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她算哪门子表姑娘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荣俱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梁善如眸中掠过惊诧:“官家竟……”

编排天子的话不能宣之于口,哪怕她不知道在心里面骂过皇帝多少回。

梁氏轻拍了拍她:“帝王权术,向来如此。

那都是朝廷官眷,且……位高权重。

放印子钱是要过人命的,一旦事情闹开,朝廷颜面尽失,百姓还怎么会相信朝廷呢?

官家此举也是无奈,既要保全朝廷颜面,又不能轻纵了那些人。

其实今日之卢氏,和昔年那些人,并没什么两样。”

张氏顺着她就说是啊:“所以英国公才那样当机立断,说要奏请官家休妻。

你没看连卢正阳的态度都格外分明吗?

他是铁了心要保郑氏,放弃卢氏了。”

“可……”柳宓弗不解起来,“卢氏如此重罪,放印子钱是一宗,劫持贵女是一宗,哪怕表姐无事,可她有此心,已经是大罪。

官家要惩处她,难道会放过卢家?

还有郑氏……她就算推的再干净,那些打手总是她养着的吧?

她口口声声说是被卢氏逼迫,难道也是卢氏逼着她去养那些亡命之徒?

这样的说辞,到了官家面前,怎么能站得住脚呢?”

她所问,其实也是梁善如心中所想。

这种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有真正能够把自己给摘干净的人?

郑氏装的再可怜,说到底她并不无辜。

那点小伎俩,连她和宓弗都能一眼看穿,何况官家?

张氏和梁氏对视一眼,难免失笑:“你们两个到底还是年轻。”她又抬手去揉柳宓弗发顶,“从前教过你,没遇上过事儿,你是一点也不往心里去,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过就全都给忘了。”

柳宓弗抿唇不语,张氏便又说:“范阳卢氏,由来已久,百年士族,钟鸣鼎食之家,你们指望官家因为一个卢氏,因为她放印子钱,就大动干戈的处置整个卢家?

说穿了,官家若是此时心中已经想要发落卢家,那卢氏今次的罪证就是最好的借口。

但依我看……如今河清海晏,官家要的是安稳。

卢氏这点事,还不至于官家发难整个卢家,大概连卢正阳都不会受她牵连。

至于郑氏——”

她笑了笑,用眼神把话头给梁氏递过去。

梁氏倒也愿意接:“卢正阳的态度摆在那儿。

只要卢正阳没放弃她,荥阳郑氏就不会放弃她,中山郡王府亦然。”

梁善如闻言皱眉,柳宓弗也说:“我不懂。”

“这就是从前教过你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张氏摇着头跟她说,“否则你以为姻亲故旧指的是什么?”

“所以是英国公不肯保全卢氏,卢正阳才会是这般态度?”梁善如顺势就问了一嘴。

梁氏略想了想,还是摇头:“也不全是。

从最根本上来说,卢正阳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官位,保全整个卢家。

虽说官家未必有意开罪整个卢氏一族,但卢正阳也得拿个态度出来。

他跟卢氏切割,这就是他的态度。

至于其他的……他选择郑氏而放弃自己的亲妹妹,就是看中了郑氏身后的家族和中山郡王妃。”

她又侧目望向张氏:“姻亲故旧,一荣俱荣,这话一点也没错。”

梁善如至此才算明白,为什么当年她死后无人在意。

她死的不蹊跷吗?原本身强体健的一个人,忽然就染了重病。

然而侯府没有人追究,甚至愿意配合着李弘豫,把她的死说成是病故。

因为她身后几乎空无一人。

彼时同阿舅不亲近,只有姑母会为她据理力争,但显然不够,何况行凶之人是裴幼贞,那是姑母亲生的女孩儿,和她比起来,人家当然更看重的是裴幼贞。

她也是糊涂,竟没想明白这一层。

梁氏看她兴致缺缺,看起来不大高兴,就去拉她手:“不高兴了?”

梁善如唇角挂着浅浅的笑说没有:“谈不上不高兴。

您和舅母说这些,我也不是完全不懂,还小的时候阿娘跟我讲过,只是那会儿实在太小了,听过就忘,也没细细的琢磨过。

如今自己真的遇上这些……觉得有些奇怪吧。”

“没什么奇怪的,你想想郑氏今天的表现?”张氏大咧咧的劝她,“她嫁给卢正阳这些年,说穿了和卢氏也是一家人,结果呢?

你忘了她说的什么账本不账本,仔细想来,当年八成是她拉着卢氏去放印子钱,可是她有权有势,手上银子又多,所以账本上反而隐去她的名字,显得是以卢氏为主。

可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你这会儿觉得奇怪,实在是从前没经历过这些。

别看长乐侯夫妇不干人事儿,但真要和上京城这些乌糟比起来,只怕……”

张氏哂笑了声,只怕如何并没再说。

梁善如觉得其实也是。

虽然都是谋财害命,然而本质上实在不一样。

对她来说长乐侯夫妇是仇敌,但这些事真放在外人眼中看来,长乐侯夫妇的那点儿谋算,和郑氏这些人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照这么说来,郑氏岂不是安然无恙,真能让她全身而退吗?”柳宓弗满口的不服气。

她当然是不甘心的,本就不无辜的人,凭什么什么责罚都不受呢?

然后她就想到了小黄门到卢家传召时候说的话,眉心一凛:“官家是怕爹爹和世子一定要追究郑氏,所以才不让他们进宫回话?”

这可就说不准了。

张氏想了想:“全身而退也不可能,不过肯定不会下重手惩处就是了。

郑氏本就有悔过之意,给了铺面和田庄,放印子钱的事儿她推到了卢氏身上,劫持善如这宗又说是被逼的。

其实算到最后,只有养打手这事儿她说不清。

完全无辜她肯定谈不上,况且官家真的不罚他,是知道你爹心里不痛快的。

估摸着小惩大诫,但性命是肯定能够保全的。”

她还是怕梁善如心里不痛快,侧目过去又问道:“觉得不甘心吗?还是想让郑氏付出代价?你要是心里不痛快,一定要告诉我们,可别自己个儿憋着。

郑氏那样的人,官家不惩处,咱们也有法子治她,不会平白叫你受一场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