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陆逢时 > 第73章 提前动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墨先生不在,他又有急事需要沟通,用这个方法是最能掩人耳目的。

想到秦川拖不了太久。

陆逢时迅速从密室出来,将一切还原,再用五行之气将所有气息抹除,而后将锦囊扔在书桌旁的地面上,迅速离开范府。

既然已经确认范锷与黄泉宗有勾结。

那就不是她一个人的事。

上次邪墓之行,石漱寒说过会追查到底,人或许也在余杭郡内。

回到秦府,陆逢时立刻用传音符联系石漱寒。

果然是在的。

他当初一直追查徐先生那条线,很可惜的是,摸到钱塘县后,徐先生这条线断了。

不错,被人灭口了。

他一时之间如无头的苍蝇,又怕打草惊蛇。

能在他面前,毫无破绽的斩断线索,对方的修为比他高出太多。

想到当初追查邪符,那富户宋少杰的别院也在钱塘县,这不得不让他多想。

思前想后,决定回宗门搬靠山。

他想找他的师兄桑晨。

桑晨三十二岁,五年前结的丹,去年年底突破瓶颈,如今已是金丹中期修为。

定能对付那个布置阵法之人。

可以一到宗门才知道,师兄闭关了。

总不能因这一件还不太确定的事,就请长老走一趟。

等了十日,桑晨终于出关。

得了师尊的允许,这才又重新返回余杭郡。

他本以为,跟着师兄进到别院,会发现了不得的线索。

没想到别院什么也没有。

当初那个人,早已经不见踪影。

他不得不带着桑晨重新下了一趟古墓,想从古墓中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这不,人才刚从古墓出来。

就收到陆逢时的传音,她竟然说找到了关于黄泉宗的线索。

石漱寒一刻也不耽搁。

约莫半个时辰就赶到了陆逢时说的知州府。

此时,夜色已深。

因陆逢时提前交代,秦川亲自守在府门口,见到二人,立刻将人引入府内。

“府中有人去世?”

可他一点阴气都没感觉到。

秦川:“这个说来话长,道长请随我来。”

他直接将人引入秦放的书房。

躺在棺材里的秦大人,现在正端坐在上首,与陆逢时和赵启泽在低声商议着什么。

“大人,陆娘子,人来了!”

“陆道友。”

陆逢时起身行了个道礼。

石漱寒颔首,介绍:“这位是我师兄,桑晨。师兄,这位便是我跟你说的陆道友。”

陆逢时再次朝桑晨行礼。

他看着比石漱寒年长几岁,二十七八的样子,周身气息内敛,一点威压也感觉不到。

结丹之后,容貌基本不会有多少变化,看着年纪越大,大概率是因结丹较晚。

二十七八结丹,是真正的高手。

陆逢时在打量桑晨的同时,桑晨的目光也落在陆逢时身上。

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

竟然已经筑基。

不仅如此,她身上似乎还藏着了不得宝贝。

“陆道友何门何派?”

这么一号人物,也算少年英才,怎的之前都没听过?

“无名无派!”

“无名无派?”

一向比石漱寒还淡定的桑晨不淡定了。

但看陆逢时不予多说,现在也不是细聊的时候,他也就止住话头,看向一旁的男子。

这一看,他又不淡定了。

怎么这人身上,还藏着一只鬼。

鬼是干净的鬼,可不管怎样,修炼之人养着鬼魂,就是不行!

他这一向老实巴交的师弟。

结交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看着桑晨脸色不断变化,陆逢时摸了摸鼻子:“你们先坐,我细细与你们讲一讲我发现的关于黄泉宗一事……”

陆逢时将在范府密室所见,一一道来。

尤其是那尊鬼首神主牌位和黑香,以及秦放中的噬心散。

石漱寒眸中寒光一闪:“果然是黄泉宗的手笔!”

那噬心散,他记得清清楚楚。

此为黄泉宗秘药,卷宗记载,修为越高,噬心散的毒性越强。

秦放能活下来,只能说炼制这噬心散的人修为不怎么样!

