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禅位大典
南京皇城的朱雀大街上,晨光刚染亮檐角的琉璃瓦,百姓就已挤满了街道两侧。张阿婆带着粥铺伙计,推着热气腾腾的青稞粥车;郑阿福扛着磨亮的测深木,站在漕运码头旁;李大姐捧着新织的棉布,挤在人群前排 —— 他们都是来见证禅位大典的,前七卷跟着赵正护民生、抗倭寇,如今要看着新帝接过这万里江山。
奉天殿内,传国玉玺被放在铺着红绸的案上,旁边还摆着两件特殊的 “信物”:一件是王老铁锻打的迷你民生犁,犁铧上刻着 “洪武三年灵州垦荒”;另一件是赵正手绘的蒸汽机草图,边角贴着灵州熟铁的样品。赵正身着衮龙袍,赵江月站在他身侧,身着太子冕服,目光坚定。
“吉时到!” 礼官高声唱喏,殿外的编钟敲响,浑厚的声响传遍皇城。
赵正拿起传国玉玺,又拿起那两件信物,郑重地递到赵江月手中:“江月,这玉玺是江山的象征,而这犁与草图,是民生的根基。前七卷朕率万民平乱、拓土、护粮,靠的是‘民生为本’;往后,你治天下,要靠‘民生 + 进步’—— 让百姓有粮吃,有衣穿,还要有‘新法子’过更好的日子。”
他转身面对百官与百姓代表,声音通过铜制传声筒传遍奉天殿内外:“朕今日退位,非为避祸,非为享乐,是为大明的长远计。朕来自数百年后,见过‘落后挨打’的苦,也见过‘科技强国’的甜。朕留下三件铁律,望大明子孙永世遵守:一不和亲,不以女子换安宁;二不纳贡,不敛民财贿强敌;三不割地,尺寸山河皆祖宗所遗!若有人犯我大明,记住 —— 虽远必诛!”
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张阿婆率先喊道:“陛下圣明!新帝圣明!” 喊声此起彼伏,像海浪一样席卷了朱雀大街。
赵江月握紧玉玺与信物,跪地叩首:“儿臣遵父皇铁律!定以民生为本,以进步为翼,让大明走向辉煌,让百姓永享安稳!”
礼官宣读退位诏书,诏书中除了禅位事宜,还特意写入:“设皇家格物院,以太上皇赵正为院长,长安公主赵江雪为副院长,召天下巧匠、算学家入院,专司科技改良,以强国利民。”
诏书宣读完毕,赵正走到殿门口,望着远处的民生坊 —— 那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漕运码头的船只正装卸粮食,蒸汽机车的模型在格物院的筹备处旁展出。他忽然想起穿越前的新中国,高楼林立,高铁飞驰,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在这大明,他终于能亲手铺就一条相似的路。
柳萱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五郎,你看,百姓都在盼着好日子呢。”
赵正点头,眼中含泪却笑着:“是啊,萱儿,咱们的大明,要开始新的日子了。”
禅位大典结束后,赵江月登基,改元 “永徽”。百姓们围着新帝的銮驾,送着青稞饼、新棉布,像对待赵正一样,满是信任与期许。而赵正则带着柳萱与赵江雪,走向庆宁宫旁的格物院筹备处 —— 那里,李木匠、伊凡早已带着工匠等候,蒸汽机的零件堆放在院中,透着新生的希望。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