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工匠们互相搀扶着出了酒楼。
“慢着点,你们。”
苏锦歌看着众人一一离去。
她看着有人喝的不省人事的,就叫英小虎,还有飞剑将人送回去。
飞剑刚想动身,就看见路二他整日穿的干干净净,拿着一把尺子站在苏锦歌面前。
这小白脸,工作是比他要好啊。
他临走还撞了一下路二肩膀。
路二看着人,内心淬骂,真讨厌!
苏锦歌肩膀搭在路二肩上:“怎么,又被人欺负了?”
路二见礼,看着那双修长手,耳尖泛红,眼睫轻垂:“苏姐姐,没有,飞剑兄是跟我闹着玩的。”
苏锦歌笑了笑:“大家都是伙伴,你能不计较真好,回头我说他。”
徐源与苏锦歌站在门口。
徐源做了叉手礼:“谢谢苏协理今日盛情款待。”
“客气了,徐工,兄弟们这么累,是应该的。”
随后徐源说:“那就后日辰时小东门见。”
“好,后日见。”
她跟着人摆手。
-
辰时,天还没亮,酒楼的灯火亮了起来。
她走下来,飞剑刚好也走下来,男人打着哈欠朝着人见礼:“早,苏掌柜。”
苏锦歌点头:“鞭炮那些准备好了吗?还有清月呢?”
清月将司仪请来。
“那我们走吧。”
小东门。
按照司仪的要求,小东门空地中央已经摆好了香案,案上供着三牲,鲜果,酒盏,案前立着一块写有土地正神的木牌。
掌事人先净了手,将三柱香燃过后插进香炉,领着众人朝木牌躬身三掰。
苏锦歌在第一排,她跟着念到:“今欲动修渠,祈求土地神庇佑,莫扰地下灵,更愿工程顺遂,来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拜完后,两名壮汉抬着一挂着红鞭炮绕着待修的小东门地面,走了一圈。
苏锦歌高声:“点燃!”
鞭炮噼啪炸响。
烟雾腾空,家家户户屋内灯火亮起。
孩童捂着耳朵欢呼,。
大人们则打开窗子望着炸开的纸屑,盼着这声响能驱邪避讳,为接下来工程讨个好彩头。
苏锦歌二次高声喊道:“动工!”
工匠们开始拿起工具,将破碎的地挖去,露出暗褐色湿土。
-
另一边赵舟被惊醒,猛地坐起身子,额头满是汗珠,他梦见他官位没了。
就是被那个苏锦歌弄没的。
自己还被一剑刺死,可看不清拿剑的人。
他摸了摸自己的身子,没血,冷静了一会儿,发现是做梦。
他叫了人。
范统掌灯:“大人,您叫我?”
范统打着哈欠。
赵舟心神不宁,总感觉刚才自己是不是听见了鞭炮声?
他问:“范统,快去看看小东门!”
不一会儿范统回来,他脸色苍白:“大人,不好了,不好了,小小小东门动工了!”
赵舟眯了眯眸子,就说心神不宁,这果然没好事。
范统急切道:“大人,我这就派人阻止。”
“回来!”
赵舟脸色一黑:“这是你带头就能阻止的吗?”
放鞭炮,就是有了仪式,在仪式的加持下,百姓们更坚信不疑。
况且你是以什么理由阻止?
范统挠了挠头:“那大人,咱们不能看着那小贱人就动你这块狼窝吧?”
赵舟都不愿意看他。
“郡主同意了难道?”赵舟眉头皱起,思忖这件事。
不应该啊。
“郡主?没有啊,没听说郡主参与这件事了,倒是那萧隐鹤跟着凑合,那司仪就是萧隐鹤找的。”范统说。
哦!他忽然想起来。
那肯定是萧隐鹤让的。
范统也想到这,他啐了一口:“你说这萧隐鹤没事跟着掺和什么啊?”
“这二人凑在一起,只对咱们不利。”
这这,日后可怎么办啊。”范统说完,又摇了摇头:“不对,大人,那二人只是虚职,就算凑到一起有何用?”
赵舟摇头:“非也,就算是虚职,也比咱们二人官职大,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就算是虚职,但是名头大啊。”
范统赞同赵舟的话,他说:“你没看上次他们二人那般合作,您当时脸比吃了蝇子还难看。”
“不不我是说,大人脸色当时比吃了屎还难受。”
好像也不对。
范统吞咽了一下,看着赵舟那记眼神杀。
他吞咽了一下,小声又说:“大大人,您不如狗急跳墙吧,您就鼠目寸光了,就贪污那点银子怎么了,您就衣冠禽兽了又何妨?”
赵舟脸越来越黑:“你tm故意的吧你?”
范统摆了摆手:“我怎么可能是故意的呢,大人,您这么厚脸皮,您这命数,怎么可能干不过那俩人?”
赵舟唇角抽动,就差气到噶过去了。
他喝了口茶,顺了顺气:“某暂且不跟你一般见识。”
范统笑着:“谢大人,那大人咱们接下来如何?”
“别急,一切等新任刺史,新任刺史一定会看清局势的,他绝对不会看着二人这般继续下去,他们翻不出去这片天。”
“现在看着修地,可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况且那修地可是需要工具的,制作工具是需要矿的。”
范统竖起大拇指:“还是大人聪慧,可他们若是想动矿呢?”
赵舟阴恻恻一笑:“他们动矿,刺史也上任了,就算本官管不了他们,那刺史能看着人动小金库吗?”
赵舟拿起茶,漱了漱口,一吐:“折腾去吧,本官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厉害。”
-
转眼,小东门地面已经修好了。
苏锦歌看着地面光滑,洁净,走上去都有咔哒咔哒的声音,这声音就像乐曲般,让人听了就是一种享受。
百姓们看着经过7日的修缮,还真的让苏锦歌给修成了。
一时间欢喜不已,有百姓问:
“这可以踩上去了吗?”
他们甚至不敢相信,七日前这还是一片泥泞地呢。
转眼怎么就变好了。
还以为是做梦。
苏锦歌笑着:“当然可以踩了。”
众人这才半信半疑,踩了上去。
一时间县里热闹起来。
有的孩子们光着脚踩在平整的路面上,惊呼着“不硌脚啦”。
妇人提着竹篮走过去,低头看着鞋底没沾半点泥污。
笑着对身旁人叹:“以前下雨满是泥坑,如今这路走得心里都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