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51章 东南糜烂与密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春的紫禁城,本该是草长莺飞、暖风和煦的时节,乾清宫东暖阁内的气氛却凝重如三九寒冬。鎏金兽首香炉里袅袅升起的龙涎香,也压不住那份几乎凝成实质的肃杀与焦灼。

康熙皇帝玄烨负手立于巨大的《皇舆全览图》前,明黄色的袍袖下,拳头紧握,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的目光,如同两柄冰冷的刮刀,死死钉在东南沿海,那片被特意用朱笔圈出、标注着“神龙教”字样的岛屿群上。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几乎要倾塌。浙江巡抚、福建水师提督、两江总督……一道道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血泪与恐慌。

“四月十三,神龙教妖人聚众数千,突袭台州府黄岩县,县令殉国,府库被劫,裹挟良民无数,扬帆入海……”

“宁德、福安等地,出现大量印有‘神龙降世,涤荡乾坤’符咒的妖书,乡民愚昧,争相传阅,甚至有士绅暗中供奉……”

“查,神龙教与东海巨寇蔡牵、广东红旗帮等海盗勾连日益紧密,为其提供庇护据点,销赃渠道,劫掠商船,袭击官军水寨……”

“疑似前明余孽,亦与神龙教有所接触……”

兵部尚书颤巍巍地出列,声音干涩:“皇上,神龙教盘踞海外诸岛已非一日,然近年来,其势力膨胀极速。更兼与倭寇、海盗勾结,已成东南心腹大患。彼辈仗着海路险远,地形复杂,我大军征剿,往往劳师靡饷,彼则闻风遁入深海,或凭借岛上机关毒阵负隅顽抗,难以根除。东南沿海……糜烂之势,恐甚于当年的台湾郑氏啊!”

“糜烂?心腹大患?”康熙猛地转身,年轻的脸上笼罩着一层骇人的青气,那双平日深邃睿智的眸子,此刻燃烧着帝王的雷霆之怒,“不是恐甚于,是已经甚于!郑克塽据台湾,尚算割据一方,有其法度。而这神龙教,装神弄鬼,蛊惑人心,勾结盗匪,劫掠州县,动摇的是我大清统治之根基!长此以往,东南财赋重地,将永无宁日!”

他抓起御案上几份沾着暗褐色污迹(那或许是血)的奏报,狠狠摔在地上:“看看!看看!这是第几个被攻破的县城?第几个殉国的官员?第几批被掳掠的百姓?朕的东南海疆,难道要成了他洪安通的私产池塘不成?!”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暖阁内,包括索额图、明珠在内的几位重臣,以及侍立一旁的侍卫领班多隆,全都屏息垂首,冷汗浸湿了内衫。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康熙胸膛剧烈起伏,目光如电,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了站在角落,看似眼观鼻、鼻观心,实则大脑正在飞速运转的韦小葆身上。

“韦小宝!”

韦小葆一个激灵,立刻出列,躬身道:“奴才在。”他心中暗叹,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东南的乱局,他通过自己的商业网络和“海东青”的密报,了解得甚至比朝廷的八百里加急还要细致几分。洪安通的疯狂扩张,苏荃那封隐晦的求救密信,都预示着神龙教这个脓包,已经到了必须刺破的时候。

康熙盯着他,语气森然:“神龙教之事,你可知晓?”

“回皇上,奴才……略有耳闻。”韦小葆斟酌着词句,“听闻其教主洪安通,武功诡异,善于用毒驱虫,更兼妖言惑众,盘踞海外,确是我朝大患。”

“不是大患,是毒瘤!”康熙斩钉截铁,“朕欲根除此獠,永绝后患!你说,该如何做?”

瞬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韦小葆身上。索额图眼神复杂,明珠面露沉吟,多隆则是一副“兄弟你自求多福”的表情。谁都清楚,这差事是个烫手山芋,打好了未必有多大好处(毕竟在朝臣看来,剿灭一个“邪教”算不得开疆拓土的大功),打不好,或者损失惨重,那就要承担天子之怒和朝野的指责。

韦小葆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闭目,脑海中仿佛展开了一张无形的东南海疆图,神龙岛的地形、水文、防御工事(部分来自苏荃密信)、教众构成、与外部势力的联系……无数信息流如同代码般闪过,迅速被归纳、分类、建立关联。

