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037章 前来投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施琅仅用一条船就能在澎湖自由穿梭,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而刘国轩纵使有十几条船,却也完全不是施琅的对手啊!依我看呐,施琅迟早会攻下台湾的。”另一个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可如何是好啊?他一旦攻上台湾,我们大家岂不是都难逃一死?”有人惊恐地喊道。

“是啊是啊……这可怎么办才好呢?”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

“哎,依我说,咱们不如.......”一身白衣的人,小声的跟大家说起了心中主意。

当他说完之后,众人面面相觑。

白衣之人嘿嘿笑道:“想要活命,看起来只有这个办法了。”

说完之后,他也不管这帮人如何想,便起身说道:“我先走了,这件事儿今晚就得办,否则夜长梦多啊。”

众人迟疑的盯着他,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后,纷纷咬牙说道:“好,就是今晚。”

康熙二十一年三月十六日,厦门海域。

十几艘巡逻战船在茫茫大海上破浪前行,突然,远处的海面上出现了几点微弱的亮光。

为首的官兵警觉地喊道:“看,远处有船只!”

众人闻声纷纷看去,只见东方的海平面上,一艘小船正缓缓地向厦门驶来。

“快,围住他们!”指挥官毫不犹豫地挥动令旗,十几艘战船迅速调整方向,如饿虎扑食般将那艘小船团团包围。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小船的船舱门缓缓打开,一个身影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站在船头,高声喊道:“别开炮、别开炮,我们是台湾人,来大陆投诚的……”他的声音在海面上回荡,清晰可闻。

话音未落,小船的船帆旁边,一面白旗缓缓升起。

这面白旗在海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醒目。

清兵们见状,立刻喊道:“你们真的是台湾人?”

那人嘿嘿一笑,回答道:“原本我们也是福建人啊,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去了台湾。如今听闻海霹雳施琅担任了大清水师提督,我便带着全家十八口人前来投诚啦。”

清兵们听了,心中大喜,纷纷说道:“好,你们的船跟我来。”

于是,那艘小船在清兵战船的引导下,缓缓驶向厦门港。

此时,黎明的曙光渐渐破晓,照亮了整个海面。

而在中军大帐里,施琅正在熟睡之中。

突然间,一阵喧闹声传来,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报……台湾有人来投诚了。”

施琅迷迷糊糊之间,听到这声呼喊,心中猛地一震,瞬间清醒过来。

他声音嘶哑地问道:“投诚?哪里投诚的?”

“提督大人,是台湾的百姓投诚。”

“台湾的百姓?”施琅闻言,如遭雷击,瞬间从床上弹起,甚至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便急匆匆地跑出了中军大帐。

当他来到大帐外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错愕。

只见十几名官兵,正领着十八个老百姓站在那里。

这十八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天真无邪的孩子,有身强力壮的青年,还有一个身体残疾的人。

施琅快步上前,打量着这些人,然后忙问道:“你们是……”

为首的一名老者见状,连忙站出来,满脸笑容地说道:

“施琅将军,我叫许六,原本是海澄县人士,后来随郑成功一同搬迁到台湾的。如今闻听施琅将军做了大清的水师提督,我许六便带着全家十八口人,特地前来投诚啊。”

施琅听了这话,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好好好……这些都是你的家眷?”

许六点点头:

“正是,我们男丁,都给郑氏做过兵丁,我这个两个儿子也都在藩府做侍卫,两天前他们执勤回家后,我立刻带着他们来到海边,趁着海风深夜,一路来到了厦门啊。”

施琅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同意道:

“好,既然是台湾军民前来投诚,那我们应当以礼相待。立刻将他们带到‘修来会馆’,妥善安排住房、粮食和银两,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关怀。”

许六闻言,心中感激涕零,他连忙跪地磕头,连声道谢:

“多谢施琅将军!多谢施琅将军!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

就在这时,清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许六一家领进了厦门的修来会馆。

这座会馆是康熙十八年,姚启圣刚刚担任福建总督时设立的一个重要机构。

它的存在,为那些从台湾投诚而来的军民提供了一个临时的落脚点和安置之所。

修来会馆有着明确的职责和任务。

无论是从台湾本土前来的百姓,还是郑经在三藩之乱时率领的四十万大军中的投诚者,只要他们愿意归顺清朝,都会先来到修来会馆报到。

对于这些投诚者,修来会馆会根据其身份和情况进行不同的安排。

如果是官兵或军官,修来会馆会及时向朝廷禀报,并给予他们高官厚禄,以表彰他们的归降之举。

而对于普通百姓,修来会馆则会划拨土地、发放粮食,并提供房屋和银两,作为他们安家立业的费用。

正因为如此,修来会馆成为了台湾军民在走投无路、无处可去时的最后一个希望之地。

它不仅给予了他们物质上的支持,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清朝政府的宽容和接纳。

姚启圣依靠修来会馆,成功地招收了来自台湾投降的军民五万多人,这一壮举为朝廷立下了举世无双的功勋。

然而,就在许六被带走之后,施琅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他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许六会从遥远的台湾千里迢迢而来投诚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担任了大清水师提督这个职位吗?

施琅越想越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

正当施琅陷入沉思之际,又有一名士兵匆匆赶来,向他禀报:“报……”

士兵气喘吁吁地跑到施琅面前,接着说道:“提督大人,有个名叫吴阿三的台湾人,带着全家十九口人前来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