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折金钗 > 第207章 宣睦,很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夜,永平侯府。

凌致远自衙门回来,一家四口聚在主院用饭。

凌木秋议亲在即,这段时间,冯氏有意教她一些东西,由她带着冯氏屋里丫鬟婆子张罗着摆饭。

冯氏服侍凌致远脱下官服,换上常服。

夫妻俩自内室出来,凌木南也到了。

“父亲,母亲。”他如常请安。

凌致远“嗯”了声。

冯氏直接视而不见。

她是被亲儿子和外甥女伤着了,这大半年一直是这个态度,很不待见凌木南。

凌致远是觉得亲母子没有隔夜仇,明里暗里劝了几次。

可冯氏心里存了疙瘩,解不开,这事儿就一直不算过去。

凌木南态度谦逊平和,瞧着倒不似以前那般轻狂了。

场面一时有几分冷,凌致远见他略显憔悴,主动找话题:“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要你自己知事明理,懂得上进,我与你母亲也不是非要逼着你明年就一定要考中,你自己量力而为,莫要熬坏了身体。”

“是,儿子明白。”凌木南笑着答应,“我平时都稳定作息,是昨日刚好研读一篇策论,没注意时辰,睡晚了。”

说着,偷看了冯氏一眼,“厨房也有每日炖了补品给我送过去,请父亲母亲放心。”

凌致远虽是个武人,但他出身富贵,从小也是正经读过书的。

遂就和凌木南聊起他说的那篇策论,直到凌木秋过来催促:“父亲,大哥,先用饭吧,冬日里饭菜冷得快。”

“好,先用饭!”凌致远起身,领着一双儿女落座。

冯氏没有磋磨妾室的习惯,早些年新人入府,会给立一立规矩,后来就不用她们贴身服侍了,是以饭桌上只有四个人。

年底这块,各部衙门都忙,也就晚上这会儿能互相说说话。

凌致远问冯氏:“上个月捎过去的御寒衣物,东哥儿应该早收到了,还没收到他的回信吗?”

“还没呢。”冯氏轻轻摇头:“最近好多地方都下大雪,路上不好走,驿站信使来回一趟都没那么准时了。”

觉得凌致远该是不放心,她顿了下,又道:“如今不在战时,那孩子的前两封信上也都说了他那边一切顺利,再等两日吧。他今年回不来,年关将至,肯定会写信回来的。”

“嗯。”

凌致远前不久还收到给凌木东引荐参军那位旧友来信,也说凌木东在南边一切都好,他就是想到这么回事,随口一问。

二儿子一切顺利,他目光不由又移到长子身上。

斟酌着,似是随意与冯氏闲聊:“虞家的瑾姐儿,应该就快要定亲了。”

说话间,他注意观察长子。

凌木南垂着眼眸,乍一看去,并无异样。

倒是冯氏和凌木秋不约而同抬头,两人对视一眼。

凌木秋过分好奇,脱口问道:“虞家大姐姐选定婆家了吗?前两天我替母亲去宣宁侯府送年礼,怎么都没听他们透露口风?”

按理说,虞瑾定亲成婚,都算大事了。

虞家又不可能把女儿嫁个无名小卒,不该藏着掖着,这般低调的。

话落,她便意识到逾矩,微微红了脸。

冯氏理解她小孩子心性,不予计较,也问凌致远:“有些突然了,定的是谁家儿郎?提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凌木南刚闹退婚那阵,她被气得成宿成宿睡不着,觉得自家错过这个儿媳,后面怎么找都找不到各方面这么好的了。

现如今——

心态早就平稳,就当普通亲友家的孩子关心了。

凌致远将口中的饭菜细嚼慢咽,吞下:“暂时还没正式走媒下聘,今日虞二哥破天荒去上朝,瞧着是为这桩婚事提前铺路,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冯氏更加好奇:“这怎么还兴师动众,用上策略了?是……这门婚事有哪里不妥的吗?”

“不妥……倒也谈不上。”凌致远禁不住卖了个关子,“昨日之前,若是议亲,确实有些难办,今日便就没什么太大的妨碍了。”

冯氏:……

凌木秋张了张嘴,心里刺挠好奇的厉害,又不敢没规矩,只能忍着。

凌木南则是始终平静,有条不紊的垂眸用饭。

冯氏见他隐晦盯着儿子瞧,心里就跟着一堵,表情微微沉下。

凌致远见状,这才不再含糊:“是昨日刚和英国公府了断关系的那个宣睦。”

冯氏:……

纵然她儿子和虞瑾早就是过去式,听到这个消息,冯氏也是本能的心头一梗。

意识到自己这情绪不对,她又飞快调整。

旁边凌则是精神一振,眼睛亮晶晶的:“英国公府的宣世子吗?万寿节那天在宫门外我就瞧见他和虞家大姐姐站在一起说话来着。”

原来,是早有苗头。

小姑娘心思单纯,有种拿到第一手消息的兴奋。

话落,她才再度意识到自己失言。

凌木秋表情略显尴尬,偷瞄了自己大哥一眼。

凌致远夫妻都没计较。

凌致远道:“那个小子,行事虽是别具一格,用迂腐文人的眼光看,会觉得离经叛道了些,但于我们武将人家而言,他的人品行事都没问题。而且我瞧着……陛下那里应该也是提前心里有数,这婚事没跑了。”

