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劝道:父亲不愿南郡势力染指南阳的心情孩儿明白。但以儿之见,我父子在荆楚势力日盛,已令他们深感不安。夺取南阳一役是他们翻盘的良机,他们必会倾尽全力,甚至可能以死相逼。
刘表愤然道:难道他们不放弃,老夫就要让步?……老夫才是荆州之主!
许衡连忙解释:父亲息怒,孩儿以为当前出兵南阳与袁术交战未必是好事。南阳不比荆南,乃光武发迹之地,门阀盘踞,利益纠葛复杂。
此话怎讲?
父亲试想,若由我刘氏率军进驻南阳,联合当地士族,以怀柔之策与世家门阀共处,方能立足。但南郡诸族带兵进入南阳,又当如何自处?
刘表若有所思。
许衡继续道:荆南地处边陲,本土门阀势弱;南阳却是卧虎藏龙之地,当地门阀根系深厚……岂会容外人分食?
他嘴角微扬,轻声道: ** 啊。
吾儿言之有理,待老夫细细思量。
就在刘表父子密议当晚,蔡瑁也召集了蒯氏兄弟及部分南郡重要族长共商大事。
蔡府厅堂内,十余人默然 ** 。这些平日豪迈善辩之人,此刻却个个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荆襄风云
刘景升平定荆南七郡,收降张羡,在南疆广设屯田,兴建学馆,招揽楚地才俊为门客,实乃不世出的明主。我荆楚能得刘牧执掌大权,实乃天赐良机。蔡德珪率先开口,在座席间大加颂扬。
蒯子柔随声应和:确是如此。自刘牧主政以来,荆楚日益繁盛。然正因如此,北地士人与流民不断涌入。如今荆南要职,除山阳刘氏子弟外,尽数由北人担任。我南郡各族,竟无一人能参与荆南政务。
言及此处,蒯良叹息道:刘牧此举,显是忌惮我南郡各族势大...实则我等皆忠心耿耿。
满座宾客闻言,无不感叹。
蔡瑁环视众人,低声道:刘牧既轻视我等,为各族计,今日特请诸公前来商议。长此以往,该当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纷纷。
片刻后,一位年轻家主挺身而出。
此人乃宜城马氏新任家主马伯常,与蒯氏兄弟同乡。虽年纪尚轻,却才华横溢,深得二蒯器重。
诸公且听在下一言。表面看刘牧励精图治,实则根基在于兵戈。全赖长公子南征北战,先取雒城,后破张羡,以军威重定荆南,方有今日局面。
用兵之道?蔡瑁低声沉吟。
马玄继续道:如今刘琬、刘松遇害,讨袁联盟在即。依我之见,刘牧必会挥师北上,借讨伐二袁之机夺取南阳。此时机,正当 ** 北上,抢占南阳要地。
蒯良颔首:确是如此。乱世之中,欲立新政,必先经战事。
蒯越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伯常所论极为精当。先前荆南战役,我等各族筹划失当未能参战,致使无法在七郡安插亲信。南阳郡乃荆楚重镇,此番北进南郡若再无所作为,恐怕......
他长叹一声,欲言又止。
在场众人都心知肚明:荆南已成刘表囊中之物,若南阳再被其掌控,南郡各族将彻底丧失话语权,生死荣辱皆系于刘表一念之间。
这绝非他们所愿!
宜城向氏家主向征拍案道:刘荆州若欲出兵,此次各族必须合力推举德珪担任北伐主帅,务必使其率我各族部众进驻南阳。
正是!若能立足南阳,既可重塑各族声望,刘荆州亦当对我等刮目相看。
众人纷纷附和,议论鼎沸。
马玄沉声道:州议之时,若不能以死相谏,恐难说动刘荆州。出兵南阳事关重大,各族此番必须勠力同心,誓要争取此战机会。
蒯良颔首道:马公高见。诸位以为如何?
吾等定当竭力举荐德珪公为北伐统帅。
蔡瑁面露感慨:仰仗诸位了。今日密会者不过十余人,还请各位尽快联络各族,待州议之时群起谏言,务使主公难以推拒。
众人齐声应诺。
蔡瑁又道:为防泄密,还请子柔公主持大局,协调各族在州议中的行动。
蒯良肃然应道:德珪放心,此事包在蒯某身上。
......
数日后,南郡例行州议如期召开。襄阳城大小官吏齐聚牧府,向刘表禀陈军政要务及施政方略。
此次州议前,南郡官员已暗受蔡蒯指使,决意无论如何都要将蔡瑁推上北伐主帅之位。
州议当日,南郡文武官员分列牧府大堂两侧。
公元1136年,刘表任镇南将军后将牧府修缮一新。按汉制,此军号战时方设,平日不便沿用镇南将军府之名,故以州牧府命名。
刘表携义子许衡步入庭院时,襄阳百余名属官早已列席等候。
穿过院落时,许衡突然驻足,凝神望向议事厅,翕动鼻翼似在嗅闻。刘表见状询问:我儿有何异状?
许衡轻揉鼻尖笑道:禀父亲,孩儿似乎嗅到逼宫的气息。
休得妄言!刘表低声呵斥,此等大逆之词岂可妄加于为父?
父亲恕罪。看来前夜所料不差,南郡诸族长今日有备而来,恐要死谏抗争。
刘表冷笑:早料其有此招。既知彼辈谋划,今日正好与之一较高下。
许衡颔首低语:今日便陪他们唱这出戏罢。只是...他略显委屈,为何父亲总扮贤明,却要孩儿充当恶人?
刘表捋须轻笑,只一句便令许衡哑然:因我是汝父!
