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118章 八十三亿基石,新篇序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八十三亿基石,新篇序章

2016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城笼罩在岁末的薄暮与寒意中。国贸三期澈资本的办公室内,却灯火通明,暖意里流淌着一种沉静而巨大的成就感。

宽大的办公桌上,并非堆砌着冰冷的数字报表,而是几张简洁却分量千钧的资产汇总清单。林澈独自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长安街渐次亮起的蜿蜒车灯,如同一条流动的金色河流。他的手中,端着一杯微温的清茶,神色平静,眼神却深邃如海,映照着窗外初上的华灯,也映照着过去六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图景。

六年前,他怀揣着彩票换来的几百万,如同一个手持简陋地图的探险家,闯入了这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商业丛林。而今,地图已变为现实,他亲手缔造的帝国,已初具雏形。

“咚咚咚——”轻轻的敲门声后,李娜和陈默走了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忙碌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与有荣焉的振奋。

“林总,这是财务部刚刚核对的,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公司核心资产最终盘点报告。”李娜将一份更加精美的打印文件轻轻放在桌上,声音虽保持着一贯的专业,却难掩一丝激动。

陈默则咧着嘴笑道:“澈哥,卷贰的初步规划和几个重点方向的可行性报告,我们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一声令下!”

林澈转过身,目光落在报告首页那个加粗的数字上。他没有立刻翻看明细,因为每一项资产的积累,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 比特币持仓:坚守多年,历经波折,如今16万枚比特币按年末市价计算,价值已达 5.5亿 人民币。这是一场信念与远见的胜利。

* 小米公司持股:天使轮的投资,已随着小米的迅猛发展成为庞然大物,持股估值稳居 75亿。这是他切入科技领域最成功的基石投资。

* 字节跳动(今日头条)股份:早期布局的新媒体巨头,份大20%同时增长迅猛,估值也已达到 5亿,未来潜力无限。

* A股证券账户:历经茅台翻倍、高送转伏击、新股申购狂欢、周期股(山煤国际、云铝股份)精准狙击等多线操作,账户净值攀升至 9100万。这是灵活战术与市场洞察力的体现。

* 核心城市房产:2010年杠杆购入的深圳南山、北京海淀等多处房产,历经数年增值,如今市值已悄然突破 5000万(*注:2016年南山均价约6万\/平,海淀约5万\/平*)。这是最原始的资产压舱石。

各项相加,澈资本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了惊人的 82.91亿人民币,接近八十三亿!

这个数字,沉甸甸地,第一桶金”战略目标的圆满达成,甚至大幅超额完成。

林澈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个最终的数字,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清晰而由衷的笑容。那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战略目标达成后的从容与确认。

“几年的目标,我们完成了。”他抬起头,看向李娜和陈默,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这八十三亿,是我们用六年时间,从无到有,一点点打下的基石。它证明了我们的眼光,证明了我们的策略,更证明了我们这支团队的能力。”

他走到办公桌后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两位最重要的得力干将,变得锐利而充满期待:

“但是,这仅仅是基石。正如我们一年前在年会上所说,真正的伟大航程,多在路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过去是原始积累,是证明我们能活下去,并且能活得好。乘风而起,多元布局,我们要的,是建立一个真正能够穿越周期、影响时代的科技金融帝国。我们的目标,是百亿,是千亿,甚至是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李娜,陈默,”林澈点名,“通知所有核心成员,半小时后,大会议室开会。我们要正式启动后续详细战略部署。”

“是!林总!”李娜和陈默齐声应道,眼中燃烧着被宏大蓝图点燃的斗志。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的诞生,也无比渴望参与到下一个更伟大的创造中去。

半小时后,澈资本的大会议室内,核心团队成员悉数到场。投影屏上,不再是某个具体项目的分析,而是一张宏大的战略蓝图框架”。

林澈站在台前,身后的数字“8,291,000,000”如同一个辉煌的注脚,也像一座新的起点里程碑。

“各位,”他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中,“告别过去的辉煌,让我们共同开启新的征程!”

会议室内,掌声雷动,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