若他当时服下的噬心散,是有师兄这样修为之人炼制,毒倒筑基期修士都是有可能的。

范锷这边已经疾步来到书房门口。

“可有察觉异常?”

守卫摇头,“回大人,并无异常。”

范锷还是不放心,又将暗卫叫来,同样是说没有异常。

范锷的心稍微落了落。

他推门进去,龚鸣立刻查探书房内的气息,走了一圈后,朝范锷摇头:“并无异常。”

范锷此时也将密室入口查探完毕。

的确没有人动过。

难道他的锦囊真的掉在某处了?

范锷转身回头,还想绞尽脑汁再想想,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东西。

锦囊?!

范锷心跳加速,快步上前,弯腰捡起它。

还以为掉在外面。

没想到锦囊一直在自己书房。

他检查一番,钥匙还在,看袋子,应该是他经常抚摸,丝绦松了。

范锷嘴角逐渐翘起。

在椅子上坐下。

不过没有得意太久,他立刻拿出一张空白的奏折,开始疾书。

秦放死了。

没有比这个时候给他安罪名最合适的。

到时候,朝廷钦差下来,调查的结果,只会是他范锷察觉秦放的狼子野心,自知事情暴露,畏罪自杀。

至于其他不合理之处。

等十天半月人来了,就都变得“合理”了。

写完后,叫来守卫:“送去驿站,快马送往京城。”

“是。”

写完后,范锷才彻底松了口气。

这几日因为秦放,他没有睡一个整觉,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养精蓄锐,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范锷一觉睡到天亮,吃过早饭来到书房,一脚踏进去后才想起来,昨日派去灭口郎中的史恒远到现在都没有回来跟他汇报。

一个郎中,这么有能耐?

史恒远虽是文人,这不是给他派了两个好手,怎的还没回来?

“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龚鸣点头。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动,刘华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大人,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刘华跑到书房时,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上了年纪,体力就是不行。

“你也是府里的老人了,大呼小叫的,喊什么!”

“主君,是钦差!”

范锷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什么钦差?”

奏折是昨晚才送出去的。

就算是加急,从驿站走,也得七八日时间,再送抵于枢密院,最后呈送御前,怎么着也得十日。

来回就需二十日的时间。

怎么可能一日,钦差就到他府门口?

“他有没有报上名号?”

刘华喘着粗气,脸色煞白:“回,回主君,来人自称是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薛明义薛大人!

手持枢密院签发的急令,带…带着大队兵士,已将府衙围了!说是奉旨彻查转运使司贪渎及谋逆大案!点名要主君即刻前去接令!”

“薛明义?”

范锷脸色立刻沉了下去,踉跄一步跌坐回椅子上。

这个人他太熟悉了。

薛明义是秦放任福建路转运使时的老部下!

素来以铁面无私,手段强硬着称。

秦放调任至杭州后,薛明义也升任了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

但两人辖区虽有重叠,平日里公务交集却不多。

薛明义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

还直指贪渎及谋逆?

范锷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混乱。

秦放昨天刚死,今天一早薛明义就带着枢密院急令到了?

这速度,快得超乎常理!

除非,除非秦放的死,根本就是一个局。

那得是多久前就做了这个准备?

难不成秦放在去三号仓区搜查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两手准备,将这件事情汇报上去了?

没有证据,就敢贸然上报给朝廷?

这些现在都不是他光靠想就能想的通的了。

他起身,目光看向书架后。

要不要现在给尊使报信,然后提前动手?

但若还是如先前那样,虚惊一场,只怕尊使又会责怪他办事不利。

算了,该断的尾巴都已经断干净。

他不信秦放能抓到什么切实的把柄,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就更不可能。

无非还是和之前秦放一样虚张声势。

只要咬死不认,他也奈何不得他!

范锷整理好衣袍,朝门外走去。

府门口的薛明义,坐在马上等了已经有一会了。

“不知薛大人到访,有失远迎。还请雪大人莫要计较!”

