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太极殿内的气氛比往常更加凝重,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檀香依旧袅袅升起,从铜鹤香炉里飘散出来,弥漫在大殿的每个角落,但却驱不散空气中的紧张气息,反而让人觉得更加压抑。百官们早早地就到了,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声音压得很低,像蚊子嗡嗡叫。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异样的神色,目光时不时地瞟向文官列中那几位御史,显然都知道今天要有大事发生,心里各有各的盘算。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仿佛没有察觉到殿内的异样。他穿着一身玄色的龙袍,龙袍上绣着金色的龙纹,在晨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他翻阅着面前的奏折,手指偶尔在上面轻轻敲击,发出 “笃笃” 的轻响,节奏均匀,让人心神不宁。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 太监的唱喏声尖细而悠长,在大殿里回荡,像一根针划破了寂静。

话音刚落,就见领头的御史张衡从文官列中大步走出,他身材高大,穿着一身青色的官袍,腰杆挺得笔直,像一棵挺拔的青松。他手里高举着那份弹劾李杰的奏折,奏折的封皮是醒目的白色,在一众深色的朝服中格外显眼,像一面旗帜。

张衡走到大殿中央,“扑通” 一声跪下,膝盖与坚硬的金砖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他声音洪亮,穿透了整个大殿,带着一种义正言辞的气势:“陛下!李杰私造炸城之器,每日在皇城附近引爆炸药,惊扰龙脉,致使地脉受损,水井干涸,百姓惶恐,其罪一也!请陛下严惩李杰,拆除新械坊,以安天意,以慰民心!”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立刻跟着走出七名御史,他们穿着同样的青色官袍,动作整齐划一,齐刷刷地跪在地上,膝盖落地的声音连成一片,像一阵急促的鼓点。他们齐声喊道:“请陛下严惩李杰,拆除新械坊!” 声浪巨大,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在空中飞舞,像一群受惊的蝴蝶。

殿内瞬间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些御史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文官们大多神色复杂,有的面露赞同,微微点头,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有的则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了担忧,显然对用 “惊扰龙脉” 这种理由弹劾李杰有些不以为然,但也不敢轻易出声反对。武将们则脸色铁青,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程咬金忍不住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低声骂道:“这群酸儒,又在搞这些幺蛾子!整天不干正事,就知道鸡蛋里挑骨头!”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落在张衡身上,眼神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他语气平淡地问道:“张御史,你说李杰惊扰龙脉,可有确凿证据?”

张衡抬起头,脸上带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大声说道:“陛下,城郊三口水井干涸,百姓亲眼所见,这就是铁证!而且有风水先生言,新械坊所在之地正是龙脉支流,每日的炸响如同在龙身上敲锤,长此以往,必损我大唐国运啊!臣不敢欺瞒陛下,此事关乎重大,还请陛下三思!”

“一派胡言!” 尉迟恭忍不住出列反驳,他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铠甲,铠甲碰撞发出 “哐当” 的声响。他走到大殿中央,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如钟:“陛下,李杰造火药是为了抗击突厥,解云州之围。那些水井干涸,分明是因为天旱,与新械坊无关。昨日新械坊还拿出了雨量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今年的降雨量较往年减少了三成,足以证明!张御史仅凭风水先生的几句话就诬陷忠良,实在是居心叵测!”

张衡立刻反驳道:“尉迟将军,你怎能被李杰蒙蔽?雨量记录岂能作数?说不定是他早就伪造好的!龙脉受损,事关重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尉迟将军身为武将,更应懂得敬畏天意,岂能如此草率?”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户部侍郎王珪突然出列,他头发花白,穿着一身紫色的官袍,对着李世民躬身说道:“陛下,臣附议张御史之言!李杰不仅惊扰龙脉,更是挥霍无度!新械坊三月耗费硝石三万斤,要知道,这三万斤硝石足够我二十万禁军一年之用!如此浪费国之重器,简直是暴殄天物,其罪二也!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他的话像一颗炸弹,在殿内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硝石是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也是战略物资,在市面上十分紧缺,耗费如此巨大,确实让人心惊。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开始动摇,看向李杰的方向(他今日也在朝列之中),眼神里多了几分怀疑和审视。

李杰刚想开口辩解,吏部尚书又紧随其后出列,他面容严肃,语气严厉地说道:“陛下,李杰身为司农寺卿,掌管农业、仓储等事,却越权研发军器,私藏火药图纸,从不呈交朝廷备案,此乃目无王法,藐视朝廷,其罪三也!军器研发乃兵部职责,李杰此举,分明是想独揽大权,其心可诛!请陛下严惩不贷!”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三罪” 已被抛出,每一条都像一把锋利的刀,指向死罪,步步紧逼,不给李杰任何喘息的机会。

文官集团中,不少人纷纷附和,“请陛下严惩李杰” 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潮水一样涌向龙椅上的李世民,带着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武将们则气得脸色通红,像被煮熟的虾子。程咬金忍不住大声喊道:“你们这群人,分明是嫉妒李杰有本事!他造火药是为了大唐,为了保住云州的弟兄们,你们却在这里鸡蛋里挑骨头,安的什么心!要是云州城破,你们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秦叔宝也出列说道:“陛下,李杰的火药威力巨大,能解云州之围,此乃大功一件。如今战事紧急,正是用人之际,岂能因这些无稽之谈就严惩功臣?还请陛下明察!臣愿意以性命担保李杰的忠心!”

朝堂上再次陷入对峙,文官们和武将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声音越来越大,像两群争斗的野兽。张衡等御史则跪在地上,不肯起身,像一座座顽固的石像,坚持要李世民严惩李杰。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沉默地看着这一切,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笃笃” 的声音在喧闹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权衡着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殿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每个人都屏住呼吸,心脏 “砰砰” 地跳着,等待着帝王的裁决。檀香依旧缭绕,但此刻却仿佛带着一股压抑的气息,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下一秒就要窒息。

李杰站在朝列中,神色平静,像一潭深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弹劾,他没有丝毫慌乱。他知道,这些人是冲着新械坊和火药来的,无论他怎么做,总会有人鸡蛋里挑骨头。他们害怕火药这种新事物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相信李世民的判断力,同时也做好了为自己辩解的准备。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弹劾他的官员,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丝淡淡的嘲讽,像在看一场闹剧。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他知道,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