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036章 岛上乱套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澎湖回来当天夜里,战船缓缓驶回厦门码头。

姚启圣、李光地和施琅三人,心事重重地回到各自的营帐中。

各自写下这两天去澎湖的事儿,发往了京城。

台湾。

与此同时,在台湾的延平王府里,年仅十三岁的郑克爽正满脸狐疑地询问着前来报信的信使:“武平侯受伤了?”

信使赶忙点头回答道:“回王爷,武平侯在战场上不幸被火炮崩碎的甲板砸到,脸上受了伤,流了不少血。不过,幸无大碍。”

郑克爽听后,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那就好,那就好……”

一旁的冯锡范,看完了刘国轩的奏报后,怒不可遏,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怒斥道:“好个刘国轩,竟然让大清的战船在澎湖如此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然而,话还没说完,冯锡范突然像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戛然而止。

他的声音变得颤抖起来,充满了恐惧和难以置信,问道:“施字帅旗?施琅?”

“回禀相爷,武平侯说应该是施琅无疑。”站在一旁的侍从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真的是他?”冯锡范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他的手不自觉地揉搓着手指,心中早已慌乱如麻。

二十多年前,冯锡范、刘国轩、黄悟、施琅、甘辉这五个人,都是郑成功麾下的得力战将。

其中,施琅不仅擅长陆战,更精通海战,其诨号“海霹雳”更是威震四方,被公认为郑成功属下的第一战将。

然而,在北伐之役中,甘辉不幸阵亡牺牲。

而黄悟和施琅则投降了大清。

至此,郑成功的五大战将,如今只剩下冯锡范和刘国轩两人。

“若真的是施琅,我等危矣啊……”冯锡范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冯锡范深知施琅对郑家军的了解程度,无人能出其右。

如果真的是施琅率领清军前来,那么他们恐怕就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之前大清水师提督万正色,虽然攻下了金门,但那又怎样呢?

他们根本就不惧怕万正色这样的人。

然而,如果施琅真的当上了大清的水师提督,那对于台湾来说,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冯锡范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妙,于是他当机立断,命令刘国轩立刻派出探子,去探查大清水师的底细。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在台湾传播开来。

台湾的军民们听到施琅竟然成为了大清的水师提督,顿时吓得惊恐万分。

许多人甚至哭泣不止,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傅为霖也得到了姚启圣的联络。

姚启圣给了他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傅为霖如获至宝,立刻将这条消息散布出去。

这条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台湾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如此,它的影响还波及到了澎湖列岛。

一时间,整个台湾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在台湾的一个小茶馆里,一群老农正围坐在一起喝茶。

他们原本有说有笑,谈论着家长里短。

突然,其中一个人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说道:“哎,你们听说了吗?”

众人都好奇地看向他,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喝了一口茶,疑惑地问道:“什么事儿啊?这么神神秘秘的?”

刚刚说话的人见大家都被吸引过来,便继续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啊,‘海霹雳’施琅,现在当上了大清国的水师提督啦!”

“什么?施琅?”书生闻言,脸色骤变,他连忙将口中的碎茶叶吐了出来,神情紧张地追问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那还能有假?我可是听人说的,武平侯都受伤了,就是被施琅用火炮给轰的!”那人言之凿凿地回答道。

“武平侯都受伤了?”众人听闻,更是惊得脸色惨白,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

武平侯刘国轩,乃是当今守卫台湾的关键人物。

他身负重伤,这让众人忧心忡忡,不禁担忧起台湾的未来。

“武平侯伤势究竟如何?若武平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台湾可如何抵挡施琅的进攻啊?”有人焦虑地问道。

“是啊,这施琅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一个台湾原住民疑惑地插话道。

事实上,台湾本岛上的原住民数量已经远远不及后来郑成功带来的人多了。

郑成功光是水师就带来了四十几万之众,再加上家眷,总数更是超过了一百万。

因此,岛上的大多数人都来自大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福建人。

“你呀,你不是从大陆过来的,自然不知道海霹雳施琅的厉害。”有人解释道。

“哦?有多厉害?”刚刚提问的人立刻追问道。

“哎呀,施琅可是老王爷帐下的五虎将之一啊!想当年王爷北伐之时,一多半的城池都是他率军攻下的呢。”那人感叹道。

“是啊,当时的刘国轩和冯锡范,虽说也是五虎将,但跟施琅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有人感叹道。

“那可如何是好啊?我听说施琅这次担任大清水师提督,就是专门来剿灭郑氏家族的,而且他还放出狠话,一旦攻上台湾,就要屠城啊!”另一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为什么?施琅为何要屠城?”有人不解地问道。

“哎呦,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又有人插嘴道,“当年老王爷郑成功,可是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兄弟全家五十多口人呢!这可是血海深仇啊!”

“还有呢!”那人接着说,“就在去年,先王郑经,又杀了施琅两个儿子施世泽和施世明的全家七十多口人啊!”

众人闻听此言,都惊愕不已,纷纷问道:“真的假的?”

“这还能有假?”那人言之凿凿地说道,“你们若是不信,大可亲自去悬崖上瞧一瞧,那上面的血迹至今仍是斑斑可见呐!”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一阵骚动,有人随声附和道:“是啊,他说的一点没错,施琅与郑氏家族之间的仇恨,那简直就是不共戴天呐!他又怎么可能不报这个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