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42章 老北京杂酱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哥好!”

王保顺明显比赵竹生年纪大,但见是石午阳介绍,便也抱拳称哥,

“俺叫王保顺,是咱石字营马队的,赵哥进营时可能没见过俺。”

“来!说说你为啥也不跟着大军走!”

石午阳再次问道。

“那个……俺跟你们一样,也是从山海关捡回一条命!”

王保顺回答道,

“这不,今儿早上不是拔营么?昨儿个中军营那边就来了人,把我们营里剩下的几十匹马全牵走了,都给了老营那边使唤,俺这帮骑马的可不就成了走地鸡。俺气不过,就逃营了么,反正也没人管。”

王保顺看上去有点气不忿,鼓着眼睛在那里说。

“将军,你留下来是不是有什么差事?俺这……还是想跟着你,要是有差事您吩咐!”

王保顺现在是散兵游勇,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走哪里?

这都是多年来扛刀干事的人,让王保顺当回普通人估计也够呛,所以碰上石午阳他很高兴。

“这样!你晚上来汇昌和客栈,我们一起商议商议!”

石午阳现在也是缺人,王保顺这种忠勇之人很对眼,何况还是石字营里的老人。

“行!那您先问事,俺和弟兄们就在这四处找找。”

王保顺答应道。

“嗯!你忙。”

石午阳笑道。

王保顺抱拳后便领着那几个一起来的顺军弟兄四处翻找起来。

“这位大哥,我向你打听个事?”

石午阳招呼那位年长的役吏。

“将军,您说!”

这位役吏态度很是恭敬,也称石午阳为将军起来。

石午阳也懒得纠正他,便问道:“近一个月来,有没有城内哪个王公大臣叫过太医去府上看过刀剑之伤?”

“这些都是医官的事……我也不是很清楚……”

年长的役吏说道,

“这应该都有造册可查的,我这就去给将军找来!”

本来这种在太医院署衙里医诊及取药而记录的名册都是属于官方机密,可大明朝都完了!

这也就不算是什么机密了。

那个造册锁在一个大红木柜子里,刚好王保顺几人在撬那个木柜上的铜锁。

“各位军爷,我这有钥匙!”

年长的役吏掏出铜钥匙急忙向王保顺几人喊道。

“有钥匙也不早说……”

王保顺瞪着眼说道。

“对不住!刚才将军跟小人问话哩!”

年长的役吏满脸堆笑的向王保顺说道,

“来!军爷,让一下,我来开这锁子。”

造册很快拿了过来,石午阳让赵竹生从农历三月十九开始查,他怕自己万一看不懂。

……

“公子,我查了,但这上面记的金创药都是顺军取的。”

赵竹生合上册子说道,

“不过三月二十日到二十六日那一页的册纸被人撕掉了。”

“这个册子是谁记录的?最近有没有经过其他人之手?”

石午阳皱眉转头向站在身后的年长役吏问道。

“回将军,这册子是记录官所记,我是行保管之职……”

这个役吏原来是干仓管啥的,他努力回想着,

“哦!上个月二十七,秦太医找小人要过这册子,但一会儿就还回来了。”

“秦太医?他擅长什么医术?”

石午阳追问道。

“金创之术!”

年长役吏回应。

有眉目了,找到这秦太医,八成就能找到公主。

这农历的四月份底,如果没有人每天帮忙清创消毒,坤兴公主断臂之伤很难不被感染。

“他在北京城内的住处在哪?最近见过他么?”

石午阳继续追问道。

“这个小人不知,自上个月二十七见过秦太医后,嗯……小人再也没见过他。”

年长役吏役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哦!小林子应该知道,他以前去秦太医府上传过话……”

“小林子!谁是小林子?”

年长役吏的话音未落,赵竹生就朝着堂内大声呼叫起来!

“军爷!我……我是小林子……”

这小林子听见叫他,赶紧跑了过来,腿肚子竟微微的打颤。

“你知道那秦太医住哪里?”

石午阳问他。

“知道!知道!”

小林子跪在地上,低头回应道。

“好!辛苦你带下路,我想去拜访下秦太医。”

石午阳扶起小林子。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小的份内事!”

小林子低头拱手道,

“军爷是这会过去?”

“走!带路!”

石午阳率先跨出太医院高高的门槛,临出门还不忘回头跟王保顺打个招呼,

“王哥,发财哦!记得晚上汇昌和!”

……

三人来到灯市口的秦太医府上,可府上人说,最后一次见到秦太医也是上个月二十七号,之后也是再也没见过他,

家人还以为他是遭了大顺兵灾,府里还准备过些日子直接给秦太医起灵堂呢。

让小林子走后,石午阳和赵竹生两人坐在秦太医府外街道上的树荫底下,北京的天已经热了起来。

“这秦太医看来就是医治坤兴公主的大夫。”

赵竹生分析。

“八成没问题!”

石午阳跟着说道,

“这秦太医一直没回去过太医院,估计是害怕大顺军的人盯着太医院,但是……这后续肯定还需不少金创药膏,看来如果要取药的话,只能是在城里的其他药铺了。”

“嗯,估计还是他相熟的药铺!”赵竹生接声说道。

“没错!很有可能。”

赵竹生补充的这一句话让石午阳意识到什么。

他站起身来朝秦太医府宅四周的街道打量了一番,并没有在附近看到有什么药铺、医馆啥的。

“嗯……看前面有家面铺,我们先去吃点东西。”

石午阳说道,这都临近下午了,两人确实是有点饿了。

这是一家炸酱面馆,虽然说大顺军撤离了北京,但店铺内也没有几位食客。

一进门,搭着白毛巾的伙计就热情的迎了上来,“两位客官,吃点什么?”

“两碗炸酱面!”

“好嘞!炸酱面两碗!”

伙计走向内厨,大声喊道:

不一会,伙计端上来两碗面汤,放下说道:“客官有口福,小店的杂酱面可是咱北京城一绝哦!”

“嗯嗯……”

赵竹生应和着,随口问道:“小哥!劳驾打听下这附近哪里有药铺么,家里婆娘感点风寒,想抓点风寒药回去!”

赵竹生是个机灵人。

“药铺?前头拐个街角,头一个胡同口就有一家大的。”

伙计很熟悉附近这一带,同时又八卦道:“那药铺知道么?朝廷的太医都在里头占有干股哩!”

“哦!哪位太医?”

石午阳喝了口面汤假装随意问道。

“还不是前街住的那位秦太医,他是咱小店的老熟客了,可这都有快个把月了,都没见过他来吃面。”

大明朝一亡,这小店的伙计也是口无遮拦。

“秦太医!”

石午阳和赵竹生两人不由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