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246章 陷入党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熙听后并未即刻表态赞同或反对,只是以一种沉稳而令人难以揣度的口吻缓缓说道:

“此事尚需仔细斟酌,全面权衡其中利弊究竟孰多孰少。”继而,他稍作停顿,似在思索接下来该言何语,最终又续道:

“尤其是高邮、宝应一带,湖水已然泛滥成灾,诸多农民田地尽被淹没,朕心中着实忧虑!而自这些减水堤坝排出之水,必得寻一妥善之处安置。靳辅治河已历八年,成果诚然显着,然水灾尚未尽除!依朕之见,当另寻他法,进一步改善此况,务将这些积聚之多余水分导入大海方为上策!”

听到这里,明珠的心情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明珠心头一紧,皇帝此言,看似肯定靳辅,实则已对现行方略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隐含了一丝不满。

明珠弯着腰,诚惶诚恐的答道:“皇上深谋远虑。导水入海,确是根治之策。”

很快,康熙的旨意下达:命安徽按察使于成龙主持高邮、宝应等地泄水入海事宜,但仍受河道总督靳辅节制。

于成龙向来以办事干练和敢于直言着称于世,当他收到圣旨之后,立即动身前往下河地区展开实地勘查工作。

可谁曾想,就是这次看似平常无奇的考察行动,竟然让他跟自己的直属上级领导靳辅之间,在治理河道方面出现了根本性的意见分歧。

原来,在于成龙亲眼看到高邮、宝应等地方原本肥沃的农田因为洪涝灾害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无数老百姓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流浪时,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他觉得造成这种惨状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入海口被泥沙堵塞住了,导致积聚起来的雨水没办法顺畅地排泄出去。

所以,他坚决主张要对海口原有的旧河道进行疏通清理,这样一来河水就能自然而然地流向大海里去了,既简便又快捷,还能够迅速缓解当地民众所遭受的苦难困境。

与此同时,靳辅则得到了手下谋士陈潢的大力帮助。

他们两个人一起经过一番非常细致全面的勘测之后惊奇地发现,下河海口处的地形高度居然比内陆地区还要高出整整五尺之多!

如果硬是要去挖掘疏通那个海口的话,不但没有办法把多余的水量排放掉,反倒很有可能会引起海水倒流回来淹没陆地,使得那些原本肥沃的耕地都逐渐变成满是盐碱的荒芜河滩,到时候带来的危害恐怕会比现在严重得多。

于是乎,靳辅便想出了另外一套规模更大,而且耗费资金更多的治水计划来:从高邮东边的车逻镇开始动工修建一条长长的堤坝,一直延伸到兴化的白驹场为止;

然后利用这条坚固无比的大堤,把各个减水坝放出来的滔滔洪水流,全部都牢牢地限制在它的范围之内,并最终引导这些洪水径直汇入浩瀚无垠的海洋之中。

如此一来,原本被洪水淹没的堤坝内部区域,就能够逐渐干涸露出水面来,可以重新丈量之后归还给当地的老百姓耕种.

而剩下那些还没有开垦过,或者不太适合种植庄稼但是又比较肥沃的地方,则可以招募民众前来开垦屯田,并向他们征收一定数额的租金,作为治理河道工程所需要花费的资金来源之一。

当这份奏折送到京城的时候啊,康熙看完了里面所有的内容以后,特别关注其中提到的收取佃价这四个字眼儿。

他心里暗自琢磨着:“这个靳辅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虽然说是想要给整治河道筹集一些经费,但实际上却要从普通老百姓那里去收取租金,这不就是变相加税增加百姓们的生活压力吗?”

于是乎,在接下来召开朝廷会议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康熙帝便把自己心中存在的这些疑问都一一提了出来,表示对于靳辅的这个提议暂时不能给予批复同意。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 1685 年)十月,时任河道总督的靳辅接连向朝廷呈上了三份奏章,详细阐述了疏浚下游河道、协助修筑高家堰以及修缮黄河两岸堤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而,他所提出的这些建议,却与康熙帝本人,以及当时朝中大多数大臣们的预期越来越背道而驰。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平静的朝堂之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两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正默默地展开对峙,并逐渐显露出各自的立场。

其中一方是以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为首的权贵集团,他们手握重权,威震天下;另一方则代表着其他众多官员的利益诉求。

明珠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广结朋党,与户部尚书佛伦、刑部尚书董讷、工部尚书熊一潇等人关系匪浅,共同组成了一个被世人称为的庞大政治团体。

对于靳辅治理河流的才能,明珠其实心知肚明,如果靳辅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那么无疑也将成为自己执政生涯中的一大功绩。

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明珠似乎对靳辅的治水方案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实际上,真正促使明珠坚定地站在靳辅一边的幕后推手并非仅仅如此简单。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官员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巨额财富。

而以明珠为首、余国柱作为得力干将的明党集团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块肥肉。

所以说,他们之所以全力支持靳辅实施他的河工计划,归根结底还是看中了其中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

毕竟,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政绩虚名来,真金白银显然更具吸引力得多啊!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另一股势力也在蠢蠢欲动。

这一方是以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为首,麾下笼络着众多汉官清流,其中包括礼部侍郎徐乾学、通政使参议成其范、给事中王又旦以及御史钱珏等人。他们自成一派,被世人称为。

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政治争斗由来已久,双方可谓针锋相对。

如今看到康熙帝对靳辅心生疑虑,索额图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打算趁此机会好好打击一下明珠及其朋党。

而此时的于成龙恰好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