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咸鱼王妃靠吃瓜逆袭 > 第19章 情报网的复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州的春天,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进来的。河面的冰悄然化开,枝头冒出茸茸的绿芽,连吹在脸上的风,也少了那股子刀割般的凛冽,变得柔和起来。

苏晚晚的“南州特色小卖部”——这是她内心给自己的物资交换点起的爱称——经营得愈发红火。院子里不再只是堆着柴火和咸鱼,而是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山货:捆扎整齐的干蘑菇、散发着清香的草药束、初步鞣制的兽皮,甚至还有一些村民手巧编织的藤器、草垫。

翠儿现在已经能很熟练地根据萧景玄制定的那份“价目表”,进行物资的清点和交换了。而墨离手下的暗卫们,也渐渐摸索出了一条相对稳定的、将精选山货运往附近城镇换取盐铁等必需品的“商业通道”。

一切都在向着“小康”生活稳步迈进。

但苏晚晚的“咸鱼”脑子,并没有因此满足。某天晚上,她一边泡着热水脚(这是她每天最幸福的时刻),一边看着萧景玄就着油灯微弱的光芒,在一张粗糙的草纸上写写画画,似乎在推演什么。

“王爷,你在画啥呢?”她好奇地探过头。

萧景玄笔尖未停,淡淡道:“南州及周边三郡的山川地势,与可能的驻军、粮草补给点。”

苏晚晚看着那线条简洁却精准的地图,上面甚至还标注了一些她看不懂的符号,心里不由得赞叹:【专业人士就是不一样!】

随即,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中了她!

地图!信息!

她这个小卖部,每天迎来送往的,不就是南州本地最了解情况的“活地图”和“信息源”吗?!

张婶可能不知道隔壁郡的驻军在哪,但她肯定知道哪个山头蘑菇最多,哪条小路能避开官道走到邻村!李猎户更是个移动的“山林百科全书”!陈老丈他们这些老村民,对本地的人情往来、谁家有什么变故、最近来了什么生人,不比那些机械收集情报的暗卫更门儿清?

【我的妈呀!我守着个金山在要饭啊!】苏晚晚激动得差点把洗脚盆踢翻。

她猛地从水里抽出脚,也顾不上擦,湿漉漉地就踩在地上,扑到萧景玄身边,眼睛亮得吓人。

“王爷!王爷!我有个天才的想法!”

萧景玄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笔尖一滑,在地图上留下了一道多余的墨痕。他无奈地放下笔,看向兴奋得脸颊通红的苏晚晚:“何事?”

“情报!我们可以搞情报!”苏晚晚手舞足蹈,“咱们这个小卖部,不就是现成的情报站吗?”

她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她的“宏伟蓝图”:“你看啊,来咱们这换东西的,都是本地人!他们家长里短,他们知道哪条路好走,他们见过什么生面孔!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平时看起来没用,但如果咱们有意识地收集起来,让墨离他们稍微……嗯,加工分析一下,说不定就能拼凑出很有价值的情报!”

“比如,哪个村的二流子最近突然阔绰了?是不是可能被什么人收买了?”

“比如,最近往北边去的商队是不是变多了?是不是说明北边有什么动静?”

“再比如,有没有陌生人在打听咱们这儿的情况?是不是朝廷或者晋王余孽派来的探子?”

她越说越觉得可行,感觉自己简直是个被埋没的情报天才!

萧景玄听着她的话,深邃的眼眸中 initially 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深思,最后沉淀为一种深沉的赞许。他确实一直在通过暗卫的渠道收集信息,但暗卫人数有限,且过于显眼。苏晚晚这个方法,润物细无声,借助的是最普通不过的百姓日常,覆盖面更广,也更隐蔽。

【她竟能想到此处……】他看着苏晚晚,心底那片冰冷的湖,仿佛被投入一颗暖石,涟漪层层荡开。

“可。”他再次给出了简洁而肯定的答复,但这次,眼神里多了些别的东西,是认可,是……骄傲。

“你同意啦?!”苏晚晚高兴地抱住他的胳膊晃了晃,“那咱们得制定个‘情报收集Sop’!”

萧景玄:“……Sop?”

“就是标准作业流程!”苏晚晚解释道,“不能直接问,那样会吓到乡亲们,也不安全。得潜移默化,聊天似的套话!”

她立刻进入状态,拉着萧景玄开始“研发”话术。

“比如,张婶来换盐,咱们就可以闲聊:‘张婶,最近天气好,没多采点蘑菇?我听说北边黑风岭那边蘑菇特别好?’ 她要是说‘哎呀可不敢去,那边最近不太平,好像有生人’,这不就是信息?”

“再比如,李猎户来换铁箭头,咱们可以问:‘李大哥,最近山里猎物好打不?有没有碰到什么稀罕物?或者……碰到什么稀罕人?’”

“还有,可以让翠儿跟来换东西的大娘大婶们拉拉家常,谁家闺女要出嫁啦,谁家儿子在外头惹事啦,这些看似八卦,里面可能都藏着有用的信息!”

苏晚晚说得口干舌燥,抓起萧景玄的茶杯就灌了一口。萧景玄看着被她用过的茶杯,眸光微动,却没说什么。

“最重要的是,”苏晚晚放下茶杯,表情认真起来,“所有收集到的零碎信息,必须立刻汇总到墨离那里,由他们进行专业的分析和交叉验证。咱们只负责收集,不负责判断,更不擅自行动!安全第一!”

萧景玄点了点头。她考虑得很周全。

说干就干。

从第二天起,“苏记小卖部”在原有的物物交换功能上,悄咪咪地加载了“情报收集(闲聊版)”模块。

苏晚晚和翠儿化身最亲切的“掌柜的”和“伙计”,在交易之余,笑容满面地跟村民们唠嗑。萧景玄则坐镇幕后,将听到的有价值的信息,用只有他和核心暗卫才懂的符号,快速记录在特制的小木片上。

墨离和他的手下,则多了一项新工作:每晚定时来收取这些记录了“八卦”的木片,然后像拼图一样,将那些“北边有生人”、“东村来了个卖货郎呆了三天不走”、“听说县太爷的小舅子最近赌运亨通”之类的碎片信息,进行归类、分析、核实。

一开始,信息杂乱无章,大多是真的家长里短。但渐渐地,一些模糊的脉络开始浮现。

比如,通过多个村民零星的提及,墨离确认了确实有一股不明身份的人,在黑风岭一带活动,行踪诡秘。

又比如,那个在东村滞留的“卖货郎”,经暗卫暗中调查,发现他贩卖的货物很少,但对村里的道路、水源却异常关心。

这些信息,单独看或许不算什么,但汇聚起来,经过专业分析,就成了照亮黑暗角落的微光。

苏晚晚看着墨离每晚送来(给萧景玄)的、写有初步分析结果的更小号的木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看看!这就是群众路线的力量!】她内心无比自豪,【谁能想到,这偏远山村里的柴米油盐交易,底下竟然流淌着信息的情报河!】

她甚至给这个新生的情报网络起了个代号,叫“咸鱼情报网”,取义于她最初的梦想,以及其看似无害、实则内涵丰富的特质。

萧景玄对于这个名字不置可否,但看着苏晚晚那副“快夸我”的小得意模样,眼底总会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这条意外复苏的情报网络,虽然还稚嫩,覆盖范围也有限,但它就像藤蔓的根须,正以这个南州小院为中心,悄无声息地向着四周蔓延,贪婪地汲取着一切可能有用的养分,为未来的某一天,积蓄着力量。

苏晚晚觉得,她这条咸鱼的退休生活,真是越来越……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