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锦丝行 > 第172章 送礼送不到心坎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至撷芳渡。

此时栀灯高挑,门前河道舢板穿行,堂中喧嚣鼎沸,轻歌曼舞恍若仙境。

与上回谭九鼎来时,大有不同。

他拾阶而上,楼上就迎面步下一人,文质彬彬,身着上好的素锦袍。

倒比他这个穿得跟浪客似的真官,还要像个官。

“爷爷光降,赵奴合该远迎才是,倒劳动尊驾先临,罪过罪过!”

自称奴,却居高临下。

谭九鼎一看赵禄眼中精溜的光,想起一个人来。想必此人也同样不好对付。

那是一条小狐狸,这是一条大狐狸。

他笑笑没说话,任由对方将自己引进了再熟悉不过的厢房。

门一关,这屋里就私密。

桂花香幽幽,混着酒香,叫人只是闻了闻就醉了。

媚卿款款起身上前,抱着月琴低头俯身,声音那叫一个甜,像满嘴镶的是糖饴。

可谭九鼎还清晰记得昨天她铁娘子般横眉冷对的模样,不由地哂笑:做戏做得真全。

一桌佳肴已经铺满,比起豪横,不如说精致如画——鹿肉是一方一方的,雀舌是一条一条的,整整齐齐像画一样码在景泰蓝的盘碟中,配以入冬难见的鲜花青叶。

看上去比起垂涎,更叫人咋舌。

“哼,圣上的饭桌也未必这般奢华。”

谭九鼎直白地讥讽了声。

赵禄立刻应答:“粗鄙小馆,只能在摆盘上花花心思罢了,叫爷爷看了笑话,惭愧惭愧。”

这里还粗鄙?

谭九鼎冷笑着,入了座。而赵禄坐在了他的右侧,左边位置空着。

“怎么?还有人没来?”

“是,”赵禄抬抬屁股回答,“他路上耽误了些事情,叫我先给爷爷您告个罪。”

“谁?”

说曹操曹操就到。正讲着话,人就推门进来了,行色匆匆的,立正躬身,先朝谭九鼎作了个揖。

“啊呀,蔡某人来迟了,实是不该,还请爷爷责罚!”

不必多看,不是蔡与正,还是谁呢?

这二人自打进门就默契地叫他“爷爷”,官字不提半点,谭九鼎已经开始嗅到些谋算的气味了。

“蔡厢长,一日三餐我与你同吃两顿,这是何等缘分呐?”

蔡与正对他的揶揄面露了一丝尴尬,但还是不着痕迹地掩饰过去,赔笑说:“这是老天爷恩赐蔡某的福分!”

“爷爷没撵你,就快些来坐吧,饭菜都要被你身上的寒气吹凉咯。”赵禄像个主人家一样张罗起来。

谭九鼎听这口吻,越发觉得撷芳渡背后之人就是他,就是指挥佥事府。

他隐藏心思,用眼稍留意起来。

赵禄似乎是个爽快人,三言两句就把饭局炒热了。

既没交代自己跟蔡与正是什么关系,又没说明今天这顿宴请是因为什么。

全是天南海北的闲聊。

此人见识之广,叫人忍不住怀疑他不是个恪守府邸的家管事,而是一辈子走南闯北的行脚商。

可谭九鼎没忘了自己今日赴宴的目的,此二人,必有猫腻。

他把酒端起,借着遮掩顺势倒掉,这法子屡试不爽,桌上的人不会察觉。

唯独一旁弹奏拨弦的媚卿瞧了个仔细,冲他嫣然一笑,尽在不言中。

谭九鼎眼皮一骨碌,突然打断赵禄的侃侃而谈,挑明说:“之前这楼里有个叫胡青的趁食小厮,我看赵管事你是熟人,可听说过?”

赵禄怔了一瞬,紧接着微笑说:“赵奴只是跟此处管事是同乡,故而熟稔,并不算常客。爷爷若是好奇,不如奴去叫他过来问话?”

谭九鼎一点媚卿,故意夸张道:“我早听闻媚卿姑娘一面千金难求,赵管事轻而易举就进了门,这还不算常客?”

“呵呵,爷爷说笑,全仗着同乡给了奴几分薄面。既然是宴请贵客,那自然得要最好的。”

老狐狸,果然油滑,说话密不透风。

反观一旁的媚卿反应还更大些。听他猝然提起胡青的名字,正半分意外,半分看好戏的朝这边勾着嘴角。

她目光灼灼时的眼睛,总让他走神想起徐绮来,忍不住要多瞟两眼。

蔡与正的位置,正好能同时看见他们两个男女,察觉彼此互有眼神来往,他便动了心思,暗暗笑起来。

他端起酒,冲谭九鼎道:“蔡某人与媚卿姑娘倒是有几分浅薄交情,有几回宴请贵客,多亏媚卿姑娘伶俐聪明、善解人意,才替蔡某兜住了底。”

“不然啊,还不知蔡某酒后失言,要闹出多大的乱子来呢哈哈。”

“哦,媚卿姑娘不仅曲子奏得妙,绣工画技更是一绝。爷爷且看。”

他指着旁边那张半透明的绣屏说:“这幅百花争艳图,便是出自媚卿姑娘之手哇。纤毫毕现,虚实相生,实为上品之工。”

谭九鼎瞥那绣屏,又偷偷倒掉了一杯酒,答说:“百花争艳争得太吵了,只剩一个‘艳’字。”

蔡与正登时噎声,媚卿的琴弦也虚飘了下。

众人同时看向谭九鼎,皆露出不懂的神色。

蔡与正本打算拍个马屁,就坡下驴,把媚卿推给他。

谁知谭九鼎前脚跟人眉来眼去,后脚就骂人“俗艳”,完全不留情面。

这叫人实在看不懂他心中所想。

赵禄见气氛骤然冷下来,便赶紧出面来圆场:“哈哈,爷爷评断锐利非常。世人皆被花色迷,唯有爷爷看出了吵闹,正是独具只眼。”

“既如此,赵奴刚好有一物,想要借一借爷爷的慧眼瞧瞧。”

说着,他朝媚卿抬了个手,后者便止弦放琴,转进绣屏取出一个檀木书盒来。

“今日早些时候奴偶听蔡厢长提起,爷爷曾进关帝庙祭拜,十分虔诚。”

“便忽而想起自己正好藏有一本珍本,碍于奴乃粗野之人,识字不多,与其留在手中让明珠蒙尘,倒不如赠与明主……”

他嘴角含着意味深长的笑,当面打开了书盒。

里头锦缎裹着的,还真是本手抄书册。

题签上书《关圣帝君志》。

谭九鼎挑起一边的眉毛,将书拾起。他还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本书,多少有些好奇。

可就是这么拿在手里一掂,便发现了猫腻所在。

嗤笑一声将书翻开,书口相连的空隙中,赫然露出了层层金晃晃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