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在大唐舞枪弄炮 > 第200章 刘启山,借机救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太上皇寿辰参与人数之事刚刚尘埃落定,朝堂气氛稍显缓和之际,文臣队列最前方,一位身着紫色仙鹤补服、须发灰白、面容清癯的老者,眼中精光一闪,心中暗道:‘好机会!陛下此刻心情尚可,且正值太上皇寿辰吉庆之时,此时提出大赦天下,于情于理都难以驳斥。我那不肖子天宝,虽行事荒唐,冲撞了公主,但若能借此机会赦免其罪,保住性命,便是万幸!此乃天赐良机,断不可失!’

打定主意,当朝丞相刘启山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手持玉笏,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股为国为民的恳切腔调:“陛下,老臣有本奏。”

刚刚因苏梓陌巧妙解围而略显轻松的气氛,因这位重量级人物的突然开口而再次微微一凝。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老丞相身上。

皇上目光落下,见是刘启山,刚刚那因苏梓陌而浮现的些许喜悦神色稍稍收敛,语气平和地问道:“刘爱卿,有何事要奏?”

刘启山再次躬身,将早已打好的腹稿缓缓道出,语气显得无比真诚且深明大义:“陛下,明日便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的万寿圣辰。此乃普天同庆之大喜事。老臣以为,值此佳期,陛下何不颁下恩旨,大赦天下?以此彰显我大唐皇室之仁德宽厚,皇恩之浩荡无疆。亦可让天下万民同沐圣恩,感念太上皇之福泽,诚心为太上皇祈福祝祷,祈愿太上皇圣体安康,福寿绵长。此乃顺应天意民心之举,亦是为太上皇积福积德之善政,恳请陛下圣裁!”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句句不离“太上皇”、“仁德”、“积福”、“万民”,将自己私心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全然一片为君为国为苍生的赤胆忠心。

然而,龙椅之上的皇上听完,脸上的神色却瞬间严肃了下来,方才那点轻松愉悦荡然无存。他目光变得锐利,紧紧地盯着台下躬身站立的刘启山,冕旒后的眼神深邃难测,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刘启山……你这老狐狸!果然还是为你那不成器的儿子!竟敢拿太上皇寿辰做文章,以天下万民为幌子,行徇私之实!当真以为朕不知你心中所想吗?’

而站在前方的苏梓陌,此刻也目光锐利地看向刘启山,心中瞬间明镜似的:‘好个老匹夫!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把太上皇和天下百姓都搬出来了,归根到底就是想把你那个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甚至敢当街调戏侮辱公主的混账儿子刘天宝从大理寺的死牢里捞出来!这脸皮厚度,堪比圣都城墙拐角了!’

他心中飞速盘算:‘绝不能让这老狐狸得逞!那刘天宝恶贯满盈,若是放出,不知还有多少百姓要遭殃。而且此事关乎皇室颜面,陛下刚刚安抚好雨曦公主,若就此放过,天家威严何存?但如何阻止?直接驳斥他‘为太上皇积福’的大帽子可不好摘,容易落下话柄……’

就在苏梓陌飞速思考,寻找一个既能戳穿对方又不至于太过直接的委婉说辞时——

一个如同炸雷般洪亮、充满愤怒的咆哮声,猛地从他身后的武将队列中炸响,瞬间打破了朝堂上那层虚伪的平静!

“刘启山!你个老猢狲!给俺老程闭上你的鸟嘴!”

声如洪钟,震得殿内梁柱似乎都嗡嗡作响。只见一位身材魁梧如铁塔、满面虬髯、豹头环眼的黑脸将军,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般,“噌”地一下大步踏出武将队列,怒发冲冠,一根胡萝卜粗细的手指,毫不客气地直指着刘启山的鼻子,铜铃般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呸!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狗屁大赦天下!什么为太上皇积福!你他娘的打什么鬼主意,当这满朝文武都是瞎子傻子不成?!”话音刚落,程将军也开口,声若雷霆,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刘启山脸上说道:“不就是你那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儿子刘天宝!前几日胆大包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圣都百姓的面,调戏辱骂雨曦公主,被苏平向男亲手关进了大理寺死牢,等候陛下传下御书问斩吗?!怎么?现在知道怕了?想借着太上皇过寿辰的机会,逼着陛下大赦天下,好把你那个该千刀万剐的畜生儿子捞出来?!做你娘的清秋大梦!俺老程第一个不答应!”

