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转身,冲围观的工人喊:“要不咱们一起点,谁家口粮谁心里最清楚,总不会错。”
这一句话,立刻让人群彻底沸腾。
“对啊!我们自己来点!”
“别光信账本,账本能改,咱们肚子骗不了人!”
场面一片混乱,干部们脸色难看,却被工人的情绪压得没法开口。
老梁额头的汗顺着脖子往下滴,手脚发抖。
阮时苒心头清楚,这一步已经踩到别人的痛处。
她必须小心再小心,因为一旦有人借题发挥,她和宋斯年都会陷进泥潭。
可同样,她也明白,这是她改变局势、真正立威的机会。
她抬起头,声音平稳:“既然县里让我们来协助,那就请大家看清楚,今天点出来的数,一斤都不会瞒,一斤都不会虚。”
话音落下,工人们爆发出一阵掌声。
顾孟舟脸色阴沉到极点,手指骨节咔咔作响。
程薇满脸惊慌,却死死咬牙:阮时苒,你这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工人们情绪高涨,有人已经卷起袖子,吵吵嚷嚷要去搬秤。
“拿公秤来!今天就当场点!”
“对!咱们这么多人盯着,谁敢耍花招?”
一群青壮年一哄而上,把角落里的大秤抬了出来,沉甸甸的铁砣叮当作响。那声音一响,像是给众人的心上都敲了一记重锤。
老梁的脸色彻底僵住,嘴唇哆嗦着,眼神慌乱:“不行!这是违——违……”
“闭嘴!”有人怒喝,“要是账本清白,你怕啥?!”
工人们越逼越紧,几个干部面面相觑,脸色铁青。若真在众目睽睽下点出差错,他们这些干部可就难辞其咎。
就在场面剑拔弩张之际,宋斯年沉声开口,嗓音像刀锋般压下喧闹:“都别吵。点是可以点,但今天谁要敢借机闹事,谁要是想栽赃嫁祸——别怪我不客气。”
他的话像是一桶冷水,把场子里的火焰压住几分。可众人情绪已然被挑起来,根本不可能就此熄火。
阮时苒没有退缩,她迎着所有人的目光,一步步走向粮袋。她蹲下身子,亲自把袋口扯开,伸手抓出一把粗糙的谷粒,让它们从指缝里哗啦啦滑落。
“今天,就从我这袋开始。大家看着,一斤一斤点出来。”
她抬头,目光锋利,声音不大却压得全场寂静:“谁要是说我煽动,那也得拿出证据。光靠一句‘闹事’,压不住我们几十张肚子!”
“说得好!”人群里有人大喊。
随即掌声和叫好声再次炸开,比先前更响亮。
顾孟舟走上前,站到她身侧,低声却坚定:“你点,我在这儿。”
他语气平静,可手指关节分明收紧,隐隐透出一股凌厉的压迫气息。那模样像是在告诉所有人——谁敢伸手拦她,他就敢拼命。
“好!”
工人们士气彻底被点燃,纷纷涌到前头帮忙,扯袋子、扶秤杆、搬铁砣。
眼看着第一袋粮食被抬到秤上,老梁终于绷不住,腿一软差点跪下。他哆哆嗦嗦喊:“不、不许点!这……这违背规章!”
可他的声音被嘘声彻底淹没。
就在这时,人群最后方,传来一声冷哼:“好大的胆子!一个小小的知青,也敢在这里挑头煽动?”
声音不高,却让全场瞬间安静。
人群分开,一名身着灰布中山装的干部走了出来,眉目森冷,脚步稳重,身后还跟着两名随行人员。
“我是县里派来督工的。”他目光如刀,冷冷落在阮时苒身上,“谁给你的权利,当众破坏制度?!”
场面瞬间死寂,压抑得几乎透不过气来。
那干部往前一步,双手背在身后,冷声道:“粮食出入有规章制度,有账本可查。谁敢私自点秤,就是破坏纪律,就是闹事!”
他话音一落,身边两个随行人员立刻上前,摆出一副要押人的架势。
工人们一时沉默,但怒气却在酝酿。有人低声咕哝:“闹事?咱们自己看粮食,还能叫闹事?”
“是啊,真要没鬼,点一秤咋了?”
“这不是心虚么……”
窃窃私语越来越多,像暗潮一样涌动。
阮时苒却没有退,她稳稳站在粮袋旁,直视那干部:“同志,我只是照县里的指示办事。既然是协助,那就该让大家心里有数。今天点出来,既能还干部一个清白,也能让工人们安心。难道这不正是最好的办法?”
一句“还清白”,像是把刀子狠狠插进干部心口。那人脸色一沉,冷冷盯着她:“你少给我扣帽子!知青的身份,不代表你能胡说八道!”
顾孟舟眼神一凛,猛地踏前一步,挡在阮时苒身前,声音冷厉:“她没胡说。今天点秤,我在这儿,谁敢动她?”
空气一下子紧绷到极点。
两名随行人员上前一步,眼看就要伸手。
就在这时,工人堆里忽然有人大喊:“让她点!今天不点,我们谁也不服!”
“对!点出来才是真话!”
“要是连点都不敢点,那咱们还干啥?!”
吵嚷声像火焰一样蹿起来,越来越高,逼得那干部眉头死死拧紧。
宋斯年站在人群另一侧,脸色冷得吓人。他缓缓开口:“干部同志,若真如您所说账目清白,那这场清点,不正好能证明大队的干净?您何必拦着。”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压不住的冷意。周围的人顿时一片哗然——连宋斯年都表态了!
干部眼神一沉,显然没料到宋斯年会当众顶撞。他咬牙冷声道:“好,你们要点是吧?那我就点!可要是点出来没有问题,今天挑头闹事的——统统记名,上报公社!”
这话一出,工人们脸色微变,情绪里多了几分忌惮。
阮时苒却冷笑一声,直视他:“记就记。只要点得出实数,我阮时苒第一个签字!”
她一字一顿,铿锵有力。
工人们心头一震,随即爆发出更猛烈的掌声。
“好样的!”
“咱们就信她!”
铁秤被抬到正中间,第一袋粮食哗啦啦倒上去,铁砣一挂,秤杆缓缓压下。
“九十八斤!”有人喊出数来。
场面一片哗然。
“账本上写的一百零五斤!”
“差了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