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 第197章 我的反击:以退为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7章 我的反击:以退为进

万象神宫内,林薇清朗的声音回荡着,将“干预地方政务”的指控,转化为“在其位,谋其政”的尽责之举。她并未歇斯底里地反驳,而是用一种陈述事实的、带着些许无奈与坚毅的语气,将自己在朔州的所作所为,包装成为了国家、为君王、为百姓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心孤诣。

“……若只因臣见不得百姓受苦,见不得军士因官僚懈怠而白白牺牲,便被视为‘干预政务’,那臣,无话可说。”林薇最后以一句略带悲怆的反问收尾,对着丹陛深深一揖,“臣之所行,天地可鉴,日月可表,一切但凭陛下圣裁!”

她这番应对,有理有据,有节有度,既驳斥了指控,又彰显了自己的功劳与苦衷,姿态放得极低,将最终裁决权完全交到了武则天手中。

大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许多中立的官员,之前被武三思一党带起的节奏所影响,对林薇心生疑虑,此刻听了她的辩解,再联想到朔州大捷的确是不争的事实,态度不禁有所动摇。是啊,若没有这位安定郡王在朔州的“僭越”和“干预”,恐怕朔州早已陷落,哪来的后来的大捷和边境的暂时安宁?

武三思的脸色阴沉了几分,他没想到林薇如此沉得住气,应对得如此滴水不漏。他给身旁的另一个党羽使了个眼色。

那名官员会意,立刻出列,高声道:“陛下!安定郡王巧言令色,避重就轻!纵使其在朔州有些许功劳,然其私募武装、越权行事乃是事实!功是功,过是过,岂可混为一谈?更何况,其身份特殊,血脉存疑,手握此等不受节制之力,终是国之大患!臣依旧认为,当收回其权柄,严加看管,方可保社稷无虞!”

这话再次将矛指向了林薇最敏感的出身问题,试图用“非我族类”的论调来煽动恐慌。

林薇心中冷笑,知道对方这是图穷匕见,不再纠缠具体事项,而是直接进行人身攻击和政治定性。她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就在又有几名官员准备附和,继续加大火力时,林薇再次开口了,声音比之前更加清晰,也更加决绝。

“陛下,”她抬起头,目光不再看那些攻击她的官员,而是直直地望向龙椅上那位掌控着一切的女皇,眼神清澈而坚定,“臣,本微末之人,蒙陛下不弃,授以王爵,恩同再造。臣每思及此,惶恐不已,唯恐才德不配,有负圣恩。”

她的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而恳切:“今日朝堂之上,诸位同僚所言,虽言辞激烈,却也不无道理。臣之出身,确与常人不同;臣在朔州所为,虽有情急之因,亦确有不符规制之处。此皆臣之过也。”

这番主动认错,让所有人都是一愣,连武三思都皱起了眉头,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见林薇缓缓跪倒在地,以头触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用一种带着无限感慨与决然的声音,朗声道:

“臣,年少德薄,骤登高位,已惹非议。若再因臣之故,致使朝堂不宁,君臣相疑,此实非臣所愿,亦非陛下擢升臣之本意!”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武则天,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故,臣恳请陛下,念臣一片赤诚,准臣所请——”

她顿了顿,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她的下文。

“臣,愿辞去一切朝中虚职,交还所有无关紧要的权柄,只求陛下允臣一愿!”

“臣,愿为我大周,永镇边疆!”

“突厥狼子野心,边关屡遭侵扰,百姓流离失所。臣不才,愿以残躯,驻守塞外苦寒之地,练兵秣马,抵御外侮!但使臣一息尚存,绝不让胡马度我阴山!”

“朝堂之上,能臣干吏如云,少臣一个,无关大局。而边关塞外,正需臣这等愿以性命守护国门之人!”

“臣不求高官厚禄,不求锦衣玉食,只求一方镇守之责,一腔报国之门!愿以此残生,为我大周,铸就一道血肉长城!此心此志,天地共鉴!”

话音落下,整个万象神宫,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林薇这番突如其来的“以退为进”给震住了!

辞去朝中虚职,交还权柄?永镇边疆?

这哪里是认罪屈服?这分明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而且攻得如此漂亮,如此大气磅礴!

她主动承认“过错”,辞去的是在神都这权力中枢的职位,看似放弃了争夺核心权力的机会,但却要求去镇守边疆,掌握实打实的兵权!边疆苦寒,责任重大,但同样是建功立业、培养嫡系力量的最佳场所!她这是跳出神都这个是非圈,要去地方上扎根,手握军权,稳扎稳打!

更重要的是,她这番表态,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国戍边的忠臣形象!与那些在朝堂上只知道争权夺利、攻讦异己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愿为我大周,永镇边疆!”

“但使臣一息尚存,绝不让胡马度我阴山!”

“愿以此残生,为我大周,铸就一道血肉长城!”

