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113章 砖房刚冒烟,谁在夜里放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砖房刚冒烟,谁在夜里放火

四月初一如期而至,靠山屯像在蜜罐里浸泡似的,走在村头田垅,都能闻到甜蜜的味道。

陈默扛来一把梯子,靠在林家的砖房屋檐,他踩着梯子,把“靠山药坊“的木匾,往门楣上钉,底下围了一圈仰头看的村民。

木匾是他用山核桃木削的,漆色未干,还沾着松脂的清香。

林英站在砖房檐下,仰头望着那四个墨绿大字,指尖轻轻蹭过青砖缝里新填的石灰——这是她用首笔卖药钱买的砖,每一块都浸着半夜和泥的汗。

“英丫头!“李有田叼着烟杆从巷口晃过来,烟锅里的火星子在暮色里一明一灭,“我刚去后坡转了圈,你让人种的野菊都抽芽了。“他吐了口烟,眯眼打量砖房,“铁皮顶子在太阳下锃亮,比老张家那破药铺强十倍!“

围观的二柱媳妇扯了扯怀里的娃:“可不是?昨儿我家那口子还说,往后不用翻山越岭去县城卖药材,英丫头给咱把财神爷请进屯了!“

笑声像山涧的溪水淌过村道。

林英摸着颈间的玉坠,能感觉到里面寒潭的凉意透过皮肤渗出来,空间里新收的两筐党参还带着晨露,等明儿就能搬进药坊的烘干架。

她正想着要让翠花带妇女队来认认碾粉机的用法,忽听东头老槐树上的广播“刺啦“响了两声:“通知啊通知,药坊明儿起收各家药材,按斤两记工分......“

这一夜,靠山屯的灯都熄得晚。

林英躺在炕头,听着隔壁小栓翻来覆去的嘀咕“姐,我明儿能去药坊看碾粉机不“,嘴角刚要翘,突然被一阵焦糊味呛得猛坐起来。

“着火了!“

外头的喊叫像炸雷。

林英抄起枕头边的粗布衫往身上套,推开门的刹那,火光已经染红了半片天。

药坊的铁皮顶子烧得蜷曲,火星子“噼啪“炸上夜空,浓烟裹着松脂的腥气灌进鼻腔——那是她刚让人存进储药区的五筐黄精!

“建国!带招娣和小栓去河边!“林英抄起院里的水桶往火里冲,靴底踩过被火烤得发烫的青石板。

火苗顺着墙根的油渍窜得飞快,她扫了眼火势走向,心猛地一沉——油渍是特意泼的,从柴堆一路引到储药区,分明要毁了刚起步的药坊!

“用水桶泼墙根!别让火往储药区窜!“她扯着嗓子喊,转身却往药坊角落跑。

那里堆着她从空间里取的旧木柜,表面蒙着灰,底下压着块三尺见方的寒潭冰。

冰面结着白霜,她抄起劈柴斧猛砸,冰块碎成棱形,“哗啦“掉进装满水的木桶。

冷水遇冰,腾起白茫茫的雾气。

林英拎着桶冲向储药区,泼出的水带着刺骨寒意,火苗被压得矮了半截。

陈默举着湿棉被从另一个方向扑过来,额角划了道血口子,声音哑得像砂纸:“后墙排水沟发现一只破布鞋,鞋底刻着'张'字!“

李有田抄着铁锨冲过来,铁锨头撞在砖墙上当啷响:“张有财那老东西!上回选药坊会计没选他,他就摔了药碾子!“

张有财被两个壮实汉子架着拖来的时候,身上还沾着泥。“我冤啊!“他抖得像筛糠,“我今晚在西坡扫药田,三十多个妇女队的都看着呢!“他指着翠花,“翠花儿,你说!我是不是从日头落扫到月上柳梢?“

翠花攥着湿毛巾的手紧了紧:“是......他确实在扫。“

林英没说话。

她蹲在火场残灰前,用木棍拨拉着黑炭。

老刀佝偻着背凑过来,捻起点灰凑到鼻尖:“这烟子带腥,是松脂混猪油烧的——我在县药铺当学徒时,熬止咳膏才用这法子。“

他又捡起半块未燃尽的布条,指腹蹭过针脚,“这是药渣包的布,张有财总用蓝线锁边,我认了二十年。“

张有财的脸“刷“地白了。

他突然跪下来,膝盖砸在焦土上:“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从前谁家头疼脑热不找我?

现在你们建药坊,选老刀当顾问,让我扫药田......“他扯着自己的灰布衫,“我也是读过《本草纲目》的!凭什么要我弯腰捡药渣?“

“你想烧了药坊,就能拿回药权?“林英蹲下来,目光像淬了冰的刀尖,“可你知道吗?这药坊不是我林英的,是靠山屯的。“

后半夜的风卷着焦味钻进领口。

林英站在还冒着热气的药坊前,看着张有财蹲在墙角哭,突然想起原主记忆里那个总板着脸收药材钱的老大夫。

她摸了摸被烟熏黑的木匾,轻声道:“明早开村民会。“

清晨的雾还没散,晒谷场就挤得水泄不通。

林英站在药坊前,背后是被烧出焦痕的砖墙,却比任何时候都挺拔:“张大夫犯了错,该罚。但他让我明白,一个人富不算富,一个坊立不算立。“她举起手里的账本,“从今天起,药坊改成合作社,各家带药材入股,收益按劳分配。“

人群炸开了锅。

二柱挠着后脑勺:“英丫头,那我家后山的野山参也算?“

“算。“林英点头,“老刀当监督组顾问,张大夫......“她转向缩在人群里的张有财,“你懂熬膏,就管熬膏房。

每月工分照记,但药材来源必须公开。“

张有财猛地抬起头,眼泪砸在青石板上:“英丫头,我......“他突然跪下,连磕三个响头,“我张有财要是再动歪心思,就让山狸子叼了我!“

三日后,药坊的烟囱又冒起了烟。

烘干架上的黄精被烤得金黄,碾粉机“嗡嗡“转着,碎药香裹着热气扑在人脸上。

翠花带着妇女队封罐,每罐底都烙着“靠山药坊·林英监制“的印子。

陈默坐在账房里,钢笔尖在账本上走得飞快,写着写着突然停住,在页脚添了句“你建的是坊,我算的是家“,然后轻轻压在林英的案头。

夜很深了,林英抱着胳膊站在药坊门口。

砖房顶的炊烟早散了,玉坠贴着心口,暖得像揣了块太阳。

山路上传来汽车的轰鸣,她望着那辆载满药罐的卡车尾灯消失在山坳里,嘴角慢慢翘起来,这把火没烧垮药坊,倒把靠山屯的劲头烧得更旺了。

“英姐!“

翠花的声音从巷口飘过来。

林英转身,见她抱着个陶瓮,发梢沾着晨露:“明儿该巡田了,我把新收的野菊种子泡上了。“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后坡那片野薄荷,我瞅着好像......“

林英望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样,笑了:“有话就说。“

“好像有人动过。“翠花皱着眉,“我今早去看,东边那垄的土松得不对,像是被人翻了夜土。“

山风掠过药坊的木匾,“靠山药坊“四个字在月光下泛着暖光。

林英摸了摸腰间的柴刀,目光扫过后山影影绰绰的树——这大山里,总有些秘密藏在暗处。

但她知道,不管是火还是别的,都挡不住这缕药香,往更远处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