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雪月大明 > 第377章 纳女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七十七章 纳女徒

格物院的招生告示贴出来那天,朱雀大街热闹得像过节。告示上写着 “招格物学徒百名,不论男女、不论出身,只要愿学算学、懂基础农事 \/ 工艺者皆可报名”,下面还画着算学公式和简单的机器图纸,是赵江雪亲手画的。

李大姐的女儿春桃,攥着母亲给的《格物基础》,挤在报名处最前面。她今年十六岁,跟着母亲学织布三年,最想造一台 “不用脚踩的织布机”。“管事大人,俺要报名!” 春桃递上自己织的布,“俺会织布,还跟着母亲学过算账,能学格物!”

管事接过布,看着上面整齐的纹路,又翻了翻春桃写的算学作业 —— 是用赵正发明的铅笔写的,数字工整,公式正确。“姑娘,你合格了!三日后过来上课,记得带《格物基础》和算盘。”

春桃刚要谢恩,就听到旁边有人嘀咕:“女子家学什么格物?不如在家织布嫁人!” 说话的是个老秀才,手里还拿着四书五经,眼神里满是不屑。

赵江雪正好路过,听到这话,走到老秀才面前,手里拿着一本《格物基础》:“老先生,前七卷柳萱大人带医女队救死扶伤,难道不是女子?如今格物院造织布机、造水车,都是为了让百姓省力,女子为何不能学?”

老秀才涨红了脸,却还嘴硬:“女子无才便是德,学这些‘奇技淫巧’,有失体统!”

“体统?” 赵江雪指着报名处的女人们 —— 有织户、有农妇,还有医女队的小桃,“她们学格物,是为了造更好的织布机,种更多的粮,救更多的人,这才是最大的体统!前七卷太上皇帝说‘民生为本’,难道民生里,就没有女子的一份?”

围观的百姓纷纷点头,张阿婆也帮腔:“公主说得对!俺们女子也能做事!前几年俺们帮着水师缝衣裳、送粥,如今学格物,也能为民生出力!”

老秀才被说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春桃跑到赵江雪身边,小声说:“公主,谢谢您!俺一定好好学,造一台最好的织布机!”

赵江雪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好学,格物院的工匠们都会帮你。往后,还有更多女子能来学格物,能靠自己的本事过好日子。”

三日后,格物院的学堂里坐满了学徒,其中有三十多个女子。赵江雪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算盘,教大家算 “杠杆原理”:“这算盘不仅能算账,还能算机器的力 —— 比如这台织布机,用杠杆带动飞梭,算准了比例,就能省力一半。”

春桃坐在第一排,认真地记着笔记,旁边的小桃(柳萱医女队的)也在专心听讲,手里还画着 “蒸汽药碾” 的草图 —— 她想造一台不用人推的药碾,让医女们碾药更省力。

课间休息时,伊凡带着工匠们来演示新造的 “蒸汽轧花机”。春桃看着机器飞快地轧着棉花,眼睛都亮了:“伊凡大人,这机器能改造成织布机吗?不用脚踩,用蒸汽带动?”

伊凡笑着点头:“当然能!只要算出织布机的转速和蒸汽压力的比例,就能造出来。你要是有想法,咱们可以一起画图纸!”

春桃激动得脸都红了,连忙拿出纸笔,开始画自己想的织布机草图。赵江雪走过来,看着草图,笑着说:“春桃,你这想法很好,咱们可以在飞梭旁加个‘自动断线报警器’,线断了机器就停,更方便。”

夕阳西下时,学堂里还满是讨论声。春桃和小桃一起,拿着画好的图纸,去找工匠们商量改造细节。赵江雪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父亲说的 “男女平等”—— 在那个遥远的 “新中国”,女子能上学、能工作,如今在大明,她终于能亲手推动这一切。

消息传到皇宫,赵江月正在看《民生报》上关于 “格物院招女徒” 的报道,笑着对苏琬琬说:“江雪做得好!让女子也能学格物、为民生出力,这才是真正的开明盛世。前七卷柳萱开医女队,如今江雪招女学徒,咱们大明的女子,会越来越有出息。”

苏琬琬点头,指着账册上的 “女子织户增收” 数据:“女子学格物,不仅能省力,还能多织布、多赚钱。江南的女织户,今年收入比去年增了两成,都是托了新织机的福。”

赵江月放下账册,望向格物院的方向 —— 那里的灯火还亮着,像一颗颗星星,照亮着大明女子的未来,也照亮着盛世。

(第三百七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