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223章 医药领域的狂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一月的最后一周,资本市场依旧在疫情和经济复苏的拉锯战中震荡。然而,在澈宇科技的交易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复星医药的走势图上。

自从完成建仓后,复星医药的股价开始稳步攀升。K线图上,一连串的小阳线组成了一条优美的上升通道,成交量温和放大,显示出有资金在持续吸纳。

“林总,我们的判断正在被市场验证。”陈默指着屏幕上的K线说道,“股价已经突破38元,所有技术指标都显示上涨趋势已经确立。”

林澈微微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走势图上:“让利润再跑一会儿。真正的催化剂还没有到来。”

他所说的催化剂,是疫苗的正式获批。随着时间进入十二月,关于疫苗审批的消息开始密集出现。先是英国药品监管机构表示正在加速审批,接着是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相继表态。

市场对mRNA疫苗的关注度急剧升温,复星医药作为该技术在中国区的独家合作伙伴,自然成为了资金追逐的焦点。股价开始加速上涨,连续突破40元、42元等重要关口。

十二月十日,一个普通的周四早晨,交易室内突然响起陈默激动的声音:“出来了!英国批准辉瑞-bioNtech疫苗的紧急使用了!”

这条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资本市场上激起千层浪。复星医药的股价应声涨停,巨大的买盘将股价牢牢封在46.8元的涨停板上。

“第一个!”林澈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国家跟进。”

果然,随后的日子里,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相继批准了mRNA疫苗的使用。每一个利好消息,都推动复星医药的股价再上一个台阶。

K线图上,股价如同坐上了火箭,连续跳空高开,留下一个个向上的缺口。均线系统呈完美的多头排列,mAcd指标的红色柱状线不断伸长,RSI指标虽然进入超买区域,但仍然保持强势。

“市场情绪已经完全被点燃了。”李娜看着盘面数据说道,“散户资金开始大规模涌入,这波行情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强劲。”

林澈却保持着惊人的冷静:“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密切关注基本面变化,任何关于疫苗进展的消息都要第一时间分析。”

在随后的两周里,复星医药的股价继续高歌猛进。50元、55元、60元……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松突破。交易室内,年轻的交易员们难掩兴奋之情,只有林澈依然保持着惯有的沉着。

他知道,在这种狂热的行情中,风险正在悄悄积累。他开始让团队密切关注技术指标的变化,寻找合适的退出时机。

十二月二十三日,股价在盘中创出67.2元的新高后,出现明显回落,最终收出一根带长上影线的K线。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林总,股价出现疲态,是不是该考虑减仓了?”陈默问道。

林澈仔细观察着盘面:成交量异常放大,但股价却上涨乏力;mAcd出现顶背离,RSI指标在超买区反复震荡。所有的迹象都表明,阶段性顶部可能已经出现。

“开始减仓。”林澈终于下达指令,“分批进行,不要引起市场恐慌。”

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交易团队开始有序地卖出股票。虽然市场依旧火热,但他们始终保持冷静,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到十二月二十四日收盘,所有持仓已经全部清空,最终卖出均价锁定在73.5元。这笔历时一个半月的投资,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天下午,李娜将最终的战报呈现在大屏幕上:

投资标的:复星医药

建仓成本:36.5元\/股

卖出均价:73.5元\/股

投资回报率:101.4%

绝对收益:10.14亿元人民币

看着屏幕上最终定格的数据,交易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这次成功投资的庆祝,也是对团队专业能力的肯定。

李娜走到林澈面前,由衷地说道:“林总,这次对mRNA技术的精准判断,让我们在一个半月内实现了资金翻倍。这种洞察力,确实令人佩服。”

林澈却只是微微一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次投资让我们看到了生物科技领域的巨大潜力。”

他转身面向全体团队成员,语气变得深沉:

“这次投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我们赚了多少钱,更在于我们验证了一个投资理念:真正的大机会,往往来自于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mRNA技术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还有更多的机会等待着我们。”

窗外,夕阳西下,整座城市渐渐笼罩在暮色之中。但在澈宇科技的交易室内,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照着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