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哈哈!玄德公今日有口福了。小德子,将此鱼送御膳房,朕要与玄德公共进晚膳!”

小德子满脸堆笑,小跑上前接过鱼,兴冲冲奔向御膳房。

“陛下钓术精湛,满朝文武怕是无出其右。”

刘备暗自揣测:陛下召见,莫非只为对弈与共膳?

“来,先下棋!”

刘苍笑指棋盘,示意刘备入座。

刘备心中暗叹,终究还是认命般坐了下来。

十分钟后,棋局终了。刘备望着己方所剩无几的棋子,无奈地向天子拱手认输:陛下棋艺超凡,臣实在望尘莫及。

刘苍闻言开怀大笑,眉宇间洋溢着愉悦之色。他心知肚明,自己棋艺 ** ,不过是群臣有意相让。但这又何妨?胜负才是关键。正如后世枭雄所言,不问过程,但求结果。既然坐拥胜利,便是本事。

待侍从撤去棋盘,刘苍直截了当问道:玄德对西域局势有何见解?

刘备略感诧异,原以为只是寻常对弈,未料天子竟为此事召见。西域乃我大汉昔日辉煌的见证,可惜随着国势衰微,如今已陷入动荡。

若派卿前往西域,可有良策?刘苍素来雷厉风行,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

刘备闻言精神一振,连心跳都急促了几分:西域诸国战乱不休,民不聊生。此正是我大汉重振雄风,还西域太平的良机!

不错。刘苍微微颔首,如今我大汉威名远播,西域这条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朕欲打通此道,甚至扩大疆域,让大汉威名远扬。思来想去,特召卿来商议。

刘备内心波澜起伏。自归顺以来,虽然官居高位备受重用,但始终心有芥蒂。此刻天子垂询西域之事,令他重新燃起了建功立业的渴望。

**1170**

从有望开创王朝的雄主,到复兴汉室的栋梁,如今却权势尽失,尽管刘苍赐予他 ** 厚禄,心中却始终难以释怀。有一阵子,他情绪低沉,甚至怀疑自己多年来的拼搏是否走错了路,是否太过理想化?然而,当刘苍提及“西域”二字时,他沉寂已久的心猛然跳动起来。

他渴望率领汉军远征,将大汉威名远播四方,让诸多异族国度皆臣服于汉家威严。尤其是当他见识过那张亚洲疆域图,听闻“日不落”宏图后,沉寂的热血再度沸腾。然而,复兴汉室已近三年,他仍未找到自己的位置,连昔日宿敌曹操都已受命为汉室开疆拓土。

这可是注定载入青史的功业啊!刘备怎能不心驰神往?曹操固然不凡,难道他刘备就逊色吗?下朝后,他常常自问:是否已被刘苍猜忌?时至今日,乍闻“西域”二字,他怎能不心潮澎湃?

“陛下,关于西域,臣有些浅见。”刘备强抑激动,语气沉稳。

刘苍对刘备的见解颇为信任,毕竟他曾开创蜀汉基业。于是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据黑冰台密报,西域如今四分五裂,诸国混战不休,更受匈奴残部侵扰(当年三分匈奴,部分归顺汉化,余部西迁)。此时若挥师西进,正是平定乱局之良机。”

“臣有二策:其一,以堂堂王师之威,大军压境,慑服西域诸国;其二,先遣密探渗入,或收买,或结盟,以纵横之术瓦解其势。此为臣之拙见。”

自知晓世界之广袤及“日不落”计划后,刘备便格外关注亚陆舆图,常与关羽、张飞商讨。尽管刘苍忽然问起令他措手不及,但往日探讨已有所积累,故应答从容。

其实,不仅刘备,朝中许多人在得见亚陆全图后,皆有过类似思虑。

听完二策,刘苍暗自赞许——不愧是青史留名的枭雄。

“若命你征讨西域,需多少兵马?”刘苍毫不怀疑刘备能否功成。

刘备凝神思索着,西域地域辽阔且环境险恶,用兵多少确需审慎权衡。兵力不足恐难保周全,若调派过多又难免靡费粮饷。

如今我大汉国威如日中天,既已对**开战,东方又正开拓诸岛疆土,兵马调度着实需周全考量。

西域诸国林立,强弱悬殊。强国彼此结盟,既震慑西域诸邦又防备西匈奴;弱小邦国则苟且求存,在大国与西匈奴的夹缝中艰难立足。当地政局错综复杂,若不得其法,委实难觅 ** 之道。

若我大汉堂堂正正进军西域,对诸国而言无异于巨鳄入浅潭。那些仅据一城的小国,大可施以怀柔之策;至于强国,不妨恩威并施,迫其随军出征。如此既能省却部分兵力损耗,依臣估算,五六万精兵足矣。

陛下,臣以为五万兵马已然足够。

刘苍闻言却眉头紧蹙:仅五万之数?朕深知西域幅员辽阔,黄沙戈壁遍布,人烟稀少。每克一地都需分兵驻守,若欲尽收西域版图,五万人马岂非杯水车薪?

