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28章 陷阱设计与材料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的决断如同吹响了行动的号角。获得授权后,韦小葆立刻进入了高效的工作状态。他深知,再完美的理论方案,若没有精密的工程实现,也只是一纸空谈。擒拿鳌拜这等大事,容不得半分马虎,必须将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极致。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非接触式擒拿”的构想,转化为一套可以实际运作的、可靠的机械陷阱系统。

他选择布库房作为行动地点。这里空间足够,是皇帝与侍卫练习摔跤的场所,鳌拜前来“议事”不会起疑,而且房梁结构坚固,便于设置机关。

韦小葆做的第一件事,是绘制详细的工程图纸。他没有使用这个时代常见的写意式草图,而是采用了接近现代工程制图的精确画法,标注了详细的尺寸、角度、受力点。图纸分为三部分:

一、核心束缚机关——复合滑轮组系统:

目标:在触发瞬间,以远超人力极限的速度和力量,用特制绳索束缚鳌拜的四肢关节(重点针对手腕、脚踝、肘部、膝弯)。

设计:他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多组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利用滑轮组省力(在此处转化为省距离,但追求速度)和改变施力方向的原理,将预先由重型机簧或配重块储存的势能,通过绳索瞬间传递出去。绳索的走向经过精密计算,确保能从不同角度、几乎同时锁死目标关节。

触发机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压力板与连杆组合。压力板隐藏在鳌拜必然站立位置的地板下,其微小的下陷位移,通过一组隐藏在墙壁或梁柱内的连杆传递,最终释放卡住机簧或配重块的插销。

二、辅助干扰机关——化学弹投射系统:

目标:在束缚机关启动后,自动或半自动地向目标区域投掷装有刺激性粉末的陶罐。

设计:利用扭力或拉力机簧,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抛射装置,预设好角度和力度,确保陶罐能在特定高度破碎,形成有效烟雾。触发可与主机关联动,也可设置独立拉绳由隔壁操控。

三、终极保险——重心干扰杠杆:

目标:在目标失衡或挣扎时,提供最后一击。

设计:准备数根长度、粗细不一的硬木长杆,一端包裹软布以防致命,放置在触手可及但又不起眼的角落。

图纸完成后,接下来是至关重要的材料选择。韦小葆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他向康熙提交了一份详细的物料清单,并阐述了选择理由:

1. 绳索材料——高强度与柔韧性的平衡:

首选:特制丝绸绳索。韦小葆解释道:“寻常麻绳、牛筋绳,虽坚韧,但缺乏弹性,在承受巨力瞬间冲击时易断裂。而丝绸纤维结构独特,韧性极佳,能承受巨大的瞬间拉力且不易崩断。需选用最上等的生丝,由熟练工匠反复拧绞、浸以特制鱼胶增加强度,编织成指头粗细的绳索。此绳不仅强韧,且表面相对光滑,能减少与滑轮的摩擦损耗,确保力量传递效率。” 他特意要求绳索关键受力点进行加强编织,并在与机关连接处采用活扣设计,确保触发后能自动收紧。

备用:混合金属细丝缆。考虑到鳌拜神力可能超出预估,韦小葆还要求内务府找来极细的铜丝、铁丝,尝试与丝绸混编,以进一步提升绝对强度,但这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准。

2. 滑轮与结构材料——强度与耐磨:

滑轮:要求用致密的硬木(如紫檀、黄花梨) 或青铜制造。核心在于滑轮槽需打磨得极其光滑,边缘圆润,减少绳索摩擦和磨损。滑轮轴心使用精钢,确保转动顺滑。

支撑结构与杠杆:主要承重结构和那根“重心干扰杠杆”,选用坚韧且分量十足的铁力木或栎木。这些木材密度大,硬度高,不易变形开裂,能承受巨大冲击。

机簧:要求工匠坊用百炼精钢打造最强劲的片簧与扭簧,这是整个机械系统的“发动机”,必须保证其储能和释放的可靠性。

3. 化学容器——易碎与密封:

陶罐:要求御窑厂特制一批薄壁、球形的小陶罐。壁薄易于破碎,球形便于滚动和投射后的随机弹跳,增大烟雾覆盖范围。罐口用蜡密封,确保粉末在投射前不受潮、不泄露。

4. 隐藏与伪装材料——瞒天过海:

所有机关、绳索、连杆都需要巧妙隐藏。韦小葆计划利用布库房原有的地毯、幔帐、兵器架作为掩护。绳索涂上与梁柱、墙壁相近的颜色。压力板上的地板需要恢复原样,确保踩上去触感无异。这需要宫中最巧手的木匠和漆匠配合。

这份详尽到令人咋舌的清单和设计图,通过康熙直接下达给了内务府和相关的工匠作坊。康熙下了严旨,所有参与工匠一律隔离居住,所需材料按最高标准供应,不得有任何差池。

在等待物料备齐的日子里,韦小葆几乎泡在了临时划给他的一个小型工坊和布库房之间。他亲自监督关键部件的制作,用自制的简易量具反复测量、校验。他与老工匠们讨论工艺细节,如何让滑轮更顺滑,如何让机簧力道更均匀,如何让绳索既坚固又柔软。

工匠们起初对这个年轻“太监”的指手画脚颇不以为然,但很快就被他那些闻所未闻却又直指核心的要求和精准的计算所折服。当他们按照韦小葆的要求打磨出光滑如镜的滑轮槽,制作出能瞬间弹射出数尺远绳索的机簧时,看向韦小葆的眼神已从疑惑变成了敬畏。

韦小葆则沉浸在一种久违的、属于工程师的专注与满足中。将脑海中的理论模型,一步步转化为现实世界中可触摸、可运作的精密机械,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挑战与乐趣。每一个零件的优化,每一次成功的测试,都让他对最终的行动多一分信心。

材料在汇聚,零件在打磨,陷阱的骨架正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成型。科学的严谨与工程的精密,正在这紫禁城的一角,编织着一张针对当世猛将的无形巨网。韦小葆知道,当所有这些冰冷的金属、坚韧的木材和柔韧的丝线组合在一起时,爆发的将是足以颠覆武力常识的力量。下一步,他将开始调配那足以让猛虎流泪的“化学利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