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试点成功的消息,瞬间驱散了笼罩在t市上空的阴霾。

t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大会议室内,气氛瞬间转变为亢奋和急迫。

“有效!方案有效!”王医师对着麦克风,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秦主任,我代表t市所有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感谢您!”

远程画面里,秦牧只是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分内之事。”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冷静。

“现在不是庆功的时候。”

“立刻将治疗方案标准化,下发到所有收治医院。”

“同时,组建更多由中医师和护士组成的治疗小队,进行紧急针法培训。”

“重点是,‘辟秽涤髓汤’必须尽快配齐,足量供应。”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整个t市的医疗系统,开始沿着秦牧指引的方向,轰然启动。

希望,第一次如此真切地降临。

然而。

好消息传来的快,坏消息接踵而至的速度,更快。

仅仅过了两个小时。

指挥中心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

各大医院药剂科、本市几家大型中药企业、甚至周边地市的医药储备库,反馈回来的消息惊人的一致——

“辟秽涤髓汤”中的几味关键药材,库存告急!

“王医师!不好了!” 负责物资调配的官员拿着刚汇总的数据,脸色发白地冲进会议室。

“麝香!天然麝香库存几乎见底!这玩意儿本来就是管制药材,存量极少!”

“牛黄!优质天然牛黄更是稀缺!平时都是以克为单位计价的!”

“还有羚羊角粉!存量同样紧张!”

“按照我们现在预估的患者数量和疗程计算,就算把全省的库存集中起来,也撑不过三天!”

“而且这些药材生长周期长,人工培育难度大,短时间内产能根本不可能跟上!”

李建明主任此刻已经默默坐到了角落,脸色依旧不太自然,但听到这个消息,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

看吧。

就算你诊断对了,治疗方案有效又怎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药,一切都是空谈!

现代工业体系下的药品生产尚且需要时间,更何况这些依赖天然动植物的珍贵药材?

他几乎可以预见,接下来将是怎样的混乱和绝望。

远程画面里,陈久仁、苏青文等人也露出了焦急的神色。

他们精通理论和数据分析,但对于全国药材储备和供应链这种具体问题,却束手无策。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秦牧身上。

秦牧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但仅仅是一瞬,便恢复了平静。

“把全国主要药材储备库的实时库存数据,以及各地在途药材的数量、品类清单,同步给我。”

“另外,将目前所有昏迷患者最新的‘模拟脉象’数据,按病情轻重和主要证型分类,打包传输过来。”

他的声音没有丝毫慌乱,仿佛早已预料到会有此一劫。

命令被迅速执行。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开始滚动显示来自全国各地药材仓库的庞大数据。

另一边,郭若毅快速整理着传输过来的患者脉象数据包。

秦牧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温病条辨》……无数典籍中的药材性状、功效、配伍禁忌,与他此刻看到的库存数据、患者脉象信息,进行着超高速的交叉比对和推演。

他在寻找。

寻找那些药性相近,但更为常见、储量相对充足的替代品。

寻找在保证核心药力的前提下,最优化的配伍组合。

李建明看着屏幕前凝神不动的秦牧,心里暗自嘀咕:装神弄鬼!药材是客观存在的,没了就是没了,难道你还能凭空变出来不成?

五分钟后。

秦牧忽然开口,语速平稳而清晰。

“方案调整。”

“根据药材储备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三套替代方案。”

“第一套,‘强化涤髓汤’。适用于邪陷最深、脉象沉涩结节最明显的重症患者。保留麝香、牛黄为核心,但将羚羊角粉替换为水牛角浓缩粉,并加倍用量,佐以生地黄、玄参滋阴清热,减轻其寒凉伤胃之弊。”

“第二套,‘标准辟秽汤’。适用于大多数中重度患者。以石菖蒲、郁金、远志为核心,豁痰开窍;以冰片代替部分麝香辛香走窜之力;以栀子、黄芩清解郁热;辅以丹参活血化瘀。”

“第三套,‘轻症醒神汤’。适用于邪气初犯、脉象相对浮浅的轻症患者。以薄荷、连翘、淡竹叶轻清宣透;配合茯苓、半夏健脾化痰;佐以少量甘草调和诸药。”

三个方案,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既考虑了药效,又极大缓解了稀缺药材的压力。

尤其是第二套和第三套方案,所使用的药材基本都是常见大宗品种,库存充足,产能跟得上!

“妙啊!”

陈久仁忍不住拍案叫绝,“老师这是把君臣佐使用活了!主次分明,因地制宜!”

苏青文也眼中放光:“而且针对性极强,避免了药材浪费和过度治疗!”

王医师更是激动:“好!太好了!我立刻协调物资部门,按这三个方案分区、分批次调配药材!”

国家机器,再次展现出惊人的效率。

命令通过最高级别的应急通道下发。

全国各地的药材储备库灯火通明,工作人员连夜分拣、打包。

专门的绿色运输通道开启,一架架运输机、一列列高铁、一辆辆重型卡车,载着救命的药材,从四面八方,向着t市汇聚。

大型中药企业开足马力,煎药机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浓重的药香弥漫在厂区上空。

一袋袋温热的、标注着不同方案代号的汤药,被迅速装箱,由专人专车配送到各个隔离治疗点。

从秦牧提出调整方案,到第一批替代汤药送达患者床头,整个过程,不到六个小时!

李建明透过指挥中心的窗户,看着楼下院子里络绎不绝的运送药材的车辆,看着一箱箱汤药被快速搬下,听着对讲机里不断传来的“琵诚医院汤药已到位”、“伊?隔离点开始用药”的汇报。

他默默地转过身,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掏出了烟,手却有些颤抖,点了好几次才点燃。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那是一种信念被彻底颠覆后的茫然,夹杂着无法言说的羞愧,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于那种超越他认知范畴的智慧和力量的……敬畏。

他输得,心服口服。

不仅仅是在医术上。

更是在那种临危不乱、统筹全局、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强大能力上。

指挥中心里,一片繁忙景象,充满了希望和干劲。

而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战役,因为秦牧这关键性的临阵调整,以及国家力量的高效运转,终于被稳稳地扳回了胜利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