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29章 化学武器的制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宫中巧匠们按照韦小葆的设计,紧锣密鼓地加工着那些滑轮、机簧和特制绳索的同时,韦小葆本人则一头扎进了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中——调配足以让“满洲第一勇士”瞬间失去战斗力的“化学利器”。机械束缚是牢笼,而这化学武器,则是刺向猛虎眼鼻的毒针。

他的实验室,依然是那间康熙特批的小工坊,但如今这里除了木屑和金属零件,更多了许多瓶瓶罐罐和弥漫不散的、或辛辣或古怪的气味。他向康熙申请调用御药房的药材,理由是“研制强身健体、驱除蚊虫的新方”,康熙心照不宣,大手一挥准了。

韦小葆的目标明确:制备两种非致命但效果强烈的化学制剂。一种是高效刺激剂,主要作用于感官,造成剧烈不适;另一种是辅助麻痹剂,旨在进一步削弱肌肉力量和神经反应。他需要确保这些物质在空气中能快速形成悬浮颗粒(烟雾),并且作用时间足够让侍卫完成擒拿。

第一步:原料筛选与提纯。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刺激剂。最理想的来源是辣椒。他让御药房提供了能找到的最辛辣的辣椒品种,数量庞大。

辣椒素提取:这个时代没有有机溶剂,他采用了物理压榨和油脂萃取结合的方法。先将大量辣椒晒干(借口是便于储存),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然后,他将粉末与少量味道清淡的植物油(如茶油)混合,小火缓慢加热,同时不停搅拌。辣椒素是脂溶性的,会逐渐溶解到油中。接着,他使用多层致密的丝绢进行过滤,得到橙红色的、富含辣椒素的油状提取物。但这还不够,油剂不易扩散成烟。他继续将这份辣椒油与极其干燥的、研磨得比面粉还细的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呈碱性)混合,搅拌成糊状,再小心烘干,研磨,得到了一种深红色、兼具强烈刺激性和一定流动性的粉末——“初级辣椒素粉”。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了多次,以提升纯度和浓度。

辅助刺激源:为了增强效果,他还加入了少量研磨极细的胡椒、芥末籽粉末,以及一种名为“石蒜”( Lycoris radiata,含多种生物碱,对黏膜有刺激)的植物干燥研磨物。这些成分与辣椒素协同作用,能造成更复杂的感官冲击。

接下来是麻痹剂的选择。他需要一种起效相对较快,但安全性较高的天然植物神经抑制剂。

曼陀罗的应用:他选择了曼陀罗花。此植物全株有毒,含东莨菪碱、阿托品等生物碱,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过量可致命,但小剂量可导致意识模糊、肌肉松弛。他极其谨慎地处理这批药材。

生物碱富集:他将干燥的曼陀罗花、叶、种子分别研磨,然后用高度白酒(作为溶剂)进行浸泡、过滤,得到含有生物碱的酊剂。再通过多次缓慢蒸发酒液,得到粘稠的、棕黑色的提取物。他不敢直接使用这高浓度的提取物,而是将其再次与大量的、惰性的滑石粉混合,均匀搅拌后低温烘干,研磨成极其细微的、灰白色的“曼陀罗缓释粉”。这样既降低了单位剂量,又便于形成烟雾,并通过呼吸道和黏膜缓慢吸收,达到持续削弱的目的。

第二步:配方优化与载体选择。

单纯的粉末抛洒,效率低下,且容易被躲避。韦小葆需要一种能瞬间形成浓密烟雾的“弹药”。

烟雾配方:他将提纯后的“辣椒素粉”与“曼陀罗缓释粉”按大约7:3的比例混合,作为主战剂。为了确保烟雾效果,他加入了少量极易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硝石(KNo?) 和松香粉末作为发烟剂。但这个配方过于易燃,风险太高。

安全改良:他放弃了明火点燃的思路,转而利用化学产气。他尝试将主战剂与少量遇到轻微撞击或摩擦就能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物(类似发酵粉遇到酸的原理,但他使用了更不稳定的原料组合)封装在一起。当陶罐破碎时,主战剂被抛洒的同时,产气反应瞬间发生,利用气体膨胀将粉末推向空中,形成短暂但浓密的刺激性烟雾。这个过程他反复试验了多次,调整产气剂的比例和混合方式,确保其威力足够又不会提前引爆。

载体封装:最终确定的混合物是一种灰褐色、略带潮湿感的粉末。他亲自监督,将定量的混合物小心装入那些特制的薄壁球形小陶罐中,用蜡严密密封罐口,并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以示区别(红色代表刺激为主,蓝色代表含麻痹剂)。

第三步:安全测试与效果评估。

韦小葆深知这些化学武器的危险性,尤其是在密闭空间使用。他必须进行安全测试。

他在工坊外一个通风的角落,用木板搭了个简易小棚,模拟布库房环境。他让一名事先告知风险、并准备了清水和湿毛巾的心腹小太监(是康熙安排的绝对可靠之人),穿戴好浸水的厚布口罩和蒙眼布,进行投掷测试。

“砰!”陶罐在木棚内碎裂,一股淡红色烟雾瞬间弥漫开来,即使站在数丈外,韦小葆也能闻到那股刺鼻的、让人忍不住想打喷嚏和流泪的气味。负责测试的小太监迅速退出,即使有防护,也被呛得连连咳嗽,眼泪直流,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效果如何?”韦小葆问。

“回……回桂公公,”小太监抹着眼泪,心有余悸,“太……太厉害了!眼睛像被针扎,鼻子喉咙像着了火,根本睁不开眼,喘不过气!”

韦小葆点点头,这效果符合预期。对于含麻痹剂的蓝色标签版本,他更加谨慎,只用极少量对抓捕来的野狗进行了测试,观察到野狗在吸入烟雾后确实出现了行动迟缓、反应变慢的现象,但并未死亡,证实了其安全边界。

看着工坊内那些排列整齐、其貌不扬的小陶罐,韦小葆目光沉静。这些就是他用来对付鳌拜的“化学利刺”。它们不取性命,却能在瞬间剥夺猛虎的视觉、呼吸乃至部分行动能力。

机械的牢笼,化学的毒刺,均已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将这两者与布库房那个特定的空间完美结合,进行最后的整合与演练。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