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377章 绝境中的商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西雪原的厮杀声渐渐平息,只余下风雪的呜咽和濒死的呻吟。而在战场的南方,另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奔袭与抉择,正在紧张上演。

就在文鸯的骑兵如同神兵天降,冲击司马师本阵的同时,奉命断后并收拢溃兵的魏国骠骑将军司马昭,正与大将陈泰驻扎在距离主战场约数十里外的一处背风山谷中。他们刚刚击退了朱然、关兴的纠缠,虽获胜却也疲惫不堪,正在整顿兵马,清点损失,准备赶紧率后军与兄长汇合。

突然,谷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一队狼狈不堪的骑兵冲破风雪,直入中军,为首者正是此前在危难中奉命去向司马昭求援的羊祜!

“二公子!不好了!”羊祜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在马上嘶声喊道,声音因惊恐和奔波而变形,“大王……大王他……在前方遭遇蜀军埋伏!是……是文鸯的骑兵!兵力有数千之多,皆为精锐!大王他……他惊怒之下,眼疾崩发……已然……已然薨逝了!前军大乱,陛下……陛下危在旦夕啊!”

“什么?!”

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劈在了司马昭头顶!他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惨白如雪,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文鸯?他怎么可能会在这里?!朱然刚被击退,姜维的追兵尚在身后,这支骑兵难道是飞过来的不成?!

巨大的震惊、难以置信的困惑,以及失去兄长的剜心之痛,瞬间淹没了司马昭。但他深知,此刻绝非悲痛之时。皇帝若再有失,曹魏就真的彻底完了!

“陈泰!”司马昭强压住翻腾的气血,声音嘶哑却带着决绝,“你即刻整顿所有步卒,随后跟进!本将军亲率所有骑兵,先行驰援!”

他不再多言,甚至来不及披挂齐全,抓起长槊,翻身上马,厉声喝道:“所有骑兵,随我来!救驾!”

呜——!

凄厉的号角声在山谷中回荡,司马昭一马当先,身后万余精锐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冲出山谷,沿着被风雪覆盖的官道,向着北方主战场的方向,疯狂奔袭而去。马蹄践踏着积雪,溅起漫天雪沫,每个人都明白,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和命运赌博。

司马昭与所有魏军将领的疑惑,正是诸葛亮此番布局最精妙之处。时间需回溯到半月之前,邺城还未攻克,诸葛亮收到朱然初战不利的消息时。

丞相行辕内,巨大的河北舆图铺满地面。诸葛亮手持羽扇,目光久久凝视着地图上从邺城通往辽东的漫长路线。他的手指最终点在了幽州西北部,居庸关与卢龙塞之间的区域。

“司马师北遁,必走辽西走廊,经临渝,渡大凌河入辽东。此乃常理。”诸葛亮的声音平静无波,“司马师,司马昭皆天下奇才,朱然大军受天时地理所限,恐难竟全功。真有被司马师逃脱的可能。”

于是诸葛亮唤来了文鸳,将这与时间赛跑的重要任务交给了他。

“本相予你一项绝密军令。”诸葛亮目光锐利,“你即刻挑选军中最为精锐、耐苦寒、善骑射之将士五千人,一人三马,携带二十日干粮,轻装简从,不带任何重型器械辎重。”

他拿起一支朱笔,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路线:

“你部,立刻北上!出滏口陉,进入太行山区,然后转向东北,穿越军都陉,出居庸关,进入幽州西北部!而后,不惜代价,横穿燕山山脉!选择山间隐秘小路,避开所有魏军可能设防的关隘城池,直插辽西走廊的南端,大凌河以南地区!”

这条路线,几乎是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弧形,绕开了魏军所有主要的防御节点和追击预期路线。它充分利用了太行山、燕山复杂的地形作为掩护,虽然路途更加遥远险峻,且时值严冬,行军难度极大,但正因如此,也绝对超出了魏军的想象!

“你的任务,便是在司马师北逃队伍抵达大凌河之前,抢先抵达其前方,选择有利地形设伏!”诸葛亮语气斩钉截铁,“我会下令让朱然率领大军继续追击,若是他能缠住司马师北逃之师,你可伺机前后夹击,若朱然那边袭扰失败,也能拖延其速度,为你争取时间。若天佑大汉,你部能如期抵达,则给予其致命一击!若……若事有不谐,亦需全力阻滞,待姜维大军赶到!”