这一顿如同狂风暴雨般的怒骂,酣畅淋漓,直接将刘启山那层光鲜亮丽的遮羞布撕得粉碎,露出了底下丑陋不堪的私心!

苏梓陌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惊得猛地回头,满脸都是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痛快!‘卧槽!程将军牛逼!这也太刚猛了!直接贴脸开大!真是……真是干得漂亮!’他差点没忍住就要给这位猛男点个赞。这直来直去的风格,虽然粗暴,但在此刻却显得无比解气!

而被指着鼻子痛骂的刘启山,脸色瞬间变得一阵青一阵白,身体微微摇晃,差点没背过气去。他身后的文臣队列中,立刻窸窸窣窣地躁动起来。

很快,几位与刘启山交好或是同一派系的文官急忙出列,其中一人面色不豫地对着程将军拱手道:“程将军!朝堂之上,陛下面前,岂可如此喧哗失仪,口出污言秽语,辱骂当朝宰相!成何体统!”

另一人则立刻将话题拉回“正道”,反驳道:“程将军此言差矣!刘丞相方才所奏,乃是着眼于大局,为太上皇祈福,为陛下扬仁德之名,为天下苍生感沐皇恩!此乃堂堂正正的国事建言!岂可因刘丞相家中确有逆子待罪,便臆测丞相心存私念,一棒子打死?这岂不是因私废公,寒了天下忠臣之心吗?刘丞相高风亮节,怎会行此龌龊之事?将军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话说得同样冠冕堂皇,试图将程将军的指责定义为“因私废公”和“小人之心”,再次把刘启山拔高到“君子”和“为国”的道德高地。

程将军是个猛将,打仗一流,但玩这种文字游戏和扣帽子哪里是这些文官的对手?他被这几句夹枪带棒、反咬一口的话噎得一时语塞,一张脸憋得通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怒目圆睁,却不知该如何精准反驳那套“君子”“小人”的理论,气得他呼呼直喘粗气。

他猛地一跺脚,地面似乎都颤了一下,转向御座,抱拳吼道:“陛下!俺老程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但俺就知道,那刘天宝畜生不如,罪该万死!大赦天下就是不行!绝不能放了那畜生!请陛下三思!”

说完,他恶狠狠地瞪了刘启山和那几个文官一眼,重重地“哼”了一声,如同斗败了却又不服气的雄狮,气呼呼地转身大步回到了武将队列之中,抱着胳膊兀自生闷气,那模样仿佛随时可能再冲出来。

龙椅上的皇上,此刻眉头紧锁,面色凝重。程将军这一闹,虽然撕开了遮羞布,痛快是痛快了,但却把这天大的难题直接、粗暴地甩到了自己的面前!

答应大赦天下?那自己女儿雨曦公主所受的屈辱怎么办?刚刚修复的父女关系岂不是瞬间破裂?皇室颜面何存?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他这个皇帝?岂不是让人觉得皇室可欺?而且,那刘天宝确实恶行累累,赦免他,天理难容!

不答应?刘启山和那些文官们搬出的“为太上皇积福”、“彰显仁德”的大义名分,又确实难以公然驳斥。毕竟以往遇上这等皇家大庆,大赦天下也并非没有先例。若强行拒绝,难免会落下“不仁”、“不孝”、“不恤民情”的口实,被这些文臣在史书上记下一笔,甚至可能引起朝野非议。

真是进退两难!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皇上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群臣,心中烦躁不已。这刘启山,真是给自己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就在这僵持不下、皇帝左右为难之际,一直静观其变的承乾太子,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稳步出列,从容不迫地躬身行礼。

“父皇,儿臣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