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55章 心理战:谣言与传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章 心理战:谣言与传单

驱虫药剂的刺鼻气味尚未在爵爷府后院完全散去,圣水污染包的秘密训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韦小葆的“非对称瓦解”战略进入了第三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心理战。如果说前两者是针对神龙教的物理防御,那么心理战的目标,则是直指其最核心的战斗力:人心。

韦小葆深知,对于一个依靠神秘主义和个人崇拜维系的组织而言,信念的动摇比刀剑更具杀伤力。他需要编织一张无形的网,用谣言和图像作为武器,系统地侵蚀神龙教的精神根基。

他再次将自己关在书房,但这次面对的,不是化学试剂或生物样本,而是大量的情报卷宗、沿海地方志、渔民的海神传说笔记,以及几本他凭借记忆默写出的、关于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的零散原理。

第一步:目标受众分析。

韦小葆铺开一张纸,将神龙教的人员结构进行分层:

1. 核心层:洪安通、苏荃、五龙使等少数高层。他们知晓部分内幕,信念坚定或利益深度捆绑,心理战难以直接动摇,但可以制造猜疑,离间其关系。

2. 骨干层:大小头目、武功较好的教众。他们享受组织带来的权力和资源,是既得利益者,但可能对洪安通的绝对权威和某些极端政策心存疑虑。心理战目标是放大其疑虑,促使其在关键时刻犹豫甚至自保。

3. 基层教众:数量最为庞大,多为被裹挟的渔民、农民、破产手工业者。他们信息闭塞,容易被蛊惑,对“神迹”和“庇护”有强烈依赖,但求生本能是共通的。他们是心理战的主要目标,目标是摧毁其对洪安通和神龙教的神性信仰,激发其恐惧与求生欲。

4. 被动依附者:被掳掠的民众、与神龙教有贸易往来的商人等。他们本无坚定信仰,易于动摇,可作为信息传播的节点和内应的潜在来源。

第二步:信息设计与内容创作。

基于受众分析,韦小葆亲自操刀,设计了几套核心谣言和对应的图文传单内容。他摒弃了直白的官方宣传口吻,而是采用更贴近底层民众认知和语言习惯的、带有神秘预言和“神启”色彩的表达方式。

核心谣言一:“龙神震怒,圣水泣血”。

内容:编造一个古老的沿海预言,称当伪神(影射洪安通)亵渎海神、倒行逆施之时,龙神将收回恩泽,其赐予的圣水将变为污血,以示警告。若不及早醒悟,脱离伪神,必将与伪神一同遭受海神覆顶之灾。

配图(由韦小葆口述,找来善于民间画工的匠人绘制):一幅是洪安通形象扭曲,脚下踩着骷髅,背景是电闪雷鸣的污浊海水;另一幅是普通教众跪地祈求,面前碗中的圣水却如鲜血般猩红刺目。画风粗犷,色彩对比强烈,极具视觉冲击力。

目的:与即将发生的“圣水变质”事件联动,将自然(人为)现象解释为神只惩罚,直接打击神龙教合法性的神学基础。

核心谣言二:“洪安通乃深海妖物,吸食教徒精气修炼邪功”。

内容:暗示洪安通并非人类,而是深海修炼成精的妖物(如巨章、恶蛟),他建立神龙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取活人精气,尤其是忠诚教徒的生命力,来维持其妖身和修炼一种极为阴毒的武功(影射豹胎易筋丸的副作用)。那些莫名消瘦、暴毙或性情大变的教众,皆是被其吸食所致。

配图:洪安通的形象被描绘成半人半章鱼的怪物,触手缠绕着惊恐的教众,教众变得干瘪苍白。

目的:将洪安通非人化,激发底层教众最原始的恐惧,打破其“救世主”光环,并将教内存在的非正常死亡和人员损耗归因于洪安通本人。

核心谣言三:“朝廷乃天命所归,弃暗投明可得生路”。

内容:不直接宣扬忠君爱国,而是强调“天命”与“气运”。宣称当今皇帝乃真龙天子,受命于天,东南海疆本在其庇佑之下。神龙教逆天而行,触怒海神,已是气数将尽。凡迷途知返、主动脱离神龙教或提供消息者,朝廷既往不咎,并给予安置;若能擒杀妖首洪安通或其党羽,更有重赏。

配图:一幅是康熙皇帝身着龙袍,形象光明威严,背景是风调雨顺的渔港和农田;另一幅是几个放下武器的原教众,在官府人员的安排下,领取粮食、衣物,与家人团聚的场景。

目的:给出路,瓦解抵抗意志,分化瓦解,并诱导内部背叛。

第三步:传播渠道与投放策略。

韦小葆清楚,再好的内容,送不到目标受众眼前也是白费。他利用自己掌控的资源和东南沿海的人脉网络,设计了一套立体传播方案:

1. “海流信箱”:将防水油纸印刷的传单,或塞入密封的小竹筒、葫芦中,大量抛洒在神龙岛周边的主要洋流路径上,依靠潮汐和海流自然送达岛屿沿岸。成本低,覆盖范围广,难以追溯来源。

2. “商船信使”:通过被暗中控制或收买的、与神龙教有贸易往来的走私商船,将传单混在货物中带入神龙岛,或在其停靠时秘密散发。

3. “渔民广播”:发动沿海可靠的渔民,在靠近神龙岛海域捕鱼时,用土制喇叭(铁皮卷成的扩音器)高声“谈论”近期听到的“神启”和“预言”,利用海风和水面扩音效应,让岛上的巡逻队或边缘教众听到。

4. “内应播种”:通过苏荃可能建立的隐秘渠道,或者未来发展的内应,在神龙岛内部核心区域小范围、高频率地散播最关键的谣言(如“圣水泣血”),加速信息在内部的发酵和恐慌蔓延。

第四步:效果监测与反馈调整。

韦小葆甚至设计了一套简单的效果评估机制。他要求负责投放的人员记录不同区域、不同方式投放传单的数量和频率。同时,通过持续的情报收集(如观察神龙岛外围据点的人员动向、监听被俘教众的口供、分析苏荃后续密信中的信息),来评估谣言传播的效果和教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谣言内容和投放策略。

“记住,”韦小葆对负责此事的几个心腹(包括部分被“说服”的天地会底层人员)强调,“我们撒播的不是纸张,是怀疑的种子,是恐惧的病毒。我们要让神龙教从内部开始腐烂,让他们自己人吓破自己的胆!”

很快,第一批印制着惊悚图画和蛊惑文字的传单,被小心翼翼地打包,通过不同的渠道,悄无声息地流向东南海域。它们像无数无形的孢子,随着海风、洋流和隐秘的人心,飘向那座被迷雾和恐惧笼罩的神龙岛。

一场针对信念的无声侵蚀,正式开始了。韦小葆站在地图前,仿佛能看到,那些粗糙的纸片,正化作一柄柄无形的利刃,精准地刺向神龙教那看似坚不可摧的信仰核心。当谣言与即将发生的“神迹失灵”事件相互印证时,所产生的心理共振,必将在这座海上堡垒中,掀起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