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重点向士族庶子和寒门学子宣传,他们才是主要招生对象。至于士族嫡子,不强求。若有人愿来,说明其家族有意靠拢,留条后路也好。
陆风心里明白自己在大多数士族眼中的形象,早有准备。
确实如此。
荀攸和戏志才都赞同这个侧重点。
另外,康成公的名望或许能吸引些大族子弟前来。
荀攸推测道。
那再好不过!
陆风闻言笑道。
若能如此,也不枉他费心请郑玄出山了。
话说刘备那边情况如何?陶谦可有什么动作?
陆风自言自语着,随即派人去召陆一。
先前刘备被纪灵三十万大军打得节节败退,不知现在怎样。
可别真被赶出徐州就麻烦了。
陆一很快赶了回来,喘着气问:公子唤我何事?
陆风打趣道:你这身子骨怕不是偷懒了吧?
哪有!陆一急声道,我这几日勤练不辍,只是急着赶回来复命。他赶忙岔开话头,您找我有何吩咐?
陆风收起玩笑,正色问道:徐州那边刘备情况如何?纪灵可曾攻入?
多亏陶谦派兵相助,否则纪灵早已得手。陆一答道,子龙将军本要请示是否出兵相助。
陶谦出手了?陆风轻哼,这老狐狸以为派刘备打头阵就能撇清干系?略作沉吟后吩咐道:且让他们僵持着,互相消耗也好。
陆一补充道:子龙将军也是这般想法,故而作壁上观。
对了,陆一忽然想起,陈登已巡视完青州,这两日在兖州考察,今日请求面见公子。
陆风点头:带他过来吧。
这时陆风才记起陈登还在场,连忙点头应道。
刚接手任城郡不久,若您方便的话,我这就唤他前来?
陆一小心翼翼地请示。
陆风爽快地应允。
属下这就去传唤。
陆一疾步离开太守府,差人通传陈登。约莫一刻钟后,便领着陈登来到陆风跟前。
下邳陈登陈元龙,拜见吴侯!
陈登见到陆风立即行大礼拜见。
虽惊诧于陆风的年轻,更被其非凡气度所折服。
此人分明就是雄主之姿!
哈哈!元龙何须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陆风朗声笑着上前搀扶,端详着陈登道:早闻你来青兖二州考察,前次黄县之会又失之交臂。今日总算得见!
这些时日考察我治下,有何感想?
他深知陈登乃栋梁之材,稍加磨砺必能担州郡之任。
前世史上此人英年早逝,或许尚未染疾,需得仔细诊治才是。
陈登闻言慨然道:实不相瞒,令人叹为观止!
昔日在徐州时,耳闻侯爷新政多有误解,以为意在打压士族豪强。
而今亲历半月,方悟侯爷深意与新政之精妙!
陈登心悦诚服!
今日特来面见侯爷,就是要代表下邳陈氏正式效忠。不知侯爷可愿接纳?
唯有亲见深究,方能明白陆风新政之精微。
其中对人心的揣摩与引导,可谓登峰造极!
在此新政之下,青兖百姓早已成为侯爷最坚实的拥趸。
治军严明,秋毫无犯。军民融洽,抚恤周全。吴侯麾下将士骁勇善战,人人以从军为荣。
此情此景,令人震撼。
放眼天下诸侯,行伍从来都是苦差。若非走投无路,谁肯刀头舔血?
更令人咋舌的是青州景象。东莱地区百业兴盛,商贸繁荣之速,令人瞠目。
陈登实难置信,昔日贫瘠的东莱竟已超越当年洛阳盛景。短短数年间,吴侯犹如神助,点石成金。
此番见识过陆风治下气象,陈登深感其势不可挡。这般蓬勃朝气,百姓眼中闪烁的希望之光,在乱世诸侯领地实属罕见。
思及此,陈登暗自决断:天下迟早尽归吴侯。我陈氏岂能错失良机?
元龙与陈氏愿效犬马之劳,本侯求之不得!陆风欣然相迎,延请入座。
谢主公恩典。陈登正襟危坐,询道:不知欲如何安置陈氏?是即刻举族来投,还是暂留徐州以备策应?
陆风当即答道:“你们暂且保持现状,一切照常!最多一年光景,我必能攻下徐州,届时才是陈家效力之时!”
放着现成的内应不用,岂非愚蠢?
“正合我意!”
陈登含笑颔首:“投效主公以来寸功未立,此次正是良机。可需我等在徐州暗中布置?”
陆风再度摆手:“暂且不必。若需协助,自会派密卫联络。”
“因先前糜氏经营,徐州布局已十之 ** 。眼下唯缺推行新政的中下层官吏,待培养完毕,莫说徐州,就连豫州也是唾手可得!”
无论是袁术还是陶谦,他从未放在眼里。
“原来如此!”
陈登恍然大悟:“先前还疑惑主公为何取兖州后便按兵不动。”
“未来青州之前,亦如其他士族猜测主公兵力不足。亲眼所见方知大谬不然。”
“却不知症结在此。按理说中下层官吏应当不难招募?”
