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麦威尔知道,无论是时间还是局势,都与当时的中国有天差地别。

他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关于东方大国革命历史的碎片,如同遥远的星图,只能指引大致方向,却无法标注出卡莫纳这片泥泞土地上的具体路径。

他将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群众路线等核心选择5如同基石般牢牢握在手中,然后再一项项地审视,如何在卡莫纳的残酷现实中进行改造和应用。

东方的经验是建立一个高度纪律化、思想统一的先锋队政党。但在埃尔米拉,成分复杂:有原北方政府军的职业军人,有地方民兵,有特遣队员,有来自北部山区的弗雷德,还有大量只为求生而战的平民。

强行推行严格的思想统一和民主集中制,在目前阶段既不现实,也可能引发分裂。

他在一次核心会议上,用清晰的声音提出:“卡莫纳工人党……初期,应是‘联盟先锋’。不追求……纯粹。只要反对科伦占领,认同卡莫纳独立与民主重建……均可团结。党的领导……通过党员在军事、生产、管理中的模范作用……来实现。委员会制……决策。”

这实际上是将党在初期定义为一个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内的核心领导层,而非一个排他性的纯粹政党。

这更符合联盟目前鱼龙混杂、但目标相对一致的现实。

东方的“人民战争”强调大规模动员和建立广阔的农村根据地。但在卡莫纳,缓冲区狭小,科伦拥有绝对制空权和技术优势,大规模集结无异于自杀。南方军虽弱,但背后站着科伦。

麦威尔对着军事地图,对雷诺伊尔、阿贾克斯和狙子等人阐述他的构想:“我们……没有战略纵深。不能打……纯粹的游击战,也打不起……正规战。”他的手指点在埃尔米拉,然后划向周边,“必须以……坚固据点为核心。发展‘刺猬’战术。同时,精锐小队……向外延伸。”

他结合了特遣队成功的经验,提出“据点防御与特种破袭相结合”的模式。

主力部队依托埃尔米拉这样的坚固据点进行防守,同时大力发展像“hero26”小组那样的精锐特遣队,执行远距离侦察、破袭、斩首任务,将战斗引向敌方控制区,避免被动挨打。

这既发挥了联盟精锐战士单兵战斗力强的优势,也弥补了兵力不足和缺乏战略纵深的劣势。

东方的统一战线旨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主要敌人。

在卡莫纳,情况更为复杂。

北方政府并非明确的敌人,而是摇摆不定的邻居;特维拉是援助者,但动机不纯,需加以警惕和利用;缓冲区内部还有各种零散武装和部落势力。

麦威尔对负责情报的鲁本王指示:“对北方……保持压力,但不开衅。可通过特维拉……传递信息。对缓冲区其他势力……拉拢、中立……或消灭。原则是……不增加敌人。”

他意识到,在科伦这个主要敌人面前,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次要方向的摩擦。

他甚至默许了通过特维拉渠道,向北方政府传递一些模糊的、关于共同维护缓冲区稳定的信息,尽管他知道北方政府的部分人员依然敌视他们。

另外,落实群众路线,这是麦威尔认为最核心,也最难直接套用的部分。

东方的群众基础是广大的贫苦农民,通过土地革命激发了巨大的支持。

在卡莫纳缓冲区,大量土地不适合开垦,人口稀少且流动性大,传统的土地革命缺乏实施土壤。

他将在矿区内部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视为“微型群众路线”实验。

他推动成立了“矿区管理委员会”,成员不仅包括军队代表,还有由平民选举产生的代表,共同商议食物配给、卫生、住宿等日常事务。

虽然最终决定权仍在联盟高层,但参与感本身就能提升认同。

他特别关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待遇。给予技工、医生、通讯兵等专业人才更好的配给和地位,并强制要求他们培养学徒。

他知道,在这片废墟上,能保养一辆坦克、能修理一台电台的人,其价值不亚于一个排的步兵。

他还注意到随军家属和儿童的问题。他顶着后勤压力,坚持设立了简易学校和儿童营养补贴。

这不仅是人道主义,更是一种长期投资,这些孩子将是未来卡莫纳的种子。

他对玛利亚低声说过:“我们战斗……不只为今天活着。也为了……他们能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卡莫纳。”

这些措施琐碎、具体,远没有“打土豪、分田地”那样轰轰烈烈,但在埃尔米拉这个特殊的、危机四伏的“微型社会”里,却有效地凝聚了人心,将“为了生存”的本能诉求,逐渐导向了对“这个集体”的维护和认同。

科伦合众国在经历了惨痛的失败和指挥官更迭后,对卡莫纳政策确实转向了“战略忍耐”和“离岸制衡”。

新任战区司令官接受了华盛顿的指令,不再寻求短期内军事解决埃尔米拉。

而是去帮助南方军在拉祖沃斯和欧特斯山脉构建更加坚固的防线,部署更多的传感器和监视设备,防止联盟势力向南扩张。

利用其全球影响力,试图进一步切断特维拉对联盟的物资和技术援助通道,虽然效果有限,但增加了特维拉的成本和风险。

并且加大了对联盟内部进行情报收集和策反的力度,科伦的特种部队小股单位更加频繁地潜入缓冲区,试图获取核心情报或制造混乱。

特维拉联邦则乐见科伦吃瘪,继续其“可控投入”策略。

他们赞赏联盟展现出的战斗力,尤其是其特种作战能力,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他们继续提供武器、弹药和部分非致命性技术援助,但严格控制敏感技术和重型进攻性武器的流入,避免过度刺激科伦。

他们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密切关注着麦威尔的恢复情况和联盟的内部建设。

卡莫纳北方政府则在科伦的威慑和特维拉的暗示下,继续其骑墙态度。

阿塔斯将军虽然心有不甘,但在总理的压制和联盟展现出的强悍战斗力面前,也只能继续“例行演习”,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们成了缓冲区局势一个不稳定但暂时保持静止的因素。

在相对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

科伦的特种部队渗透带来了一些损失,一支在外围执行侦察任务的特遣小队与科伦的“三角洲”小组遭遇,发生激烈交火,虽成功撤离,但有一人阵亡。

联盟内部,随着“卡莫纳工人党”筹建工作的推进,一些潜在的权力和路线分歧也开始浮现。

军队出身的军官更倾向于集中权力和军事优先,而来自平民的代表则希望获得更多话语权和资源倾斜。

麦威尔和雷诺伊尔等人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平衡和协调。

然而,希望也在萌发。

在麦威尔的推动下,第一个由士兵和平民混合组成的“党支部”在矿区一个后勤保障单位试点成立。

虽然功能还很初级,主要是组织学习和协调内部事务,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民兵训练取得了显着进展,部分优秀者开始补充进农一团的缺额。

更重要的是,麦威尔自己,在日复一日的艰难思考、探索和实践中,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

他不再执着于找回失去的记忆,而是开始尝试与那片混沌共存,并利用残存的智慧和本能,结合眼前的现实,去创造新的“记忆”和“经验”。

他知道,埃尔米拉的暂时安全是脆弱的,科伦的巨掌依然悬在空中。

当夜幕再次降临,麦威尔独自坐在灯下,看着纸上那些被他修改得密密麻麻的纲领草案和结构图。

他拿起笔,在上面缓慢而坚定地写下了一行字:“立足暗区,以斗争求生存,以建设谋未来……”

这不再是照搬任何模式的教条,而是属于卡莫纳,属于埃尔米拉,属于他和所有追随者的,独一无二的道路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