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434章 入密林生火烤肉,中军帐气氛凝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4章 入密林生火烤肉,中军帐气氛凝重

吴战一开始就混在唐军之中,苍梧早就被收进芥子珠之中,而换乘的是另外一匹马,毕竟苍梧实在是太扎眼了,老远就会被人认出,同样的手中工兵铲也换成了一把普通的刀,担心自己砍杀影响百战甲,完全也是因为工兵铲可是百战甲的一部分。

玄甲军出现的时候,他吊在末尾迂回而战,手中的刀不知道砍翻了多少人,其中还夹杂着随手甩出的箭矢,完全是当做暗器使用,这可比搭弓射箭方便多了。

弃马登上云梯后,更是凭借身法如同闪电一般翻越城头,每一刀都是命中敌方要害,而且招式极其刁钻古怪,对方根本防不住。

乌云满天的时候吴战就是一皱眉,手中的刀每一次砍杀都加大了力量,影子则是借助天色阴暗将倒地的尸体上面的武器全部收走,顺带着还偷走不少尸体,当然唐军的尸体没动。

倾盆大雨出现的时候,他的视线同样受阻,双拳难敌四手,后背挨了一刀,大腿上也被敌人扎了一枪,好在伤口不太重。对方得手换回的就是自己见了阎王。

即使这样,他手上的弩箭还不断射出,大刀砍人的频率更快,解救了不少己方人员。

当收兵命令出现耳边的时候,他是最后一个打算从云梯上撤退的,可自己赶回城墙边的的时候,看见惨状又挥手杀敌,为唐军这边抵挡敌人,直到大军撤回地面。

一咬牙,击杀三人之后越墙而出,身子还在空中的时候两个衣袖中弩箭频频射出,快接近地面的时候才强行扭动身形,双脚落地。

长叹一声,擦着城墙根快速撤退到边上一处密林之中,影子不用吩咐,将碰到的从上面坠落的高句丽的尸体全部卷走,两方的武器全没放过。

隐蔽的密林中一棵大树旁,吴战喘着粗气一屁股坐了下来,随手吞服药丸将身上的血止住,总算彻底长出一口气。

【何苦呢!】

【呵呵,林老让您担心了!】

【你呀,炼体也没有必要如此疯狂,一直调动功法却不自用,完全将火属性供应给了我。】

【不压榨一下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再说了,我不利用自身火属性,规则之力就无法奈何我,至少不敢强行将因果推在我身上!】

吴战一脸平静,随手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实在是身上的血腥味太重了,影子没有和他交流,只是将他周围一尺左右的雨水全部收入芥子珠之中,倒是让他浑身干爽起来。

【林老您?……】

【放心好了,缓慢恢复着呢,如果真的有危险,我会强行出手的!】

吴战的心里很暖,他知道如果自己毫无顾忌是根本阻止不了林老出手的,不像影子无法将他这个主人弄进空间。嘴上一笑,站起身从附近找了一些木柴生起一堆火,然后一只兔子出现手中,简单处理一下就开始烤制,打算满足一下自己饥饿的肚子。

暴雨在黄昏时分终于渐渐停歇,留下的是一个被彻底洗涤却满目疮痍的世界。

唐军大营内,泥泞不堪,士气如同被雨水浸泡过的弓弦,低沉而松弛。伤兵的哀嚎声在各营帐间此起彼伏,医官和辅兵忙碌地穿梭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湿土和草药混合的怪异气味。

白日的猛攻功败垂成,玄甲军和跳荡营等精锐的惨重损失,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一位将士的心头。

不过这些兵卒还是小声议论着战场之上自己在危急关头有人抵挡杀敌之事,只是谁也不知道那人叫什么,究竟是谁的手下。

事情传到右虞侯军的五兄弟耳中,他们相视一笑,瞬间就明白是吴战所为。

“队长不会受伤吧?”

“不会!应该躲在什么地方伺机而动。大家分头查看手下的兄弟,这一次士气多少都受到了影响!”

“好!”

另外一边,中军大帐内,气氛更是凝重得如同结冰。

李世民端坐于上,面色平静,但那双锐利的眼眸深处,却翻涌着压抑的怒火与深沉的思虑。李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一众文武重臣分列两侧,皆沉默不语。失败的阴云笼罩着所有人。

“伤亡几何?”李世民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听不出喜怒。

李积出列,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回陛下,初步清点,今日攻城,我军阵亡逾两千,伤者超过五千,其中玄甲军折损三百余,跳荡营伤亡近半……云梯损毁七十余架,攻城槌大部损坏……”

一连串的数字,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这是东征以来,单日最为惨重的损失。

“城中守军,情况如何?”李世民再问。

“据观察和细作回报,守军伤亡亦不在我军之下,尤其西门守军,遭玄甲军重创,几近换防一遍。但其城防主体未受致命损伤,高惠真仍在积极组织防御,修补墙垣。”李积如实禀报。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

强攻的代价太大,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辽东城这块骨头,比预想的还要坚硬。

良久,李世民缓缓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辽东城防图前,目光深邃:“强攻不利,天时不助。然辽东城必下,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众将面面相觑。

传统的攻城手段——土山、炮车、穴攻、蚁附——几乎都已尝试,虽给守军造成巨大压力,却始终未能达成突破。难道真要陷入长期围困,等待城内粮尽,或者寄希望于外围部队能迅速击溃高句丽援军?这两种情况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时间拖得越久,对远征的唐军越是不利。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略显低沉却带着某种奇异热忱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或有一法,或可撼动坚城。”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将作少监,名叫宇文恺的后人,宇文拙。此人精于工巧营造,尤善器械,性情有些古怪,平日不甚言语,但每每于工程器械之上,常有惊人之想。

“宇文卿,但说无妨。”李世民目光转向他,带着一丝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