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在许知梨的帮助下,不仅女儿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整个向阳大队也在悄然发生着积极的改变。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决定,走集体化的正道,让个人的才能在合法的框架内绽放光彩。
缝纫组的工作室设在原大队仓库改造的房间里,三台缝纫机并排摆放,墙上挂着许知梨和谢夏竹共同设计的服装图样。
这段时间,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日夜研究新款式。
“夏竹姐,你看这个领口设计,如果改成小立领,会不会更精神?”许知梨拿着粉笔在布料上画线。
谢夏竹凑过来仔细端详,手指轻轻抚过布料:“立领是好,但会不会太正式了?咱们这批衣服是给县里招待所服务员穿的,既要端庄,又不能太拘束。”
许知梨点点头:“你说得对,那不如这样,领口还是保留翻领设计,但在领边绣上简单的花纹,既美观又不失亲和力。”
两人相视一笑,这种默契的合作让她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谢夏竹擅长细节处理和针线活,许知梨则对整体设计和市场需求有独到的眼光。
“知梨,要不是你,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设计衣服。”
谢夏竹一边穿针引线一边感慨,“以前在家里,我只能偷偷接些缝补的活,哪敢想这些。”
许知梨微笑道:“是你自己的手艺好。我只不过提了些建议而已。”
“不只是建议。”
谢夏竹认真地说,“你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以前我觉得,女人离婚就是天塌了,可现在……”
她顿了顿,手上针线不停,“现在我反而觉得,离开王铁柱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就在这时,丫丫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娘,知梨姨,大翠婶婶来了,说想问问能不能加入缝纫组。”
许知梨和谢夏竹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李大翠是村里有名的懒货,但性格要强,以前对谢夏竹这个“离婚回娘家的”颇有微词。
“请她进来吧。”谢夏竹整理了一下衣襟,语气平静。
李大翠走进来,眼神有些闪烁:“夏竹,知梨,我听说缝纫组最近接了大单子,人手不够,想来帮帮忙,你看,我可以来不。”
谢夏竹温和地说:“大翠姐手艺好,能来帮忙我们当然欢迎。不过组里有规定,新加入的要先通过考核,按照手艺水平定工分。”
李大翠脸色微变:“考核?我做了十几年针线活,还要考核?”
许知梨接过话头:“这是集体规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大翠姐手艺好,肯定没问题。”
李大翠勉强笑了笑,接过谢夏竹递来的考核样品,一件需要精细锁边和绣花的上衣。
三天后,考核结果出来,李大翠的手艺确实不错,但比起谢夏竹还是差了一截,被定为二级工,工分比谢夏竹低两分。
“凭什么她谢夏竹就是特级工?”李大翠拿到结果时,脸色很不好看。
负责考核的李婶解释道:“大翠,夏竹的手艺大家有目共睹,那绣花功夫,咱们村找不出第二个,定级是大家共同评定的,公平公正。”
李大翠没再说什么,但眼中的不满显而易见。
接下来的日子里,缝纫组的工作红红火火。
在许知梨的建议下,她们不仅接服装加工的活,还开始尝试设计原创款式,在县城供销社销售,反响很好。
然而,就在缝纫组筹备参加县里手工业展览会的前夕,麻烦来了。
一天上午,公社突然来了两个干部,直接找到谢大队长。
“谢大队长,我们接到举报,说你们大队的缝纫组存在投机倒把行为,私自销售服装牟利。”为首的干部严肃地说。
谢大队长心里一惊,但表面保持镇定:“两位同志,这一定是误会。我们缝纫组所有手续齐全,完全是合法经营。”
“有没有误会,调查了就知道了。”
干部拿出笔记本,“请把缝纫组的账本和相关手续拿出来给我们检查。”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
李大翠在人群中,眼神闪烁。
许知梨得知后,立即回家取来一个文件夹,快步走向大队部。
“两位同志,这是缝纫组的所有审批文件。”
许知梨将文件摊在桌上,“这是公社批准成立缝纫组的批文,这是税务登记证明,这是所有订单的合同和发票。”
干部仔细翻阅着文件,脸色逐渐缓和:“手续确实很齐全。但是有人举报你们私下接活,不在账目内。”
谢夏竹站出来说:“同志,我们每一笔收入都入账了,所有参与的人都按劳记工分,从来没有私下交易。”
许知梨补充道:“缝纫组的账目每月都会公示,所有社员都可以监督。如果两位同志需要,我可以把最近三个月的账本都拿来。”
就在这时,李婶和几个缝纫组的成员也闻讯赶来。
“同志,我们是缝纫组的,可以证明夏竹和知梨说的都是实话。”
李婶大声说,“每笔收入都入集体账,工分也是公开透明的。”
其他组员也纷纷附和:
“是啊,我们都是按劳分配,公平得很。”
“要不是缝纫组,我们这些女人哪有机会挣工分?”
“这是有人眼红诬告。”
公社干部见状,态度明显软化:“既然手续齐全,账目透明,那应该就是误会,不过你们要记住,集体副业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搞私下交易。”
“您放心,我们一定遵纪守法。”谢大队长连忙保证。
送走公社干部后,众人松了口气。
李婶愤愤不平地说:“肯定是有人眼红咱们缝纫组办得好,故意举报的!”
许知梨抿了抿唇,轻轻摇头:“没事,清者自清,咱们手续齐全,有底气,不怕检查,但也得防着有人使绊子。”
许知梨却若有所思。
她注意到李大翠一直没有露面,这很不寻常。
李大翠平日里总爱凑缝纫组的热闹,今天却不见人影,难免让人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