在大队部门口,看着女儿和许知梨并肩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