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112章 药香飘出山,谁在卡车前跪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药香飘出山,谁在卡车前跪下

三月十八,天刚放亮,靠山屯的药田里已经人声鼎沸。

林英蹲在垄间,指尖拂过九叶肺草油亮的叶片,晨露顺着指缝往下淌,带着股清苦的药香。

身后传来陈默的脚步声,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他抱着账本过来了。

“头茬肺草估摸着能收三百斤,黄精蒸晒的火候……”陈默的声音里带着点发颤的兴奋,“老刀昨儿夜访,说这批黄精的雾纹比野山货还密,是他鉴过最地道的灵品。”

林英直起腰,额角的碎发沾着湿气,望着田埂上排成列的竹筐,十五个妇女举着竹耙,翠花开头喊着号子,耙齿划过黑土的声音像首轻快的歌。

“把根须上的泥抖净。”她提高嗓门,“晒的时候分三层,最底下铺松针,中间垫桑皮纸,顶层用竹篾压着。”

“英姐放心!”翠花挥了挥晒得黝黑的胳膊,竹耙在她手里转了个花,“昨儿夜里我带着队里的姐妹把晒场扫了八遍,连颗沙粒都找不着!”

日头爬到树顶时,九叶肺草的淡紫花瓣在竹匾里铺成一片云霞,黄精经过九蒸九晒,表皮泛起琥珀色的光。

林英挑出最饱满的十二根黄精,用桑皮纸层层裹好,又取了半筐肺草叶装进粗布口袋。

“周大夫今儿该到了。”她对陈默说,“让铁鬃去村口守着。”

铁鬃的低吠声刚响,山路上就晃起白大褂的影子。

周大夫背着个蓝布包,额角挂着汗,远远就喊:“林同志!可算赶上了!”

他冲进晒场,布包往石桌上一放,“我带了县卫生所的砂锅,正好煮你这肺草!”

林英递过肺草叶,目光扫过他布包露出的一角信笺。

周大夫像是被看穿了心思,手忙脚乱去捂,却反把三封皱巴巴的信抖了出来。

最上面那封的边角沾着茶渍,字迹歪歪扭扭:

“林大妹子,我家那口子咳血三年,喝了你给的药汤七日,今早吐痰连血丝都没了……”

“这是?”陈默捡起信,指尖微微发颤。

周大夫搓着双手,白大褂的口袋里掉出个小本子,封皮写着“临床记录”。

“五日前我把样品带回去,给三个老病号试了。”他翻开本子,纸页间夹着干枯的肺草叶,说道:

“刘铁匠,虚痨五年,现在能挑两担水走三里;王婶子,咳血成疾,痰里的血点子没了;最绝的是赵老憨,他那喘病发作时能把床板震得响,昨儿我去看,他正蹲在院儿里劈柴呢!”

人群“轰”地炸开了,李桂兰扶着门框抹眼泪,林建国攥紧拳头砸在石桌上:“姐,咱的药真能救命!”

林招娣拽着林英的衣角,眼睛亮得像星子:“姐,是不是往后咱能给更多人治病了?”

林英默默点头,弯腰捡起那封感谢信,墨迹在阳光下泛着暖黄。

陈默凑过来,看见信末歪歪扭扭的“救命恩人”四个字,喉结动了动:“英英,这是……”

“周大夫。”林英打断他,抬头时眼底闪着光,“县里要是有意向,我想谈采购。”

周大夫一拍大腿:“我正要说这个!卫生所王所长看了疗效,拍着桌子说‘这是宝贝’,可运输得公社批条。”

他从布包里摸出张皱巴巴的公文纸,“我把流程都问清楚了,得先去公社开‘土特产外销证明’,再拿证明去县医药站备案……”

“我去。”林英转身就走,陈默跟着追上去,被她甩下两步。

铁鬃“嗷”地叫了声,颠颠儿跑在前面。

公社大院的砖墙上还沾着晨露,文书老赵的办公室飘出茉莉花茶的香气。

林英把药材样品和周大夫写的疗效报告往桌上一放,陈默喘着气补充:“这是野生驯化种,经老刀鉴定为灵品上阶,临床验证……”

老赵翘着二郎腿,茶碗在手里转着圈。

“知青搞副业?”他扫了眼报告,指尖敲了敲“老刀”两个字,“江湖郎中的话能当公文?这药材没质检章,没产地证,包装土得掉渣——谁敢收?”