陆风闻言轻笑:“元龙观察尚有疏漏!我朝为保障新政施行,将权力直贯村闾,真正做到皇权下乡。每项政令皆须落实到户,不容三老豪强从中作梗。”
“如此便需大批通晓新政的低阶官员,此类人才无处可寻,唯有自行栽培。”
陈登击掌道:“难怪主公大办学堂,构建村学至州学的教化体系!”
陆风赞许道:“正是!”
陆风赞许地望向陈登:正是此理!经此体系选拔的才俊,多为贫寒子弟,新政关联其根本,守护其福祉;
故而,唯有这批亲手栽培的干吏执掌基层新政,方能确保变革落地生根。
利益攸关方为执行核心,基层官吏既得实惠,政令自然畅通无阻。
主公英明!
陈登不禁慨叹。
单论气度胸襟,诸侯中便无人能及陆风,更何况其余诸般才干。
元龙过誉了!不过尽本分罢了!这乱世早该焕然一新,否则终将重蹈两汉覆辙!
陆风摆手笑道:此番革新,既要破除轮回宿命,更要为苍生谋福,令华夏重振雄风。
此等抱负更为可贵!陈登真诚赞叹,其余诸侯醉心权术,岂能与主公同日而语?
确是天渊之别!
是日二人促膝长谈。
陈登多就新政细节请教,陆风皆悉心解惑。
翌日拂晓,陈登便来辞行。
何不多盘桓几日?
陆风执意相留。
为防行踪泄露,仅在府衙内设宴饯别。
时不我待!
陈登坚决道:既已得见真章,当速返下邳禀明家父。
况替身虽由暗卫安排,久恐生变。(李吗赵)不若及早返程!
待主公兵临徐州之日,陈家必献厚礼相迎!
静候佳音!陆风抚掌大笑。
(
陆风转向身侧的陆一吩咐道:派精锐暗中护送元龙先生回下邳,务必确保行程安全!清楚吗?
遵命!
陆一抱拳应诺,随即向陈登伸手示意:元龙先生请随我来,车马已准备妥当。
有劳了。
陈登向陆风拱手辞别,随陆一离去。
某日独处时,陆风唤出系统:使用特殊签到机会。
【叮!特殊签到成功,获得:资质提升卡x1,胺黄制备工艺】
陆风眉梢微挑:资质卡倒是妙物,可留予昭姬或将来子嗣,赏赐有功将士亦无不可。
这胺黄更是珍宝!作为抗感染奇药,能大幅提升伤兵存活率。
他迫不及待领取技术手册,仔细研读后击掌赞叹:虽以当前条件量产不易,但仍可一试!
即刻召来陆一递出手册:速派精兵将此物送至黄县陆零处,命其立即组建团队研制。所需资源只要合理,尽数满足!
陆一接过书册不解道:公子如此重视此物,莫非又是堪比水泥的神物?
陆风笑而不答。
陆风朗声一笑答道:非也!然此技术价值不亚于水泥。它能制出一种抗菌良药,可大幅提高伤兵的生还率。
嘶——
陆一惊得倒抽凉气,捧书的手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力道:世间竟有此等神药?实乃三军之福!公子,属下这就去办!
两日光景后,
下邳城内,
陈府书房中,
父亲,孩儿回来了!
待暗卫假扮的陈登离去后,真正的陈登向陈圭恭敬行礼。
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陈圭笑着颔首,随即关切道:此番青兖二州半月之行,可有何收获?
简直是脱胎换骨!若非亲眼所见,断难想象吴侯已将东莱经营至如此境地!
纵使当年洛阳全盛之时亦不能及!
陈登激动地向父亲详述此行见闻。
他将青兖现状条分缕析,末了道:父亲请恕罪,两日前孩儿已正式向吴侯效忠,未及与您商议。
陈圭却摆手道:若吴侯治下真如你所言,非但无过,反倒是明智之举!
士族豪强们到底小觑了这位吴侯!观其新政落地生根,显是经过深思熟虑。更难得的是各项政令竟能相辅相成。照此看来,徐州迟早要归入其囊中。
你做得对,唯有早日投效,我陈氏方能占得先机。来日跳出徐州格局,更上一层楼也未可知。
陈登深以为然:正是此理!机不可失!他日多少世家怕要羡慕我陈氏今日决断。
不知吴侯何时用兵徐州?我族该何时迁往青兖?另则,吴侯可曾授予职务?
陈圭侧目望向陈登。
陈登轻叹一声,摇头答道:尚未有动静!依眼下形势,吴侯至少一年内都不会对徐州动兵。
此话怎讲?
陈圭眉心微蹙。
吴侯新得兖州,麾下新政人才青黄不接,至少要再培养一年才够用。陈登解释道,吴侯素来重视新政根基,定要准备万全方才出手。
这确是稳妥之策。若仓促行事致徐州新政半途而废,反成心腹大患。
陈圭抚掌而悟,却又忧心道:那我陈氏当如何自处?继续潜伏徐州?吴侯可有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