薛明义身着绯色官服,板着脸并未下马,居高临下的目光如寒冰落在范锷那张故作镇定的脸上:“你我都是从五品,范大人这话说的太过客气。倒让本官不知说什么好了!”

范锷:“……”

油盐不进的家伙。

这么多年,真是一点也没变。

若不是特殊时期,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思,就薛明义这么不给面,非得骂上两句。

“这里是你私人府邸,本官就不进去了,过来是与你知会一声,这会吴大人应该也到了,本官先去府衙。”

“驾~”

薛明义兴师动众的来,却只说这么几句话就走了。

范锷很气,但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

“你现在去找史恒远。”

龚鸣应声,直接离开,哪知刚过府门拐角的街道,就被陆逢时拿下。

范锷毫不知情,回府换上官服骑马去衙司。

他到的时候,吴大人果然已经到了。

按说转运使的品级比提刑是要大的,但因两者分掌财政和司法,并无隶属关系,两人甚少往来。

今日,本该坐在上首的吴大人,却坐在一旁。

反而奉旨的薛明义明堂高坐。

堂内气氛肃杀,落针可闻。

“范副使,”

薛明义的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本官奉枢密院急令,彻查转运使司贪渎及谋逆大案。今日传你问话,望你据实以告,莫要自误。”

范锷拱手,脸上挤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愕。

“范提刑此言何意?

下官为官数十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此等滔天罪名,下官是万万不敢认!”

“不知是何人构陷下官,还请大人明察!”

“构陷?”

薛明义冷笑一声,从案头拿起一叠厚厚的卷宗,“本官自非空口白牙。

范副使,本官问你,你祖籍何处?”

范锷心中一凛,面色不动声色:“回大人,我祖籍乃苏州吴县。”

“哦?苏州吴县?”

薛明义翻开卷宗第一页,“可据吏部存档及本官查证,你父范崇礼,乃余杭郡钱塘县人士,于庆历五年迁居吴县。

你本人,生于余杭,长于余杭,直至弱冠方随父迁往吴县。”

“按我大宋《官人避籍令》,官员不得与本贯及寄居地任职。你隐瞒真实籍贯,在余杭郡转运副使任职长达五载!”

“此乃欺君罔上,严重渎职,你作何解释?”

范锷额头渗出细汗。

斟酌一番,开口:“大人!我幼时虽生于余杭,但早已居家迁往吴县,吴县才是下官户籍所在。余杭不过是出生之地,岂能算作本贯?

此乃有心之人曲解律令,构陷下官!”

“狡辩!”

薛明义猛地一拍惊堂木,“本贯即籍贯出生地!

寄居地指长期居住地。”

“你生于余杭,长于余杭近而是在,此乃铁证!”

“刻意隐瞒,意欲何为?”

范锷头略低,眼里的厉色一闪而过。

肯定是那逆子吐露了什么,不然好好的,怎么突然查籍贯?

薛明义用这个做引子,弄得他措手不及。

他还没想出对策,薛明义又拿起另一份染血的簿册:“此乃转运司仓部书吏赵启泽,冒着生命危险取得的证物!

其上详细记录了你以‘待验’之名,扣留本该发往京城的漕粮达三十万石之巨!”

“更有特殊物资转运至甲字三号仓的隐秘记录!”

“范锷,你解释解释吧,这三十万石漕粮何在?所为的特殊物资又是什么?”

范锷脸色发白,咬牙道:“大人明鉴!

漕粮扣留,实因发现刁民以陈粮偷换新粮,品质存疑,下官为保漕粮无失,才下令暂扣核查!”

“此事下官已向吴大人汇报过,至于簿册所言特殊物资,纯属子虚乌有,定是那赵启泽因私怨伪造,构陷下官。”

薛明义眯了眯眼。

“什么私怨?”

“他父亲赵文杰,身为漕兵,玩忽职守意外身亡,他便怀恨在心……”

“够了!”

薛明义厉声打断,“赵启泽之父赵文杰死因蹊跷,本官自会另案查究。

现在问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