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791章 吴三桂正式起兵,朱国治人头落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91章 吴三桂正式起兵,朱国治人头落地

吴三桂身着素服,面容憔悴,他缓缓地跪在永历帝陵墓前,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

他的声音哽咽,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三十年来,臣吴三桂忍辱负重,只为积攒力量,驱逐满清鞑子,恢复我大明河山!十几年前,臣吴三桂不得已,让先帝蒙尘篦子坡前!今吴三桂趁着年迈未死,誓要起兵北伐,恢复大明!”

在场的老兵将领们,看到吴三桂如此悲痛欲绝,无不被他的深情所打动。

他们想起了曾经的大明王朝,那是他们的祖国,他们的根。

他们都是大明的子孙,身上流淌着大明的血液。

此刻,他们的眼眶湿润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与吴三桂的泪水交织在一起。

“吴某世代受大明皇恩,今日便由篦子坡,向先帝起誓,集结天下义兵讨虏,夺回我京城重地,保护我大明皇陵!”

吴三桂的声音在篦子坡上回荡,带着无尽的决心和悲愤。

他端起酒杯,将杯中的酒缓缓洒向大地,仿佛在向先帝献上自己的忠诚和誓言。

就在这时,一阵东风突然袭来,猛烈地吹打着永历帝陵墓前的幡子。

那些幡子在风中剧烈地摇摆,似乎在为吴三桂的誓言助威。

然而,被铁锁链紧紧束缚着的朱国治却对这一幕感到无比愤怒。

朱国治怒目圆睁,对着吴三桂怒斥道:“吴三桂,你这反复无常的小人!你先是背叛明朝,投降大顺;如今又要反清复明,你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四姓家奴!”

他的声音充满了鄙夷和愤恨,对吴三桂的行为表示出极大的不满。

吴三桂听了朱国治的斥责,只是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他冷冷地回应道:

“老夫反谁不反谁,与你有何干系?你不过是个满清的走狗罢了!再者说来,你本姓朱,更是大明的进士,理应忠于大明。可如今你却投靠满清,背叛自己的祖宗,你还有何颜面去见先帝?”

吴三桂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朱国治的心脏。

朱国治的脸色变得苍白,他被吴三桂的话气得浑身发抖,但却无法反驳。

“哼……”朱国治发出一声冷哼,他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至少我朱国治,一心忠于大清,而你,就算下了地狱,你要跟哪一个皇帝赔礼谢罪呢?哈哈哈……哈哈哈……”

朱国治的嘲讽像一把利剑,直刺吴三桂的心窝。

本来就心有不甘的吴三桂,听到这话后,顿时勃然大怒,他的脸色变得狰狞可怖,双眼圆睁,怒视着朱国治,吼道:“朱国治,你这狗贼!竟敢如此口出狂言!日后本王一统天下之时,定要拿你的狗头,悬挂在城门之上,以儆效尤!”

吴三桂越说越气,他大手一挥,指着朱国治,怒喝道:“来人啊!给我把这狗贼拉出去,用他的狗头祭旗!”

话音未落,只见两名身材魁梧的刽子手如饿虎扑食般冲上前去,他们像拎小鸡一样,将朱国治架了起来,然后抬到了永历皇帝的大旗面前。

朱国治的脸色惨白如纸,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着,但他的嘴巴却依然硬着,骂道:“吴三桂,你这反贼!你不得好死!”

然而,他的咒骂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刽子手们根本不理会他,只见其中一人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朱国治的人头瞬间落地,鲜血溅了白旗,顿时白旗染上点点猩红。

“将朱国治的狗头传阅三军!”吴三桂大声吩咐道。

于是,朱国治的人头被装在一个木盒里,在三军之中传递。

每一个士兵都亲眼目睹了这颗血淋淋的人头,心中都不禁涌起一股寒意。

祭奠完永历皇帝后,吴三桂宣布,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在昆明城外检阅三军。

在这一天,吴三桂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汇聚于此。

这些士兵们,曾经身着满清的战袍,但如今却都换上了大明的服饰,仿佛是一场华丽的变身。

他们的辫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逐渐生长的头发,这一改变不仅是外在形象的转变,更象征着对大明的回归和认同。

而那些曾经代表着满清统治的官服、袍子等,都被无情地扔到了火场上,熊熊烈焰燃烧了整整一天一夜,将这些象征着屈辱和压迫的衣物化为灰烬。

随着官兵们改换衣冠,旗帜也全部变成了白色,这一颜色的选择既庄重又肃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大明的忠诚和决心。

步兵和骑兵们都戴上了白色的毡帽,整齐划一的队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然而,吴三桂并没有完全听从刘玄初的建议,尊朱三太子为主。

相反,他自封为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展现出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和野心。

为了更好地指挥这支庞大的军队,吴三桂设立了执金吾这一职位,并分别任命了前后左右四位将军。

在每个执金吾将军之下,又依次设立了左右两翼将军、骁骑前、后、左右将军,以及奋威、从威、亲威、建威、广武、勇略等将军。

此外,吴三桂还特别设立了各路总管征朔、讨朔、复朔、灭朔、殄朔、破朔、剿朔、靖朔等八大将军,以应对不同的战略需求和战场形势。

这些将军们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军事指挥体系。

吴三桂封郭壮图为留守云南路总管将军,料检云南府属印信,催征银两充饷。

以胡国柱为金吾左将军,夏国相为金吾右将军,吴国贵为金吾前将军,吴应麒为金吾后将军,马宝为铁骑总管将军。

其余四镇十营总兵高起隆、刘之复、张足法、王会、王屏藩等俱令挂将军印随征。

此外,以方光琛为吏曹.来度为户曹、钱点为礼曹、韩大任为兵曹、冯苏为刑曹、吕李子为工曹、郭昌为云南巡抚。

同时,遣人持信札赴黔、蜀、楚、秦等处,秘密联结同党与旧部,并致信给耿、尚二藩和台湾郑经,策动他们举兵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