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透视神医:夫人说治好才能回家 > 第408章 “小药童”的惊人记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8章 “小药童”的惊人记忆

第二天,秦牧难得没有一早就去研究中心。

t市的疫情在标准化方案和高效运转的国家机器下,已经初步得到控制,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救治和康复阶段。

他紧绷了几天的神经,终于可以稍微放松片刻。

但习惯使然,他依旧将几味正在推演优化的药材样本,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

有颜色深褐、质地酥脆的羚羊角丝。

有淡黄色、带着特有豆腥味的甘草片。

有红褐色、断面如同鸡血般的血竭。

还有几片形如小伞、散发着特殊清香的茯苓。

他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从研究中心带回来的、关于不同体质患者对“辟秽涤髓汤”替代方反应差异的数据报告,眉头微蹙,沉思着。

江月月去公司处理积压的事务了,江母在院子里打理那些花花草草。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蹬蹬蹬的声音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抬起头,就看到穿着连体小熊睡衣的小念安,从地毯那边跑了过来。

小家伙似乎刚睡醒不久,小脸红扑扑的,大眼睛还带着点迷蒙的水汽,目标明确地朝着茶几的方向前进。

秦牧放下报告,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一丝笑意,看着儿子跑向他。

小念安跑到茶几旁,扶着边缘,刚好能让他的视线越过茶几边缘,看到上面那些“奇怪”的东西。

他的目光,首先就被那颜色最深、形状最特别的羚羊角丝吸引了。

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指,指着那堆褐色的丝丝,仰起小脸,看向秦牧,奶声奶气地、却异常清晰地吐出了三个字:

“辣辣的…角角!”

秦牧正准备去拿水杯的手,猛地顿在了半空中。

他有些愕然地看向儿子。

昨晚,他只是随口一提“羚羊角”,并用“辣辣的”来形容其大寒之性可能带来的刺激感。

这小家伙,不仅记住了名字,还把他随口打的比方也记住了?

这记忆力和联想力……

秦牧心中微动,放下水杯,拿起旁边那片甘草,递到儿子面前,故意用一种随意的语气问:

“念安,那这个呢?还记得吗?”

小念安眨巴着大眼睛,看着那片淡黄色的甘草片,小脑袋歪了歪,似乎在努力回忆。

几秒钟后,他眼睛一亮,用小奶音雀跃地说:

“甜甜的草草!保护…肚肚!”

一边说,还一边用自己的小手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小肚子,动作憨态可掬。

秦牧眼中的惊讶更深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决定再试一次。

他拿起那块红褐色的血竭,这东西他昨晚可没提过。

“念安,你看这个,认得吗?”

小念安凑近了些,小鼻子嗅了嗅血竭那略带腥气又有点特殊香味的气味,小眉头皱了起来,似乎在努力从有限的知识库里搜索。

他看了好几秒,然后抬起头,看着秦牧,小脸上带着一丝不确定,小声嘟囔:

“红红的…块块…臭臭?”

他虽然没说出“血竭”的名字,但却精准地描述出了它的颜色、形态和气味特征!

这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对于一个三岁孩子来说,简直惊人!

秦牧彻底不淡定了。

他放下血竭,又依次拿起茯苓、以及茶几上另外几种他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药材,一一测试。

“这个白白的,像小伞?”

“嗯!小伞!香香!”

(茯苓)

“这个黑黑的,硬硬的?”

“黑豆豆!苦苦!”

(制何首乌,秦牧之前偶尔提过一句)

“这个长长的,黄黄的,闻起来有点冲?”

“黄棒棒!辣鼻子!”

(姜黄)

……

测试了七八味药材,小念安竟然能准确说出其中五味的特征描述,而且都是秦牧之前在不同场合,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随口提过的!

另外两味没说的,也只是因为他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相关描述。

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力好。

这简直像是一块超级海绵,对于他感兴趣的信息,尤其是与药材相关的信息,几乎能做到过目(耳)不忘!并且能进行初步的特征归纳和联想!

这天赋……

秦牧看着儿子那双清澈明亮、充满了对未知事物好奇的大眼睛,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惊讶,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和……隐隐的激动。

这就是他的亲生儿子!

这难道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念安真棒!” 秦牧难得地开口夸赞,伸手摸了摸儿子柔软的发顶。

小念安得到爸爸的夸奖,开心地眯起了眼睛,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仿佛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秦牧心中一动。

他不再将茶几上的药材视为工作资料,而是变成了……教具。

他拿起那片茯苓,放在掌心,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儿子说:

“念安,这个叫‘茯苓’,它不是小伞,但它喜欢长在松树根下,像松树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

“它的作用啊,是让我们身体里的水乖乖听话,不乱跑,还能让念安吃饭香香,睡觉甜甜。”

他又拿起制何首乌:

“这个呢,叫‘何首乌’,你看它黑黑的,像不像烧焦的土豆?但它可是个宝贝,能让头发变得乌黑乌黑的,等念安长大了就知道啦。”

他没有灌输复杂的药性理论,只是用最浅显、最有趣的方式,告诉儿子这些药材的名字和最直观的功效。

小念安听得津津有味,小手指着药材,跟着爸爸重复名字,时不时提出一些天真烂漫的问题。

“爸爸,甘草甜甜,能当糖吃吗?”

“不能哦,它是药,生病的时候才能请它帮忙。”

“那茯苓能让小金(他养的鱼)也吃饭香香吗?”

“呃……这个,大概不行,它是帮人的……”

父子俩一问一答,气氛温馨又充满乐趣。

传承的种子,就在这看似寻常的居家游戏中,悄然种下,生根发芽。

秦牧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仿佛看到了遥远未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某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