这不容辩驳的答复令许衡唯有苦笑。
众目睽睽下,父子二人步入议事厅。
待众人落座,刘表环视属官道:今日州议,请诸君禀报县政要务。若有疑难,当共商决断。
属官齐声应诺。依照惯例,各县官员依次禀报政事,遇有争议便由刘表与众僚共议裁决。
此次州议与往常无二,众人各抒己见后由刘表定夺。许衡去年赴洛阳,今岁又平定南方,久未参与荆州政务,故只 ** 旁听。
长时间的聆听让他渐感乏味,目光开始随意扫过大殿中的众人。
对面那群南郡官吏虽在刘表面前谈论政务,但许衡清楚察觉到他们眼中闪烁的游移光芒,每张面孔都透着隐晦的焦虑与思虑。当有人不慎与他视线相触,便如同躲避烈焰般仓促移开目光。
蒯越的反应尤为微妙。这位曾与许衡配合默契的蒯家二当家,此刻也将视线悄然转向他处,仿佛殿堂梁木比长公子更值得凝视。许衡唇角微扬——他太明白其中缘由了。
在乱世棋局中,蒯越终究要落子于家族所在的方格。昔日盟友今日陌路,不过是世家大族生存的常态。但许衡笃信,待刘氏父子真正执掌荆楚权柄时,那个胸怀天下的蒯异度自会带着他的野心归来。
政议持续了整日。当诸事议毕,刘表终于拂袖切入正题:护君盟创立之初,誓要涤荡奸佞匡扶汉室。今二袁残害忠良,吴郡刘正礼又遭孙坚围困......老人声音骤然提高,老夫已致信陈王与大司马,共讨逆贼!诸君以为如何?
马玄挺身而出,拱手道:主公英明!袁氏兄弟徒有显赫家世之名,却行不义之事。若不讨伐,护君盟约必将沦为天下笑谈。恳请主公发兵征讨:一来为两位宗亲 ** 雪恨,二来可趁机收复南阳郡,驱逐袁术, ** 我荆州疆土!
刘表环视众人:诸卿皆作此想?
堂下群臣齐声应和。
刘表欣然颔首:既如此,何人愿领兵北上,先取南阳讨袁术,再伐袁绍?
许衡霍然起身:儿臣愿为父亲分忧。
刘表不假思索:吾儿勇武,堪当大任。即命你为大都护......
且慢!
从事刘望慌忙出列,额头沁汗。他暗自心惊:这对父子一唱一和,险些就将大事定下!
刘望整肃衣冠,正色道:主公明鉴。长公子虽屡立战功,但方才远征归来,疲惫之师不宜再战。不若另遣大将出征,望主公三思。
刘表犹豫道:荆州诸将,除吾儿外皆非帅才......
蔡瑁闻言怒不可遏。
杨统当即出列:主公此言差矣!荆州人才济济,怎会说除了公子便无将可用?以臣之见,蔡将军文武兼备,正是北伐南阳的最佳人选。
蔡瑁面露得色,整装 ** :末将愿为主公效力。
许衡突然插言:蔡将军乃襄阳柱石,不可轻动。儿臣常年征战,请父亲允准出征!
蔡瑁眉头紧锁,阴郁的目光落在许衡身上,沉声道:大公子何故要与末将相争?
许衡嘴角挂着假笑,眼神却无半分温度:蔡将军此言差矣。分明是许某先应下此事,倒是将军中途插足,怎么反倒说是我相争?
蔡瑁眼中精光一闪,挺直腰板道:末将历任都尉、中郎将,多年来替许府君坐镇襄阳,对南阳前线军务了如指掌。由末将出马,最是稳妥。
许衡轻抚衣袖,不紧不慢道:将军莫非忘了?本官才是南阳郡守,若论名正言顺,自然该由本官亲自收复治所。
就在此时,以蒯氏兄弟为首的数十名官员齐刷刷起身,向刘表行大礼,声震屋瓦:
臣等联名保举蔡将军为都护,领兵北上收复南阳!
满堂哗然,文武官员有大半都站出来为蔡瑁助威,声势浩大。
刘表一时竟愣在原地。
许衡面色铁青,袖中拳头攥得发白。
蔡瑁得意地瞥向许衡,眼中满是较劲之意——许伯瑜,今日就要让你知道,这世上之事并非尽在你掌握之中!新仇旧怨,今日便要与你算个明白!
厅内南郡士族济济一堂,声势如虹。
许衡冷眼旁观,心中暗忖:好一出逼宫大戏,倒是演得精彩。也罢,这场戏本公子就陪你们演得更真些,好叫这些蠢货自投罗网。
只见他猛地拍案而起,手指颤巍巍点过满堂众人,声音嘶哑地怒吼:尔等这是要 ** 不成?!
这一声怒喝饱含愤懑,连嗓音都带着颤抖,倒真有几分怒极攻心的模样。
端坐上首的刘表见状,心头不由得一紧。能将情绪收放自如已非常人,而能将情绪演绎得如此逼真更非易事。这小子究竟有几副面孔?哪一面才是他的真容?
恍惚间,刘表竟有些怀疑——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年轻人,当真是自己的儿子么?这些年他的变化,未免也太过惊人。
蔡瑁见许衡暴怒,心中暗喜,脸上浮现罕见的畅快笑容。
能让许衡这般手足无措,蔡瑁只觉得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如同火箭般直冲云霄。
即便许衡即将迎娶他二姐成为姐夫,可这位便宜姐夫屡次令他颜面扫地,处处压他一头。
在许衡面前,蔡瑁总觉有力无处使,有理说不清!
这算什么 ** 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