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245章 辩论前一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中让靳辅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次河工闹事罢工事件。

当时情况十分棘手,靳辅费尽千辛万苦才最终平息了事态。

然而这件事却被于成龙揪住不放,并上书弹劾至朝廷。

幸好又是明珠出面替他说话,使得康熙帝对于成龙的奏折采取了搁置处理的方式,并未继续追究下去。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明珠之所以如此尽心尽力地帮扶靳辅,自然是有所图的。

每当朝廷拨付用于治理黄河的款项时,例如五十万两白银,明珠竟然胆敢从中贪墨三十万两乃至四十万两之巨!

面对这样的局面,靳辅感到左右为难。

尽管明知这笔巨款已落入明珠囊中,但由于某些原因(或许是手中握有对方的致命弱点),他始终无法鼓起勇气向康熙帝如实禀报实情。

不仅如此,当他试图向明珠讨回那些本该属于治水工程的资金时,明珠偶尔会给予一些回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虽然朝廷每年拨下的治河经费数额可观,但真正落到靳辅手上能够支配使用的部分已经所剩无几。

长此以往,他在河道总督这个职位上越发觉得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靳辅多少次想挑明此事,要回朝廷的银子,可.......

靳辅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明相待靳辅不薄,这份情谊靳辅铭记于心。然而现今的河工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实在令人头疼不已。还恳请明相与余大人高抬贵手,多多关照啊。”

余国柱用手指了指靳辅,语重心长地说:“明白了!靳辅大人,这次皇帝陛下如此急切地召集九卿科道、六部尚书、内阁以及议政王大臣们来辩论治河之事,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这场辩论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靳辅挺直了那有些佝偻的身躯,目光坚定地回应道:

“余大人尽管放心,我绝不会轻易认输!想当年,老夫历经无数风雨,从事治河工作已有七八载之久。虽说未曾立下赫赫战功,但在治理河道方面,自问还是颇有心得的。放眼天下,恐怕无人能出其右者。”

余国柱听后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信心满满地说道:“说得好!有明相和我们从旁协助,此番必定旗开得胜!”

言罢,他悠然自得地抚摸着自己下巴上的胡须。

就在这时,靳辅突然话锋一转,向余国柱发问:

“余大人,如果这次我们能够胜出,那么明年便要依计而行,着手开凿中河工程。到那时,仍需仰仗您和明相大力支持,务必将拖欠给河工们的款项及时拨付到位才好。”

“好好好……一定,一定啊!”余国柱听闻皇帝打算开辟中河时,喜不自禁地说道。

因为每开启一项新工程,对他来说都是一次发财的机会。

只要有新项目上马,他便能够同明珠一起大捞特捞钱财。

而且随着新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所能获取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通过这些项目还能将更多自己派系的人安排到各地担任官职。

所以说,新工程简直就是一棵源源不断产出金钱的摇钱树。

待余国柱离开之后,靳辅忍不住重重地叹息一声。

面对余国柱和明珠两人贪污腐败之事,他虽然心中愤恨不已,但却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毕竟他实在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去向康熙帝告发他们二人,如果真这么做导致明珠失势垮台,那么恐怕以后就再无人愿意支持他推行治理黄河水患的政策了。

正所谓:“当官难,当河道总督更是难上加难!”

人生自古忠孝难两全,而在靳辅的理想与现实面前,他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是官场、这就是战场、这就是靳辅的为官之道。

这天夜里,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洒落在大地上。

然而,在这个宁静的夜晚里,有两个人却无法入眠——靳辅和于成龙。

他们身处不同的客栈,但心中所想的却是同一件事:怎样才能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取得胜利?又该怎样击败对方呢?

事实上,于成龙与靳辅之间的争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场纷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无声息地蔓延着。

而要追溯起这场风波的源头,则需回到几个月之前那个平凡无奇的夜晚。

当时,夜幕深沉,乾清宫东暖阁内一片静谧。

唯有几支蜡烛微弱的火光在风中摇曳,给整个房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

康熙身披一袭石青色绸缎制成的貂皮褂子,端坐在龙椅之上。

他微微皱起眉头,手指轻缓地敲击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似乎正在沉思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站在一旁侍奉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自己稍有不慎便会惊扰到皇帝。

过了许久,康熙才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落在明珠身上,轻声说道:“明珠啊……”

他的嗓音中透露出些许难以掩饰的倦意,

“关于靳辅提出的减水闸一事,朕始终觉得有些不妥。这所谓的‘减水’之举,表面上看确实有利于河道工程的治理,但实际上,它所排泄出去的不仅是滔滔不绝的洪水,更是淹没无数百姓家园的祸根呐!如此一来,虽对河工有益处,可对于那些无辜受灾的民众来说,岂不成了雪上加霜之事吗?”

明珠沉稳地向前迈了一步,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沉声道:

“陛下圣明!不仅能洞察百姓疾苦,还心系百姓生活。然而,靳辅大人已在黄河岸边驻守多日,亲身经历无数次洪水冲击与考验,对水流情况可谓了如指掌。

故而,他所言或有其根据。虽减少水量的闸门会暂时淹没部分农民田地,但如此可保黄河大堤无虞。此乃关乎下游万千百姓生命安全之大事!此外,靳辅大人曾言,若河南处河流上游,万一有意外或失误,长江以南肥沃富饶之地皆将变为淤泥堆积之所,其危害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