这些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悲壮与豪情,瞬间打动了许多尚有热血和正义感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靠军功晋升的武将,更是对这番话感同身受。他们看向林薇的目光,顿时从之前的怀疑、审视,变成了敬佩与同情。

是啊,这样一个愿意放弃神都繁华、主动去边关吃苦、为国戍边的郡王,怎么可能是包藏祸心之徒?那些攻击她的人,才是真正的小人!

狄仁杰站在班列中,垂下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赏。他深知,林薇这一步,走得极其精妙。不仅化解了眼前的危机,更赢得了道义上的高地和中立派的广泛同情,同时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更实际、更自由的发展空间。陛下若应允,她便如龙归大海;若不应允,则更显得那些攻击她的人是无理取闹,陛下也会对她心存愧疚。

武三思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们精心策划的围攻,本以为能将林薇逼入绝境,至少也能剥夺她的权力,没想到却被她轻飘飘的一招“以退为进”彻底瓦解,反而让她赢得了满堂彩!他们此刻若再继续攻击,就显得太不顾大局,太没有心胸了。

丹陛之上,武则天一直平静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跪在御阶之下的林薇。

这个女子,再次给了她惊喜。

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她没有选择硬碰硬地辩解,也没有惊慌失措地求饶,而是用了这样一种方式,不仅化解了危机,更反将一军,将主动权牢牢抓回了自己手中。

“永镇边疆……”武则天在心中默念着这四个字,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好一个“永镇边疆”,好一个“血肉长城”!这是在向朕表忠心,也是在向朕展示她的野心和格局。

她知道,林薇看穿了她的考验。去边疆,既是避开神都的明枪暗箭,也是在实打实地积累资本,更是向她证明,她林薇的价值,不在朝堂的口舌之争,而在安邦定国的实绩!

沉默了足足有半盏茶的时间,整个大殿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等待着女皇的裁决。

终于,武则天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威严,却似乎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安定郡王。”

“臣在。”林薇伏身应道。

“你,可知边疆苦寒,战事凶险,非神都可比?”武则天问道,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事实。

“臣知道。”林薇抬起头,眼神坚定无比,“然,为国戍边,虽死无憾!且,臣在朔州,已见识过突厥之凶悍,亦积累了些许经验。臣有信心,为陛下守好国门!”

“嗯。”武则天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尤其是在武三思等人脸上停留了一瞬,看得他们心头一凛。

“安定郡王忠心可嘉,勇于任事,朕,心甚慰。”武则天终于做出了决断,“既然你主动请缨,愿为我大周镇守边疆,朕,岂有不允之理?”

此言一出,武三思等人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传朕旨意,”武则天声音提高,清晰地传遍大殿,“安定郡王薇月,忠勇体国,着加授‘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总督朔方、河东等道军事,准其开府建制,便宜行事,专责应对突厥事宜!一应军需粮草,由兵部、户部优先调拨!”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总督数道军事!开府建制,便宜行事!

这权力,比林薇之前想象的还要大!这几乎是将帝国北方的军事防务,交到了她的手上!虽然范围可能有所限定,主要针对突厥,但这实权,远远超过了她在神都任何一个虚职!

“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林薇再次叩首,声音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她知道,她赢了。赢下了这第一场朝堂博弈,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

“望你恪尽职守,勿负朕望。”武则天最后说了一句,便挥了挥手,“若无事,便退朝吧。”

“退朝——”内侍尖利的声音响起。

百官躬身行礼,恭送女皇离去。

当武则天的身影消失在屏风之后,大殿内的气氛才骤然一松。许多官员纷纷围拢过来,向林薇道贺,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与讨好。尤其是那些军中将领和寒门官员,更是热情。

“郡王殿下深明大义,末将佩服!”

“殿下放心戍边,朝中若有小人作祟,我等绝不答应!”

“恭喜殿下荣膺重任!”

林薇面带微笑,一一还礼,态度谦和,与方才朝堂上那个悲愤请缨的郡王判若两人。

武三思带着他那一党人,面色铁青地从旁边走过,狠狠地瞪了林薇一眼,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灰溜溜地快步离开。

狄仁杰最后走了过来,看着被众人簇拥着的林薇,眼中含着淡淡的笑意,低声道:“殿下,此一退,海阔天空。”

林薇看向狄仁杰,郑重地点了点头:“多谢狄公。”

她知道,若非狄仁杰之前的效忠和暗中斡旋,女皇未必会如此痛快地给予她如此大的权柄。这不仅是她个人应对得当的结果,更是狄仁杰势力在背后支撑的体现。

走出万象神宫,耀眼的阳光照射在身上,驱散了殿内的阴冷。林薇看着远处湛蓝的天空,心中豪情顿生。

神都的朝堂,暂时告别了。但她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这只是一个起点。她将以边疆为基石,以军功为阶梯,一步步夯实自己的力量,朝着那个“天下为公”的理想,坚定前行。

而今日朝堂上这场漂亮的“以退为进”,将成为她政治生涯中第一个经典案例,也向天下人宣告,这位新晋的安定郡王,绝非易于之辈。未来的大周朝堂,乃至整个天下,都必将因她而掀起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