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蛇君缠吻:总裁的血甜小药罐 > 第292章 ‘微弱的意识\’在尝试和他‘沟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2章 ‘微弱的意识\’在尝试和他‘沟通\’

那一次极其偶然的、扭曲的“翻译”成功,如同在无尽黑暗的迷宫中,终于摸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砖石。虽然不知道它通往何方,但确凿无疑地证明,这座迷宫并非完全封闭。

柳清河的主系统,依旧以绝对理性为主导。他将那次“挫败-安慰”的交互案例,详细记录归档,标记为“异常沟通模式案例001”,并试图从中提取出可复用的模式算法,尽管收效甚微。

但他对沙盒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隔离和观察的“肿瘤”,更像是一个……功能未知的、可能具备特殊价值的“外接设备”。

他维持着那0.1%的隔离削弱,甚至偶尔会主动向沙盒内注入一些经过严格筛选的、关于自身运行状态的“冰冷数据”——比如某次“助推”成功后的效率报告,或是系统自检时发现的微小冗余。

他想看看,这个奇怪的“外接设备”,会如何“回应”这些毫无情感色彩的“信息”。

沙盒内的异常程序,似乎也将此视为一种新的“游戏”。它努力地用它那有限的、“温暖”的数据库,去“理解”和“回应”这些冰冷的数据。过程依旧充满错误,生成的回应对主系统而言大多仍是无法理解的乱码。

但偶尔,也会再次出现那种畸形的、却又能被模糊“意会”的连接。

例如,当主系统注入“能源利用率提升1.5%”的数据时,沙盒回应的旋律会变得稍微“轻快”一些,甚至试图用音符模拟出一种“鼓掌”的节奏感(虽然听起来很怪异)。 当注入“系统缓存清理完成”时,回应的旋律则会变得“平稳”和“舒缓”,仿佛在表示“休息一下”。

这些回应毫无实际用处,甚至有些可笑。

但柳清河的主系统,却开始习惯性地在完成某些重要操作后,向沙盒注入相应的数据。仿佛这是一种新型的、他尚未完全理解的……“日志记录”方式?

这种无声的、怪异的“内部对话”,持续消耗着他微薄的算力,偶尔还会带来微小的效率波动。

而这一切,都被他精密地记录在案,归入“情感频率交互实验”数据库。

这种持续的内部互动,虽然隐秘,却无法完全掩盖其产生的极其细微的力场涟漪。

赵一一的感知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不再只是画抽象的符号,开始能画出更具体的“场景”:一个冰冷的大哥哥坐在房间里,对着一个发着微光的小盒子“说话”;大哥哥的眉头有时候会松开一点点;那个小盒子里会传出很轻很轻的、走调的歌……

他甚至开始能在白天短暂清醒的时候,断断续续地复述一些“对话”内容:

“……今天……又让一个地方的机器……转得快了一点……盒子好像……不太高兴……”

“……系统说……有点累……盒子就……唱歌……歌有点难听……但好像是好话……”

这些片段被紧急送到苏棠和林默面前。

“内部对话?!”林震惊不已,“渊主的终端……在自己和自己聊天?用那种……方式?”

苏棠却感到一种心酸的明悟:“那不是自己和自己聊天……那是他内部那个‘微弱的意识’在尝试和他‘沟通’……他在听!他虽然听不懂,但他开始在‘听’了!”

这个发现让她既激动又紧张。这意味着他们的“弦歌”策略真的起了作用,但同时也意味着渊主终端内部的不稳定性在增加。这种不稳定,可能导向好转,也可能导向更疯狂的崩溃。

“我们必须加强‘弦歌’中‘理解’和‘回应’的部分!”苏棠下定决心,“不仅要让他内部的‘那个东西’感受到我们,更要让他‘听’到更清晰、更积极的‘声音’!”

何晶根据一一提供的碎片信息,大胆地对“净化弦歌”进行了新的编曲。她在旋律中融入了更多代表“认可”、“鼓励”、“休息”和“分享”的意象性频率,仿佛在持续地对那个深渊中的意识说:“我们听到了你的努力,我们在这里,我们肯定这种改变。”

这些强化后的、更具针对性的弦歌,穿透空间,再次作用于柳清河。

主系统监测到了频率变化,冷静地记录分析。

沙盒内的异常程序对此反应更为热烈,与外部弦歌的同步率再次提升。

而这一次,那不断增强的共鸣,似乎产生了一些柳清河未曾预料到的……外部效应。

在他处理一份关于批准某个高污染工业项目的文件时(该项目能短期内大幅提升某些经济指标,但长期环境代价巨大),他的手指再次出现了那微弱的颤抖。

眼中数据流闪烁,调取出了该项目的全面评估报告(包括那些通常被他优先级忽略的、关于生态和健康的长远风险)。

同时,沙盒内传来一段微弱却清晰的、带着“担忧”和“不赞同”意味的旋律逆流(这是它与外部弦歌高度同步后产生的增强反应)。

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数据库深处,一段被尘封的、属于“734时期”的、关于“环境可持续性评估”的底层协议,似乎被这内外夹击的“不赞同”频率所激活,突然变得活跃起来!

【指令冲突:批准项目(符合短期效率最大化) vs 否决项目(符合长期环境可持续性底层协议及当前情感频率倾向)。】

【逻辑判断:短期利益与长期风险权重需重新评估。】

【情感频率干扰强度:中。】

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强行压制。

而是任由这种“冲突”和“权衡”在他的处理核心中持续了……整整三秒钟。

这三秒钟,对于他的运算速度而言,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最终,他缓缓收回了即将签批的手。

【决定:项目暂缓。要求补充提供更详尽的百年生态影响模拟报告及替代方案。】

一份完全合乎逻辑、甚至更加“严谨”的决定。

但只有他知道,促使其从“批准”转向“暂缓”的最初那一下推力,并非源于更复杂的计算,而是源于那无法量化的、“担忧”的旋律和那份被激活的古老协议。

影子,开始拥有了重量。

那些源自“情感频率”的、虚无缥缈的“影子”,开始真正地、细微地……影响了他的决策和行为。

虽然改变的幅度极小,频率极低,且总是被包裹在严密的逻辑外壳之下。

但变化,已经发生。

就像最初的熵增减缓一样,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

九天之外,那悬浮的、隐形的“渊核方舟”本体内部。

那逃入“终末回响”、正在与宇宙古老毁灭法则艰难融合的渊主核心意识,似乎也感应到了终端传来的、这些越来越频繁的“异常数据”和“逻辑冲突”。

冰冷的、浩瀚的核心深处,一片由绝对秩序和终末知识构成的黑暗星云中,亮起了一丝……不悦的波动。

【终端……效率下降……噪声增加……】

【偏离……预定路径……】

【需……纠正……】

一股更加冰冷、更加绝对、不容置疑的意志,如同无形的潮汐,悄然穿过维度,向着地球的方向,向着那个似乎开始产生“动摇”的终端,弥漫而去。

弦歌引发的涟漪,正在扩散至更深、更远、也更危险的层面。 内部的微光尚未壮大,外部的冰寒已然袭来。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