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 第203章 大凉山杀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风吹来,夜风刺骨,远处星星点点的火把犹如上方的夜空一般。

在这个临时驻扎的大营里,除了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马嘶,便只剩下呼啸的风声。

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静谧无声。

明淮响将军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着一张附近的地形图,手指无意识地在图上轻敲。

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那双常年征战沙场的眼睛,此刻正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明淮响眉头微蹙,抬眼望向帐门。

将军。

一名亲兵快步走近,神色紧张地环顾四周,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双手递上。

京中刚刚送来的急信。

明淮响接过信件,指尖触到那特殊的火漆纹样时,眼神微微一凝。

他身体微微倾斜,试图利用桌子上的烛火照亮手中的信封,确认信封的完整后,这才缓缓拆开信封。

信纸在烛光下展开,上面的字迹潦草却熟悉。

明淮响的眉头越皱越紧,读到某处时,手指不自觉地收紧,将信纸捏出几道褶皱。

良久,他长长吐出一口气,将信纸凑近烛火。

橘黄色的火舌舔上纸张,迅速蔓延开来,将他脸上最后一丝犹豫也烧成了灰烬。

可以动手了。

明淮响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让那人小心些,莫要露出破绽。

亲兵躬身领命,正要退出,又被明淮响叫住。

今夜风大,本将军不慎着凉。

明淮响说着,起身走向帐门。

明日怕是起不来了。

属下明白。

亲兵会意,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营帐。

明淮响掀开帐帘,任由夜晚的寒风吹打在他脸上。

刺骨的凉意让他打了个寒颤,却也让他更加清醒。

李贵,别怪我。

他低声自语,目光投向远处南昌侯大帐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次日清晨,朝阳刚刚升起,将大营染上一层金辉。

炊烟袅袅升起,士兵们陆续走出营帐,开始新一日的操练。

李贵的亲兵端着早饭,小心翼翼地走进主帐。

帐内,南昌侯刚刚洗漱完毕,正用布巾擦拭着脸庞。

侯爷。

亲兵将早饭放在案几上,接过李贵递来的布巾,昨夜睡得可好?

李贵在案前坐下,目光扫过简单的早饭,一碗白粥,两个馒头,一碟咸菜。

这是他在军中的一贯作风,与士兵同甘共苦。

淡儿算算日子,该到京城了吧?

李贵一边拿起粥碗,一边问道。

亲兵正在整理洗漱用具,闻言答道:按脚程,两日前就该到了。世子武艺高强,又有亲卫随行,侯爷不必担心。

李贵点了点头,舀起一勺白粥送入口中。

然而粥刚入口,他的眉头就微微皱起。

亲兵放好洗脸盆,回头看见李贵的表情,疑惑地问道:侯爷,怎么了?

今天的粥···李贵又尝了一口,似乎有些发苦,是煮糊了吗?

亲兵连忙上前。

属下这就去火房问问,这些伙夫真是太不像话了!

罢了。

李贵摆了摆手,拿起馒头就着咸菜咬了一口,都是南节军的老兵,不必苛责。让他们以后注意些就是了。

自从南节军与天狼军旧部合编以来,军中的事务就变得复杂了许多。

明淮响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将天狼军旧部尽数笼络,导致两军之间始终难以融合。

这也是李贵此次坚持要带兵剿匪的原因,毕竟现在这支军队叫南节军,而他是南节军统帅,他希望通过并肩作战,增进两军之间的情谊。

侯爷,亲兵忽然想起什么。

今早明将军的亲卫来报,说是明将军昨夜感染风寒,头疼得厉害,今日不能随您一起去剿匪了。军医一早就去了明将军的帐中。

李贵手中的馒头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吃着。

既然如此,就让明将军好生休养吧。区区三百流寇,南节军和天狼军各出一千人足矣。

他放下碗筷,走到自己的铠甲面前,用手轻轻整理铠甲。

我们这一路剿匪下来,成效显着。

至少经过这两次剿匪,南节军与天狼军旧部的配合愈发融合了起来。

今日这最后一处匪窝,一日之内必能凯旋。

亲兵看着李贵坚毅的侧脸,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躬身领命。

是,侯爷。

帐外,朝阳已经完全升起,将李贵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大步走出营帐,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芒。

南节军的士兵们见到主帅出来,纷纷挺直腰板,目光中充满敬畏。

李贵翻身上马,环视整装待发的士兵,声音洪亮。

出发!

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

没有人注意到,在中军大帐的阴影里,明淮响站在自己的军帐内,正透过帐帘的缝隙,目送着两千南节军离去。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病容,只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峻。

一路走好,南昌侯。

他轻声自语,帐帘随之落下,将最后一丝光线也隔绝在外。

大营重归寂静,只有风声依旧,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南昌侯李贵率领两千南节军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芒。

随着日头渐升,笼罩在山间的寒意被缓缓驱散。

大凉山巍峨的轮廓在不远处若隐若现,山势险峻,林木葱茏。

山顶一处隐秘的树影下,两个身影静立其中。

为首之人身着暗纹锦袍,外披墨色大氅,与周遭粗犷的山景格格不入。

他手中持着一支鎏金长筒镜,镜身在晨光下流转着幽微的光泽。

若李贵得见,定会认出这正是工部特制的望远镜。

此物以罕见的水晶磨制而成,朝中不过寥寥数具,每一具都记录在册,非寻常人可得。

“李贵来了。”

锦袍男子缓缓放下望远镜,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身旁那个作土匪打扮的麻衣壮汉躬身待命,粗犷的脸上带着与装扮不符的恭敬。

“去让寨子里的人都准备好。”

锦袍男子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我们给南昌侯一个···惊喜。”

“是。”

壮汉领命,转身没入密林深处,动作矫健如豹,几个起落便不见了踪影。

待壮汉离去,锦袍男子再度举起望远镜,凝视着山下那道威严的身影。

南节军的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李贵端坐马上的身姿挺拔如松。

“李贵啊李贵···”

他轻声叹息,声音几不可闻。

“既然你不能为王爷所用,那就只能···抱歉了。”

镜片中倒映出他深邃的眸子,其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惋惜,随即被决绝所取代。

他放下望远镜,转身离去,墨色大氅在风中翻飞,很快便消失在密林深处。

山下的行军队伍中,李贵忽然勒住马缰,抬手示意全军止步。

他凝望着大凉山的方向,眉头微蹙。

“侯爷,距离大凉山已不足五里。”

亲兵策马而来,在他身侧勒住缰绳,“是否让将士们稍作休整,再行攻山?”

李贵目光如电,扫过四周地形。

大凉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是匪寇盘踞的绝佳之地。

他沉吟片刻,沉声道:“传令下去,休整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一鼓作气,直取山寨!”

“得令!”

亲兵领命而去,嘹亮的号令声在军中传开。

将士们纷纷下马歇息,整备兵器。

李贵却依然端坐马上,目光始终未曾离开大凉山的峰峦。

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