文鸯听得心潮澎湃,又感责任重大。这条路线,无疑是刀尖上跳舞,风雪、迷路、断粮、遭遇当地胡人或魏军小股部队……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但他没有任何犹豫,肃然领命:“末将遵命!纵粉身碎骨,亦必完成任务!”

正是凭借这条匪夷所思的路线,文鸯率领五千精锐,顶着风雪,忍受着极寒,在重金招募的熟悉燕山小路的猎户带领下,跋涉于崇山峻岭之间,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硬生生抢在了沿着相对平坦但拖沓的辽西走廊行进的司马师队伍之前,成功抵达了预定伏击地点,创造了这场改变战局的突袭。

司马昭率领骑兵一路狂奔,心中焦急如焚。然而,就在他距离主战场尚有十数里时,前方雪幕中再次冲来一队仓惶的人马,看服色竟是朝廷官员!为首一人,更是他熟悉的钟会!

“士季!前方情况如何?陛下呢?!”司马昭急忙勒马,厉声问道。

钟会脸色惨白,衣衫褴褛,见到司马昭,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声音带着哭腔:“二公子!晚了!都晚了!陛下……陛下他……不肯撤离,严令我带着重要文书先行找你汇合,此刻不知是何情况!”他颤抖着举起手中的玉玺和诏书,“此乃陛下临终所托,传位于陈留王的诏书和传国玉玺!陛下命我……命我交予二公子,延续社稷!”

“陛下……!”司马昭虽然已有不祥预感,但亲耳证实,仍觉眼前一黑,一股腥甜涌上喉头。他强忍着没有落马,死死攥紧了缰绳。

司马昭不敢再做停留,让钟会留下妥善安置这些重要官员和资料,他又率领着大军继续狂奔,他心里仍然存着一丝希望,皇帝可能还在!

但随着司马昭继续前进,一路上遇到了更多从前线溃散下来的士兵带来了更详细的消息,确认了皇帝曹芳自刎、众多大臣死节的惨状。

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司马昭知道,此刻再冲过去,除了与文鸯硬拼,玉石俱焚外,已无任何意义。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巨大的悲痛必须转化为活下去的责任。

他立刻下令停止前进,与钟会以及随后赶上来的羊祜,就在这风雪途中,展开了紧急磋商。陈泰率领的步卒主力也在不久后赶到汇合。

几人围在一起,羊祜迅速在地上粗略画出了周边地形图。

“文鸯堵在前路,姜维追兵在后,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若强行突破文鸯,或回头迎击姜维,皆是以卵击石。”司马昭声音低沉,分析着当前绝境。

钟会指着地图上辽西走廊靠海的一侧,那里地势更为复杂,有沼泽、滩涂和起伏的丘陵:“据溃兵所言及当地向导确认,由此往东,靠近海滨处,有一条废弃已久的盐枭小道,可绕过文鸯目前控制的官道区域,虽然难行,但足以通行人马。或可从此处,悄然穿插过去,直抵辽东!”

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但也是目前唯一的生路。

“必须有人留下断后,吸引文鸯和可能追来的姜维的注意力,为主力撤离争取时间。”司马昭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羊祜和陈泰身上,“叔子,玄伯,此重任,非二位莫属!我予你们所有步卒及部分伤疲骑兵,多树旗帜,广布疑兵,做出欲从正面突围或固守待援的姿态,务必拖住蜀军!”

羊祜与陈泰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决然。他们重重抱拳:“领命!必不负所托!”

“好!”司马昭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决定,“我与士季,即刻护送新君、玉玺、诏书及核心文臣、典籍,由钟会所选之小路,轻装疾行,前往辽东!能否延续大魏国祚,在此一举!”

计议已定,再无犹豫。在这风雪弥漫的辽西绝地,曹魏最后的残余力量,为了那微乎其微的延续希望,毅然分兵。司马昭、钟会带着年仅七岁的曹髦和最后的希望,悄然隐入了海滨的风雪与迷雾之中。而羊祜与陈泰,则整理队伍,面向南方和西方,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注定惨烈的阻击战。

帝国的余烬,能否在辽东重新燃起一丝星火?答案,隐藏在北方更加酷寒的未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