他端起茶碗抿了口,“等你们拿到县医药站的验收单再说吧。”

陈默的脸涨得通红:“可周大夫是县卫生所的……”

“卫生所管治病,管不了药材流通。”老赵打了个哈欠,“要我说啊,你们村就该本本分分种地,搞这些幺蛾子……”

林英突然站起来,她的影子罩住老赵的茶碗,阳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她眼尾投下冷硬的光。

老赵的话卡在喉咙里,看着她转身走向门口,又扫了眼他身后那排文件柜——红章叠着红章,像道密不透风的墙。

回村的山路上,陈默走得很慢,“要不……再等等?”他踢飞脚边的石子,“等周大夫帮忙找县医药站的关系……”

“等?”林英停住脚步,山风掀起她的蓝布衫,“张有财偷苗的时候等不得,我娘咳血的时候等不得,现在药能救命了,更等不得……”

她摸了摸颈间的玉坠,凉意透过皮肤渗进血脉,“不靠批条,我们自己运。”

是夜,药田边的草棚里亮着灯,林英蹲在石臼前,玉坠发出幽光,空间泉水顺着指缝流进臼里。

黄精粉遇水即化,蒸腾起的雾气里飘着甜丝丝的药香。

陈默趴在桌上写《疗效实录》,烛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笔尖在纸上沙沙响:“附患者姓名、病症、用药前后对比,周大夫手签证明……”

“英姐!”翠花掀开门帘,怀里抱着叠粗布,“我把队里的花布都收来了,缝成密封袋,绝对不漏气!”

她凑近石臼闻了闻,眼睛瞪得溜圆,“这味儿比之前更醇了,空间泉水果然神!”

林英抬头笑了笑,这是她今日第一次笑。

“明早天不亮就走。”她把最后一罐黄精粉封好,“十辆驴车,每车挂红布条,咱们要让县城知道,靠山屯的药,是带着诚意来的。”

中午,县城医药站的青石板被日头晒得发烫。

林英的驴车刚停稳,药香就顺着风飘进了院子。

站长安坐在藤椅里,眼皮都没抬:“无批文,不收。”

“那要是治好了病呢?”林英掀开罐盖,舀出两勺黄精粉冲进热水。

围观的人群里挤进来个老药工,咳得直捶胸口:“我……我试试。”他端起碗,喉结动了动,把黄汤喝了个底朝天。

半盏茶工夫,老药工突然直起腰,他摸着脖子,眼睛瞪得像铜铃:“怪了!我这老喘病,刚才还像有人掐着喉咙,现在……”他深深吸了口气,“能吸到肺尖子了!”

医药站的门“哗啦”开了,周大夫举着白大褂冲出来,手里攥着本病历:“我以卫生所名义担保,此药有效无毒!”

他转向站长,“王站长,去年冬天您咳得整宿睡不着,要是早用这肺草……”

站长“腾”地站起来,藤椅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抢过黄精罐闻了闻,又捏了撮肺草叶搓了搓:“好!好药!”

人群爆发出欢呼。

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挤过来:“大妹子,给我家娃留两钱的!”卖菜的老汉举着菜篮子:“我拿鸡蛋换!”

“都静一静!”吉普车的刹车声盖过了人声。

文书老赵从车上跌下来,西装裤沾着泥,额头的汗顺着下巴滴在地上。

他跑到林英车前,“扑通”跪了下去:“林同志!公社刚接到县革委会电话,说你们这是‘基层创新典型’,让立即送样药上去!”

林英扶着车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批条呢?”

老赵抖着手从怀里掏,一张盖着红章的纸被汗浸得发软:“现在就开!加急的!”

夕阳把药罐的影子拉得老长,陈默数着医药站递来的票子,手指在票面上摩挲,像是不敢相信。

“二百斤黄精粉,五十斤肺草……”他声音发颤,“这是靠山屯第一笔产业收入。”

林英没说话,她望着远处的大山,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药香,正往山外飘去,越过高高的岭,越过层层的林。

山脚下,老槐树上的广播突然响了:“通知,通知,四月初一,村口空地将建设药材初加工厂,欢迎各户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