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万骁继续他的区县调研,作为市委书记,起码要把所有管辖区县走一遍。

这一次,他决定去西明市西北部的禄丰回族自治县。

禄丰是全市回族群众最主要的聚居地,地处高原与草原过渡带,既有农耕区,也有广袤的草场,更拥有一条通往邻国的重要传统贸易通道,民族与边疆特色交织。

依旧是不打招呼,三辆越野车悄然北上,直插基层。与前往草木葱茏的草甸和苗岭不同,通往禄丰的路途,景色逐渐变得开阔而苍茫。湛蓝的天空下,是连绵起伏的黄色山峦和开始泛黄的草场,空气中弥漫着干草和牲畜的气息。

进入禄丰县城,一种与草甸、天龙迥异的气质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圆顶新月造型的清真寺与现代化的建筑比邻而立,戴着白帽的回族男子和披着头巾的妇女穿梭往来,沿街店铺的招牌上,阿拉伯文与汉字并列,售卖着馓子、油香、牛羊肉等清真食品,浓郁的伊斯兰风情与边疆的粗犷感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林万骁没有去县委大楼,而是让车队直接开到了县城最大的清真寺,南门清真寺。时值中午,礼拜尚未开始,寺内庄严肃穆。得知市委书记突然到访,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清真寺教长马阿訇匆匆迎出,脸上带着惊讶与恭敬。

林万骁依照回族礼节,向马阿訇问好,并参观了寺容寺貌。在简洁的会客室里,他与马阿訇和几位乡老座谈。

“马阿訇,各位乡老,市委市政府对禄丰的发展,对回族同胞的生活非常关心。”林万骁态度恳切,“我今天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县里的工作有哪些不足?乡亲们还有哪些困难?”

马阿訇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他首先感谢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肯定了近年来县里在改善民生、支持宗教活动方面所做的工作。但随后,他也坦诚地提出了问题:

“林书记,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平衡。县城和公路沿线的乡镇还好,但很多偏远的回族村寨,吃水、行路、看病、上学还是老大难。年轻人留不住,都跑到外面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地没人种,牧场也退化得厉害。”

一位乡老补充道:“还有就是跟对面(邻国)的民间贸易,以前很红火,现在管得严了是好事,但有时候手续太繁琐,一些小本生意的回回(回族同胞)感觉不太方便,积极性不高。”

林万骁认真听着,记在心里。这些情况,与他在草甸、天龙看到的贫困和边缘化问题有相似之处,但又带有鲜明的回族聚居区和边境地区的特点。

离开清真寺,林万骁临时决定,去马阿訇提到的一个偏远回族牧业村,黑石坳村看看。这让陪同的、闻讯匆匆赶来的禄丰县委书记张海和县长马明福(回族)措手不及,却又不敢阻拦。

通往黑石坳村的路况极差,是颠簸的砂石路。沿途可见大片草场退化严重,沙化迹象明显。村子里,土坯房居多,显得破败。许多房屋空置,确实如马阿訇所说,缺乏生气。

在一户牧民家里,林万骁看到圈里的羊群数量不多,且显得瘦弱。主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回族汉子,脸上刻满了风霜。

“老乡,家里几口人?养了多少羊?收入怎么样?”林万骁蹲在羊圈边,和主人聊了起来。

“就我和老婆子,两个娃娃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回不了一次家。”主人叹了口气,“草场不行了,不敢多养,就这百十只羊,一年除去成本,落不下几个钱,也就刚够糊口。”

“没想过改良草场,或者搞点别的营生?”

“想啊,怎么不想?可那得要钱,要技术啊!我们哪懂这些?”

这时,跟在后面的县长马明福插话介绍道:“林书记,我们县里其实一直在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和畜种改良,也在尝试引导群众发展清真牛羊肉精深加工,但推广起来难度很大,群众有顾虑,资金技术也是问题。”

一个戴着眼镜、一直默默跟在调研队伍后面的年轻干部,此刻忍不住开口补充道:“书记,除了技术和资金,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销售渠道。我们禄丰的清真牛羊肉品质其实很好,但缺乏品牌和稳定的外销通道,大多只能在本县和周边低价销售,附加值太低。如果能打通线上渠道,或者与大型清真食品企业建立合作,效益就能大大提升。”

林万骁看了这个年轻干部一眼,记得他好像是县农业农村局的副局长,叫李志远。“你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

“是的,书记,我分管畜牧和产业化。”李志远连忙回答,语气不卑不亢。

“嗯,说到点子上了。”林万骁点了点头,又转向那户牧民,“老乡,如果政府能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你们改良草场、更换优质羊种,再帮你们找好销路,保证价格,你们愿不愿意干?”

牧民的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又黯淡下去:“那敢情好……可是,这得投不少钱吧?我们……”

“可以采用合作社模式,政府补贴一部分,信贷支持一部分,你们自己出一部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李志远在一旁及时解释道。

林万骁赞许地看了李志远一眼,这个年轻人不仅看到了问题,还在思考解决方案。

随后,在村两委召开的临时座谈会上,李志远的表现更加突出。他对禄丰全县的畜牧业底数、草场退化面积、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瓶颈等情况了如指掌,数据分析清晰,并且提出了几条具体建议:比如设立畜牧业转型发展基金、引进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屠宰加工厂、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境外清真市场等。

他的发言,既有对民族地区实际的深刻理解,又具备现代产业发展的视野,与之前在县委常委会上表现突出的麻彦辰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万骁在心中,又默默记下了一个名字:李志远。

结束在黑石坳村的调研,返回县城的车上,林万骁对县委书记张海和县长马明福说:“禄丰的情况,有特殊性。回族同胞善于经商,又有边境的地利,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要在保护好草场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清真食品产业,同时,要规范和管理好边境民间贸易,把它从‘散乱’变成‘有序’,从‘小打小闹’变成‘规模效益’。思路要打开,措施要精准。”

张海和马明福连连称是。

接下来的几天,林万骁又陆续走访了华龙区、官山区、梅林区、西山区、富泽县、嵩阳县、南云县和西明经开区。他看工业园区,访农业基地,查民生项目,听基层声音。在富泽县,他发现了一位在矿产资源整合与绿色开发方面颇有见地的副县长;在嵩阳县,一位力推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教育局长给他留下了印象;而在西明经开区,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展现出的开放意识和招商能力,也让他暗自点头。

这一轮密集的区县调研,林万骁不仅看到了西明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共性问题,更在基层的土壤中,发现了一批像麻彦辰、李志远这样沉在下面、懂业务、有想法、敢担当的“苗子”。

回到市委办公室,那幅巨大的西明地图上,已经被他标注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和简短笔记。这幅图,在他心中,不再仅仅是行政区划,更是人才分布图、问题聚焦图和发展路径图。

他站在图前,目光深邃。下一步,该如何用好这些发现的问题和人才,推动西明这盘大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一个更加清晰的用人思路和区域发展策略,正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