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雪月大明 > 第372章 论格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七十二章 论格物

京城的秋日里,格物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 西洋传教士利玛窦,他穿着大明的儒衫,手里捧着一个铜制的天文望远镜,身后跟着两个捧着书籍的随从。赵正和赵江雪站在院门口迎接,旁边还站着格物院的算学家和工匠。

“太上皇帝陛下,长安公主殿下,” 利玛窦躬身行礼,口音带着异域的腔调,“在下利玛窦,来自西洋,久闻大明格物之学昌盛,特来拜访,愿以西洋之学,与大明交流。”

赵正笑着点头,邀请他走进格物院:“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大明向来开放包容,只要是有益民生的学问,都愿与先生交流。”

走进蒸汽机车间,利玛窦看着运转的蒸汽机,眼中满是震惊:“这机器不用马拉,不用水推,竟能自己转动?西洋也有类似的‘火机’,却远不如大明的精巧。”

伊凡上前,指着蒸汽机的气缸:“这是按太上皇帝说的‘热胀冷缩’原理造的,气缸用灵州熟铁铸造,密封用石棉,效率比西洋的火机高两倍。”

利玛窦捧着天文望远镜,递给赵江雪:“殿下,这是西洋的天文仪器,能看清天上的星星。西洋学者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不知大明的格物之学,对此有何见解?”

赵江雪接过望远镜,走到院中的观星台,对准远处的星辰:“先生说的‘日心说’,父亲也曾提及。格物院的算学家,用‘勾股定理’和‘圆周率’算过星辰的轨迹,发现太阳确实是众星的中心。这是我们画的星图,先生可以看看。”

利玛窦接过星图,上面用汉文标注着星辰的位置和运行周期,还有详细的计算过程,他忍不住赞叹:“大明的算学,竟如此精深!西洋的算学,远不及此。”

赵正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给利玛窦倒了一杯灵州的青稞酒:“先生若愿在大明传播学问,朕可以许先生在京城、南京设立教堂,但有三约:一要学汉文、说汉话;二要遵守大明律法,不得干预地方政务;三要将西洋的科技书籍,翻译成汉文,供格物院参考。”

利玛窦连忙点头:“在下都答应!能在大明传播学问,与大明的学者交流,是在下的荣幸。往后,西洋的天文、算学、历法之书,在下都会翻译成汉文,献给格物院。”

赵江雪拿出一本《格物基础》,递给利玛窦:“这是父亲口述、我整理的格物之学,里面有‘力’‘热’‘光’的基础原理,先生可以带回去,让西洋的学者看看大明的格物之学。”

利玛窦接过书,郑重地抱在怀里:“在下定当珍藏,让西洋知道,大明不仅有强盛的国力,还有精深的学问。”

送走利玛窦后,赵江雪对赵正说:“父亲,西洋的学问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天文望远镜,能帮我们更精准地观测星辰,计算农时。”

赵正点头,望着远处的皇宫:“开放交流,才能不断进步。前七卷我们向西域学锻铁,向东瀛学水稻种植,如今向西洋学天文算学,都是为了让大明的格物之学更完善,让百姓的日子更好。江月说得对,大明的强大,不仅在兵甲,更在开放与自信。”

此时的皇宫里,赵江月正在和苏琬琬讨论互市的扩展计划:“西洋的传教士来了,往后可以开通西洋商路,把大明的布、瓷器,卖到西洋去,换他们的钟表、仪器,既通贸易,又促交流。”

苏琬琬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是。我们打通了南洋、东瀛商路,如今再通西洋商路,大明的互市,就能遍及四海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