他看到了传统战法的巨大风险:劳师远征,补给困难;敌方以逸待劳,熟悉地形;拥有诡异的毒虫阵法(万蛇窟、毒虫谷)和可能存在的、被神话的“圣水”防御(心理威慑与可能的实际毒性);即便登陆成功,也要面对洪安通这等绝世高手和一群被洗脑的亡命之徒的拼死抵抗。清军的水师力量,在开阔海域或许能压制海盗,但要进攻经营多年的海岛堡垒,胜算并不高,即便胜,也必然是惨胜,用人命和钱粮去堆。

这不科学。效率太低,代价太大,不确定性太高。

他睁开眼,目光已然恢复清明与冷静,迎着康熙审视的眼神,缓缓开口:“皇上,奴才以为,对付神龙教,强攻乃是下策。”

“哦?”康熙眉峰一挑,“不下令大军征剿,难道指望洪安通自己病死不成?”

暖阁内响起几声压抑的轻笑,显然是觉得韦小葆在说胡话。

韦小葆不为所动,语气平稳:“皇上,大军一动,耗费钱粮无数,且容易打草惊蛇。神龙教倚仗者,无非三样:一曰海外天险,二曰毒虫妖术,三曰愚昧教众。若我们能不依赖大军舰船,便破其天险;不靠法师道士,便破其妖术;不动刀兵,便瓦解其教众信念。如此,是否可事半功倍?”

康熙的眼神锐利起来:“说下去!”

“奴才将此战略,称之为‘非对称瓦解’。”韦小葆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信服的力量,“核心在于,不以我之短,攻彼之长。而是利用知识、技术和信息的不对称,攻击其最脆弱、最依赖的根基。”

他上前一步,指向地图上的神龙岛:“天险?我们可以不直接从海上强攻其主寨,而是利用潮汐、洋流知识,寻找其防御薄弱的隐秘登陆点,派遣小股精锐渗透。妖术?所谓毒虫,不过是特定的生物,有其习性弱点,可配制针对性药剂驱散或灭杀;所谓圣水,无非是含有特殊矿物或药物的水源,分析其成分,便可使其‘神效’失灵。教众信念?此为其最脆弱一环,一旦他们发现庇佑他们的‘神明’不再灵验,甚至‘降下灾祸’,信念崩塌只在顷刻之间。”

他顿了顿,总结道:“简而言之,我们要打的,是一场针对其经济基础(掠夺所得)、防御体系(毒虫圣水)、意识形态(神权信仰)的‘非接触式战争’。待其内部混乱、人心惶惶、防御瓦解大半之时,再以精锐力量直捣黄龙,进行斩首行动,便可付出极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暖阁内一片寂静。

索额图、明珠等人面面相觑,韦小葆这番话里的许多词汇,他们闻所未闻,“非对称瓦解”、“非接触式战争”、“意识形态”……听起来玄之又玄,但细想之下,却又隐隐觉得直指要害,跳出了传统军事思维的桎梏。

多隆眨巴着眼睛,小声嘀咕:“听起来……好像不用我带兄弟们去拼命了?”

康熙背着手,在原地踱了几步,目光闪烁不定。他是一代雄主,并非听不进奇谋妙策。韦小葆这套理论,虽然前所未有,但结合此人之前用“科学”创造的种种奇迹(化解海大富之毒、智擒鳌拜、西北建功),似乎……并非妄言。

更重要的是,韦小葆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朝廷大规模用兵的风险和显性成本,符合他目前希望稳定内部、集中精力处理西北噶尔丹以及朝堂平衡的深层需求。

终于,康熙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韦小葆,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韦小宝。”

“奴才在。”

“朕,授你全权,负责平定神龙教一事。东南各省官员、水师兵力,必要时皆可协调调用。一应所需物资、人员,由内帑与户部优先支应。”康熙顿了顿,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不要过程,只要结果!朕要那洪安通的人头,要神龙教烟消云散,要东南海疆,重现太平!”

他没有说“若败了如何”,但那股森然的帝王威压,已说明了一切。

韦小葆深吸一口气,撩袍跪倒,声音清晰而沉稳:“奴才,领旨!定不负皇上重托!”

他知道,风暴已至。而他,将不再是被动卷入,而是要主动驾驭这场风暴,用理性的力量,去摧毁那个建立在迷信与暴力之上的海上王国。

科学对神权的征伐,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