至于宣睦和虞瑾之间,究竟是家里长辈牵线,还是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看对眼……

凌致远一个大男人,不关心这个。

冯氏定了定神,也跟着点头:“她是该成婚了,过完年我仔细翻翻库房,咱们得备上一份丰厚些的贺礼。”

虞瑾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因为是准儿媳,曾经一度,她是拿那姑娘当自己人来看的。

平心而论,这么好的儿媳飞了,她心里迄今多少还有点不得劲。

但理智的一面,她觉得现在这样的结果很好。

因为——

如果虞瑾嫁得不好,她会觉得是受了她儿子的坑害,毁了这姑娘一辈子。

现在虞瑾找了个各方面都比自家儿子强的,他们也就不必再惦记,觉得亏欠虞家了。

“嗯。”凌致远表示赞同。

年节之前,各衙门的公务都要处理完,不把尾巴留到新的一年,最近很是忙碌。

饭毕,凌致远还要去外院书房处理一些公务,就和凌木南一道出来。

父子俩走在花园回廊上,一前一后。

半途,凌致远放慢脚步。

凌木南低着头,不知不觉与他并肩后才诧异抬眸。

凌致远面露无奈:“我早就与你说过,虞家阿瑾,是不会走回头路的,我以为你听进去了。”

“不是……”凌木南矢口否认,略显慌张,“我从没这么想过……”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给虞瑾造成任何困扰,可越是这样,越有欲盖弥彰之嫌。

凌木南张了张嘴,一时又是词穷。

“我知道你不会再去打扰她,但你自己的人生也还很长,你也要往前走。”凌致远握住他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语重心长:“你要将过去完全放下了,才能继续往前走。”

面对父亲的关切,凌木南心中莫名生出一些委屈来。

可是——

他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肆意任性,要求父母为他人生埋单、铺路的孩子了。

所以,他只是努力克制着,扯动嘴角,笑了下:“父亲,我知道的。”

他的表情真诚,说出口的每个字,都像是一把尖刀,拉得嗓子生疼:“宣睦他……很好!我会盼着虞瑾好的,希望他们喜结连理后,余生能够安稳顺遂,儿孙。满堂。”

前世,他亏欠的,永远没可能偿还,只能盼着她能从别处得一份圆满。

他确实没想到,虞瑾这辈子的夫君会是宣睦。

但——

宣睦,真的很好。

他也一定,能将虞瑾护得很好。

凌致远还算了解自己这儿子,凌木南的保证,他是信的。

可是他口口声声都在说虞瑾,却避而不谈他自己的事。

“你……”凌致远心里着急。

但又觉得,这个节骨眼上,他这儿子应该更需要冷静,自己说的他未必能听进去。

最后,他便什么都没说。

父子俩走进前院就分到扬鞭,去了各自的书房。

一夜无事,次日。

早朝过后,皇帝准允英国公府改立世子的圣旨送往国公府。

这一天一夜,这一家人心思各异,却同样的心里不踏实。

故而,出来接旨时,每个人脸上多少都透着几分憔悴。

英国公虽然半瘫,也要被家人抬来前院,跪在凛凛北风中,亲自接旨。

皇帝不曾为难,他们想要宣恒做世子,直接准了。

内官宣读完圣旨,英国公行动不便,宣恒跪地代替他捧过圣旨,心中难免激荡,面上却表现得极是谦卑。

内官态度倨傲,却是笑得满面春风:“还有四年前贵府为车骑将军请封世子的旧圣旨,还请交还,由咱家一并带回,复命。”

国公夫人被况嬷嬷搀扶起身,邀请道:“是。圣旨供奉在祠堂,老身这就派人去请。来回需要时间,此处风大,请公公移步厅上,喝一杯热茶罢!”

“多谢国公夫人好意,咱家着急回去复命,就不叨扰了,请您府上下人快跑两步,尽快取来就是。”内官揣着手,站立不动。

一座空架子的所谓国公府,和一家子的乌合之众……

而内官对他们这般态度,更多也是有些瞧不上他们的行事。

国公夫人已经多少年没被人这样下过面子,即使人老成精,表情也依稀有点不好看了。

而且,内官不肯移步入府,他们一家子就都要陪着一起等。

英国公被几个下人合力搀扶起身,整个人都颤巍巍的。

“瞧瞧咱家这记性。”然后,内官微笑对他说道:“老国公,陛下这里另有一事,叫询问一下您的意见。”

“车骑将军与您府上同姓,昨日宣二爷勒令他改姓,好像说是你们两家既非同宗,车骑将军再姓宣会冲撞了府上。”

“车骑将军深以为然,后来特意面圣,说是叫问问贵府,你们若是不介意,可以将他记在宣崎将军那一支名下。”

“不知……国公爷您意下如何?”

? ?一更。

?

渣男:宣睦他……很好!

?

阿瑾:我以为这该是我的词……

?

庄林:传说中来自前夫哥的肯定?

?

世子:滚!恶心巴拉……啊啊啊,媳妇儿怎么办,他这一嗓子,我觉得我人都被他说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