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232章 “海鸟”营救与“幽灵”护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海鸟”营救与“幽灵”护航

钱雪生那句“帮我回家”,像一道明确的指令,激活了“远航”这台庞大而隐秘的机器。顶层密室里,气氛比收到北京密电时更加紧张,但也更加有序。

陈晓、林默涵、大卫·科尔、“墓碑”米勒、马丁·怀斯,以及两位负责通讯和伪造技术的核心成员,围坐在巨大的战术桌旁。桌上铺开着世界地图、欧洲铁路航线图、美国出入境管控要点,以及钱雪生的详细资料和FbI已知监视点的分布图。

“行动计划,代号‘海鸟’。”陈晓的声音冷静,不带丝毫感情色彩,仿佛在部署一次商业并购,而不是一场虎口拔牙的秘密撤离。“目标:安全、隐秘地将‘海鸟’(钱雪生)从美国送至瑞士苏黎世,再由预定渠道转送回国。”

怀斯忍不住低声吐槽:“用商业公司的壳,干着战略情报局的活儿,不止运货,还送人,咱们这业务范围拓展得是不是有点过于宽广了?”

科尔没理会他的吐槽,拿起教鞭指向地图:“核心难点在于如何让‘海鸟’合理、不引人怀疑地离开美国,并摆脱FbI的潜在追踪。我们利用欧洲的学术交流邀请作为‘明修栈道’。”

他详细阐述计划:

1. **身份伪装与文件准备:** 伪造一套足以乱真的、与钱雪生相貌相似的“香港商人”身份,包括护照、驾照、信用记录。由技术团队负责,确保能通过非极端情况下的海关检查。“远航”香港分公司同步准备对应的接待记录。

2. **复杂离境路线:** 不直接从西海岸离境。让钱雪生以“短期度假”名义,先飞往东海岸的波士顿(此地监视相对宽松),再由“幽灵”运营官接应,乘坐“远航”关联的货运车辆,陆路进入相对管理松懈的加拿大。在加拿大,使用伪造身份乘坐民航航班,经停冰岛或爱尔兰,最终抵达瑞士苏黎世。路线迂回,最大限度分散注意力。

3. **欧洲接应:** 苏黎世的“幽灵”已准备好安全屋,并与当地可靠的、与“远航”有长期合作的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以应对任何突发法律问题。来自国内的接应人员将在苏黎世待命。

4. **时机选择:** 选择在FbI可能相对松懈的时机行动——比如某个联邦假日前后,或者利用一次FbI内部已知的人员轮换间隙。分析团队正24小时监控公开渠道的FbI动态和航空管制信息,寻找最佳窗口。

5. **信息掩护:** 在钱雪生离开后,利用技术手段伪造其仍在帕萨迪纳活动的电子痕迹(如定时发送邮件、电话转接等),争取至少48小时的“时间差”。

6. **应急方案:** 米勒的行动组分为两组,A组在美国境内待命,准备应对钱雪生出发前可能出现的意外;b组提前部署在欧洲关键节点,如冰岛、爱尔兰、瑞士,携带非致命性武器和紧急通讯设备,随时准备干预。同时,准备多条备降路线和紧急联络方式。

“我们这是在用物流网络偷渡活人,用情报手段对抗国家机器。”陈晓环视众人,“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万劫不复。所以,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米勒面无表情地点头:“我的小组已就位。装备清单已核准。在欧洲,我们可以动用一些……‘老朋友’的关系,确保地面运输绝对安全。”他指的是一些与“远航”在灰色地带有过合作、信誉良好的前军事人员。

科尔补充:“资金流已通过十七个空壳公司完成调配,所有支付渠道均与‘远航’明面业务剥离。确保即使被追查,也会消失在金融迷宫里。”

林默涵负责与国内保持绝密通讯畅通,并确保欧洲接应方与国内指令的无缝衔接。她轻声说:“国内已确认,接应小组已出发。他们携带了最高级别的外交掩护。”

整个计划,如同一场精密的多米诺骨牌,环环相扣。一家商业公司,动用了其全球物流、情报网络、金融资源和准军事力量,像策划一场特种作战一样,只为护送一位科学家回家。

陈晓看着战术推演桌上那代表钱雪生的“海鸟”标识,最终将被移动到代表中国的红色区域,内心有种奇异的平静。这比他赚取第一个一亿美元时,更有成就感。

“各位,按照‘海鸟’计划,大家开始最终准备吧。”陈晓下达指令,“保持最高级别通讯静默,直至行动开始。”

众人肃然领命,迅速散去,各自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

密室里只剩下陈晓和林默涵。窗外,纽约的夜空繁星点点,却无法照亮这座城市暗处的博弈。

“万事俱备,”陈晓低声说,目光锐利地望向西方,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帕萨迪纳那座被监视的公寓,“只欠……一阵合适的‘东风’了。”

这阵“东风”,就是那个能让钱雪生悄然离开、而不立即引发警报的最佳时机。它可能是一个假期,一次轮岗,甚至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

他们都在等待……那阵“东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