玄德公当知,此番西征非为一时征伐,朕志在将西域永归汉土。以五万之众...朕以为实难竟全功。

试着刘苍暗自盘算着兵力需求,五万将士似乎不够稳妥,十万之数也未必能确保西域安稳。在他心中,至少需要十余万大军方能完全掌控那片广袤土地。

刘备轻抚长须,那三缕胡须颇有读书人的风范,与关羽的须发相似却不那般浓密。他从容谏言道:陛下,五万精兵已足矣。西域诸国并非铁板一块,其中不少邦国厌战求和。我们只需集中兵力对付西匈奴与少数好战之国,余者自会归顺。

这番分析让刘苍有所领悟。西域确实分崩离析,若能重点打击顽固势力,其余小国自然会望风而降。不过当下要务仍是东征 ** 。太史慈仅率五千铁骑便连战连捷,可见这个对手并不难对付。

朕明白了,此事暂且保密。刘苍摆手示意退下。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他陷入沉思:若启用刘备,必然要同时调动关张二人。这位曾经的枭雄虽然近年表现恭顺,但当年指着桑树自称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豪言壮语,始终令人难以完全放心。

刘备向来不轻易寄人篱下,每次投奔他人后不久便会离去,重新积蓄自己的势力。

“玄德啊玄德,你当真甘心吗?”

刘苍指尖轻叩桌案。后世研读三国者,对刘备褒贬不一。

有人赞其仁德,亦有人讥其伪善。

“罢了,暂且按他所提西域二策部署吧。”

刘苍暗忖未看错人。刘备能在猝然垂询时对答如流,显是早有筹谋。

宫门外,刘备向引路小太监拱手致谢。

那小太监见他竟向自己行礼,顿时手足无措。

这不过是寻常礼数,绝无贿赂之意。

当年剿灭黄巾后,刘备本有立足之地,却因不屑贿赂上官,加之张飞暴烈,最终挂印而去。

592.三兄弟的盘算

正因如此,刘备待人只论真心——你以诚待我,我必谢之。若想索贿?休想!

小太监涨红了脸:“玄德公折煞小的了!既已送至宫门,奴婢这就告退。”

待其离去,候在一旁的关张二人急步上前。

“兄长,陛下所为何事?”见刘备安然无恙,二人方松了口气。

“且随我回府,今夜一醉方休!”

刘备眉宇间透着喜色。方才面圣时,他已然揣摩出此次西征统帅人选——十有 ** 非己莫属。

关张见兄长自出宫便喜形于色,虽满腹疑问,却知此处非说话之地。

新修的刘府亭台错落,假山荷塘俱全。

入得书房,刘备即刻屏退左右:“今日闭门谢客,任谁来访,只说主公不便。”

院门紧闭,谢绝访客。

“兄长,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张飞行色匆匆,沿途便按捺不住心中困惑。

“二弟且稍安勿躁。”

关羽轻抚长髯,目光沉静如古井。

刘备嘴角微扬:“此番乃是喜讯......或许算是喜讯罢。”

他忽然想起天子未必只传唤他一人,若换了旁人......

翼德急得跺脚:“兄长倒是明言啊!”

声若洪钟震得枝头雀鸟惊飞。

“三弟这急性子......”

刘备蹙眉摇头,“若真委以重任,你这般毛躁如何担得起?”

遂将刘苍垂询西域诸事细细道来。

话未说完,张飞已蹿起身来,铁甲铿锵作响:“陛下要征讨西域?还让兄长总督兵马?妙极!俺这身筋骨早该活动了!”

黝黑面庞涨得通红,活似煮沸的铜壶。

只见关羽丹凤眼精光乍现,青龙偃月刀在青石板上碾出半轮新月。

“莫要过早欢喜。”

刘备神色忽转凝重,“圣意难测,未必真落在咱们肩上。”

“兄长多虑!”

张飞蒲扇般的手掌拍得案几摇晃,“若非属意于你,陛下何必单独召见?”

云长亦微微颔首。

“无论如何——”

刘备突然厉声喝道,目光如电射向张飞,“此事若走漏风声,唯你是问!”

**

山岗上松涛阵阵。

太史慈鞍挂双戟,隐于林间。精铁打造的望远镜拖出冷光,镜筒中映出平原上行军的队伍——那是**引以为傲的劲旅,三韩征战中扬名的虎狼之师。

“竟是条大鱼。”

他嘴角勾起 ** 者的笑意,铁戟在暮色中泛起血芒。

他的言辞间透着浓浓的不屑。

将军,接下来我们该怎么行动?

副将同样握着一支望远镜——自从系统奖励玻璃制造技术后,刘苍自然不会遗漏这个行军利器,早命人批量打造,凡是将领皆可配发。

他们必经之路上有座峡谷,我们提前赶到那里设伏。只要封死两头,就能全歼这支所谓的精锐部队。

申屠,**王朝赫赫有名的猛将。

在三韩统一之战中屡立奇功,为**王朝奠定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堪称王朝顶尖将才之一。此刻他正率领万人大军,意图截击太史慈部。

行军速度太慢,传令加速前进。

申屠向副官下达急行军的指令。这般催促实属无奈——强行军不仅会引发士卒怨怼,更会透支体力,若途中遭袭后果不堪设想。

但面对那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巨龙,他别无选择。

王上啊,是否太过自信了?备战尚未周全,就贸然与大汉开战...

除却王川郝,申屠堪称朝中最清醒之人。他深知看似强盛的**王朝,在大汉铁骑面前依然相形见绌。

但愿天佑我军。

这些时日,太史慈率领数千铁骑来去如风,将战场化作自家后院。而**缺马少骑,纵有骑兵也难以抗衡大汉精锐。

在接连催促下,**军队拉成长蛇阵怨声载道。各队 ** 厉声呵斥着,勉强维持着急行军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